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

✍ dations ◷ 2025-02-23 07:29:50 #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
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是动物地理学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北美洲及南美洲陆地及淡水的动物群因巴拿马地峡的形成,而经中美洲互相迁徙交换。这次迁徙的最高峰是于约3百万年前的上新世中期皮亚琴察阶。这是事件在新热带界及新北界的结合,最后形成美洲时发生。这次迁徙可以从地层学及新生物学中观察得知。其最明显的影响是哺乳动物的动物地理学,且给予了不懂飞行的鸟类、节肢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及甚至淡水鱼类机会迁徙。大部分新生代时期的南美洲都由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哺乳动物特有种所支配,这些特有种包含了有袋类、贫齿类(如犰狳科、食蚁兽及树懒等)及不同的南蹄目(如南方有蹄目、滑距骨目、闪兽目及焦兽目)。有袋类可能于上白垩纪或第三纪初经南极洲往来南美洲及澳洲。于南美洲的有袋目包括了负鼠目,而其他较大的形态如古鬣狗科及袋剑虎属亦都存在。这些有袋目与巨大的骇鸟共同分享生态位。南方有蹄目及滑距骨目都有一些奇怪的形态,如后弓兽属。这两类可能是由踝节目开始,于下古新世迁徙前开始演化,并于更新世灭绝。闪兽目及焦兽目亦有奇怪的形态,不过形态较小及较早消失。部分南美洲的水生鳄鱼如钩鼻鳄(英语:Gryposuchus)、莫拉氏鳄(英语:Mourasuchus)及普鲁斯鳄具有可比拟中生代鳄鱼的巨大体型,体长可达 12米(39英尺)。生存在相同地区的还包括体型最大的乌龟骇龟,背甲长度达 3.3米(11英尺)。入侵南美洲是在3150万年前当豚鼠小目到达当地开始,很有可能是来自非洲。这时开始出现了水豚、毛丝鼠、兔鼠及美洲豪猪科。从西非前往巴西西北因大陆漂移而变得更为短程,另外跳岛战术亦帮助了一把。横渡海洋亦可以因最少一头怀孕的雌性透过浮木或红树林筏而达成。它们后来在西印度群岛至巴哈马繁殖起来。后来约于2500万年前,灵长目亦跟随而来,但能够迁徙的则较为小数。南美洲猴的祖先相信亦像豚鼠小目般从非洲来到,形成了新世界猴。南美洲豚鼠小目及猴两者都相信是一个单系群分支。最早从北美洲到达的是肉食性浣熊科,它们约于7百万年前从中美洲跳岛而来。一些南美洲浣熊科亦分化成现已灭绝的形态。但是所有现存的浣熊科似乎都是源自北美洲。同样地,地懒亦于9百万年前跳岛至北美洲,在较早的中新世早期在安的列斯群岛繁殖。约于3百万年前巴拿马地峡的形成造成最后及最大型的大迁徙。当中包括大羊驼、乳齿象、貘、猫科、犬科、熊及马等迁徙至南美洲。最初的净迁徙是对称的,后来证实新热带界物种没有新北界物种般成功。向北迁徙的动物未能成功挑战已经占有当地同一生态位的新北界物种。很多新热带界物种都习惯热带雨林环境,限制了它们远离中美洲的能力。向南迁徙的北方真兽类(Boreoeutheria)相信是造成一些南美洲哺乳动物灭绝的元凶。所有新热带界大型的有袋目及飞行猎食者最终消失。南美洲的南蹄目亦很难过活,只有后弓兽属及一些箭齿兽属能承受这种来自北方的突击。细小的美洲有袋类则好些,当中较为原始的贫齿目很奇特的具竞争性。它们演化很有效的保护甲壳(犰狳及雕齿兽科)或长爪(树懒及食蚁兽)。非洲的豚鼠小目及新世界猴则在这次迁徙中保持原状。而北美豪猪及几种已灭绝的豪猪及水豚并没有穿过中美洲。在美国出现犰狳、负鼠目及豪猪都是因这次大搬风而致。负鼠目及豪猪是向北迁徙得最成功的,最远达至加拿大。现时只有小数的贫齿目、有袋目或豚鼠小目仍然生存在北美洲,更多的只在中美洲生活。在第四纪灭绝事件前,大部分主要的贫齿目都进入了中北美洲。大型动物中的地懒是最成功的入侵者,巨爪地懒属近扩展至阿拉斯加。一般来说,啮齿目的扩散及后来的辐射适应在南美洲不论在空间及物种数量上都最为成功。过往1千万年前从南美洲迁往北美洲现存或已灭绝物种的祖先:过往1千万年前从南美洲迁往中美洲现存或已灭绝物种的祖先:过往1千万年前从北美洲或中美洲迁往南美洲现存或已灭绝物种的祖先:

相关

  • 高胱氨酸尿症高胱氨酸尿症(英语:Homocystinuria)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体内堆积甲硫氨酸、高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及复合双硫化合物,造成智能不足、骨骼畸型、心脏血管疾病等。此遗传病的发生率
  • 滤过性病毒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拥有的包裹病毒体的脂肪泡一段DNA或RNA。如果把核苷酸比作字的话,那么基因就是由核苷酸写成的句子。基因会指导病毒
  • 骨桥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骨桥蛋白(英语:Osteopontin,缩写OPN)也被称为骨涎蛋白I(BSP-1或BNSP),早期T淋巴细胞激活因子(ETA-1),分泌磷蛋白1(SPP1)和抗立克次体(Ric),是
  • 氯化钾氯化钾(化学式:KCl),英文:Potassium chloride。盐酸盐的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和甘油,难溶于醇,不溶于醚和丙酮。氯化钾在农业上是常用的肥料(一般称为“钾肥”),在台湾俗
  • 心肌梗死的判断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 或者 EKG)是一种经胸腔的以时间为单位记录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并通过皮肤上的电极捕捉并记录下来的诊疗技术。这是一种无创性的记录方式。Elect
  • 柑橘柑橘是芸香科柑橘属水果的统称。主要种类有橘、柑、甜橙、酸橙、柚、葡萄柚、柠檬、莱姆、枸橼、佛手柑和金橘等。柑橘类水果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水果,目前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
  • p53蛋白质1A1U、 1AIE、 1C26、 1DT7、 1GZH、 1H26、 1HS5、 1JSP、 1KZY、 1MA3、 1OLG、 1OLH、 1PES、 1PET、 1SAE、 1SAF、 1SAK、 1SAL、 1TSR、 1TUP、 1UOL、 1XQH、 1YC5、
  • 细胞骨架细胞骨架(英语:Cytoskeleton)一般是指细胞内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构成的纤维的网络结构。它是一个动态结构,其中有一部分是不断的被破坏,更新或新建的。在生命的所有生物领域(古菌,细
  • 同源器官在生物学种系发生理论中,若两个或多个结构具有相同的祖先,则称它们同源(Homology)。这里相同的祖先既可以指演化意义上的祖先,即两个结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在这个意义上,蝙
  • β衰变β衰变,或称贝塔衰变,是放射性原子核放射电子(β粒子)和反中微子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1896年,亨利·贝克勒发现铀的放射性;1897年,欧内斯特·卢瑟福和约瑟夫·汤姆孙通过在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