仇恨言论

✍ dations ◷ 2025-05-19 21:47:08 #社会语言学,仇恨犯罪,性取向和社会,偏见和歧视,言论自由

仇恨言论(英语:Hate speech)是基于属性(英语:Attributes)而攻击个人或团体的言论,例如:性别、人种、宗教、族群、残疾或性取向等。即是指一些有意去贬抑、威吓,或煽动一些针对个别族群作出暴力及偏见的言论。

在某些国家的法律中,仇恨言论被描述为禁止使用言语、动作、行为、写作或展示等,因为它对受保护的群体或个人的基本价值观,煽动了暴力或不利的行为。或因为它诋毁或恐吓,受保护的群体或个人的基本价值观。按某些特点法律可以确定受保护的群体。在其他国家的法律中,仇恨言论不是法律术语。在一些国家,仇恨言论的受害者可以根据民法,刑法或这两种方式寻求补救。使用仇恨言论的网站可能被称为仇恨网站,这些网站包含互联网论坛和新闻简报大多强调一个特定的观点。

言论自由、仇恨言论是否除罪化,一直存在争论。批评者认为“仇恨言论”一词常被用来暗中批评那些执行不力的社会政策。

个别族群则是建基于不同的种族、性别、性取向、性别认同、性别气质、年龄、国籍、道德取向、身体状况、宗教、社会阶层等基础的,当中亦可能涉及歧视。这样的言论包括日常的对话、文章,以及在公众场合的一些行为;而且这样的也被称为antilocution,是在奥耳波特计量表中的第一个阶段。

关于仇恨言论的定义不一,部分人认为相关言论是仇恨言论,但可能实际上并无对当事人构成伤害及冒犯(或只是当事人自我感到受到伤害及冒犯),只是言论自由的表现。而对于仇恨言论的定义无限扩大,或可能会影响言论自由的表达权利。

相关

  • 河静省河静省(越南语:Tỉnh Hà Tĩ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
  • 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英语:Nonverbal communication)或译非语文沟通,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例如脸部表情、肢体语言或音调等,来辅助说明语文的
  • 大阴唇前连合阴唇前联合,是指大阴唇左右两侧在前端的联合处,位于阴阜下方。相应的后端则称为阴唇后联合。
  • 理查德·赖特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可以指:
  • 西伯利亚尤皮克族西伯利亚尤皮克族(俄语:Сибирские юпики);又称尤堤人、西伯利亚爱斯基摩人、亚洲爱斯基摩人 。该族群居住在俄罗斯楚科奇半岛沿海地区。他们讲的语言为尤皮克语
  • 鲍勃·迪伦插电争议1965年,鲍勃·迪伦已经成为美国民谣音乐复兴的代表人物,《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和《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等专辑的发行使他被媒体贴上了“时代代言人”的
  • 前黎朝前黎朝(越南语:Nhà Tiền Lê),为越南历史的朝代之一,由黎桓建立,立国期间为980年-1009年。黎桓原为丁朝的十道将军,在丁废帝继位后独揽大权。980年黎桓受朝臣拥护,篡位建立前黎朝(疆
  • 北条纲高北条纲高(1506年4月-1585年12月3日)是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后北条氏的家臣。父亲是高桥高种。母亲是伊势宗瑞(北条早云)的养女,妻子是南条重赖之女、南条右京亮重长
  • 青木柚青木柚(日语:青木 柚/あおき ゆず ;2001年2月4日-)是日本一名男演员,前儿童演员。出身于神奈川县,目前是Humanité(日语:ユマニテ (企業))的训练生。
  • 爱奥尼斯·卡波季斯第亚斯爱奥尼斯·安东尼欧斯·卡波季斯第亚斯伯爵(希腊语:Κόμης Ιωάννης Αντώνιος Καποδίστριας,拉丁化:Komis Ioannis Antonios Kapodistrias,俄语: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