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

✍ dations ◷ 2025-11-28 14:01:04 #冻雨
冻雨(英语:Freezing rain)是过冷雨滴落于地面或暴露物体上时,迅速凝结为冰的天气现象。冻雨通常发生于地面温度0℃以下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在初春和初冬时节。在航空例行天气报告(METAR)中,冻雨现象的代码是“FZRA”。冻雨开始时是以雪的形式从高空云层落下,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温度高于结冰温度的暖气流层而完全融化为雨滴,而后在更低的高度上又遇到温度低于摄氏零度的冷气流层,此时雨滴不再凝结,而是形成过冷雨滴。过冷雨滴一旦遇到低于摄氏零度的任何物体就会立刻凝结,形成细长条状的冰棱,故称之为冻雨。冻雨通常与冷暖气流相遇有关;低于结冰温度的冷气流会进入暖气流下方,为形成冻雨提供了条件。对冻雨的观测是观测站通过直接看到地表物体上的凝结现象来确定,目前还无法通过气象雷达、多普勒仪或其他传统的观测法来观测;但可以通过雷达来间接预计冻雨形成的可能性有多大。雷达信号的反射强度与降水的形式的半径有关。虽然雨比雪反射信号更强,但由于雨滴的半径比雪花小得多,因此从雪融化来的雨并不比之前雪的信号强多少。然而,在雪刚开始融化的气流层,雪花半径没有太大变化并且雪花上出现水滴,两者效应相加,导致此时的雷达信号的反射强度非常高。因此,在雷达屏幕上见到这种强反射信号,就意味着相应地区上空有暖气流层并且有雪融化,该地区会有降雨或冻雨。如果此时地表温度低于结冰温度,就很有可能形成冻雨。冻雨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冰覆盖层,这种冰覆盖层被称作“雨凇”,又称“冰挂”。挂于各种植物上的雨凇或冰挂形成了冬季独特的景色。冻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严重的情况下会形成冰暴(ice storm)。例如,冻雨可造成公路覆冰而中断交通,建筑物积冰而倒塌,电线挂冰拉断线路或拉倒架线铁塔而造成供电中断,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甚至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2008年1月中国华南遭受了严重的雪灾,其中一大部分损失就是由冻雨造成。

相关

  • 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英语:immunocyte),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也特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
  • 翻译后修饰翻译后修饰(英语: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缩写PTM;又称后翻译修饰)是指蛋白质在翻译后的化学修饰。对于大部分的蛋白质来说,这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较后步骤。PTM是细胞信
  • 支原体鸡毒支原体 M. gallisepticum 生殖支原体 M. genitalium 人型支原体 M. hominis 猪肺炎支原体 M. hyopneumoniae 绵羊肺炎支原体 M. ovipneumoniae 肺炎支原体 M. pneumonia
  • 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拉丁文:spondylitis ankylosans,其中spondylitis原为希腊文脊柱炎之意,ankylosans原系希腊文强直之意),又称僵直性脊椎炎,在欧陆亦称此病为白赫铁列夫症(Morbus Bechte
  •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拉丁语:Duodenum)是多数高等脊椎动物小肠的始段。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拥有十二指肠。鱼的十二指肠不明显,有时用前肠或近侧小肠称呼。哺乳动物的小肠可能是吸收铁的
  • 育空河育空河(英语:Yukon River)是北美洲主要的水系之一,发源于加拿大的育空地区(而育空地区即以发源于该地区的育空河来命名)。育空河长3,700公里,并由发源地向北流于育空-库斯科奎姆冲积
  • 吞噬吞噬作用(英语:phagocytosis,来自古希腊语φαγεῖν)亦称吞食、噬菌作用,是吞噬细胞和原生动物通过细胞膜从周围环境摄取固体颗粒,并在其内部形成吞噬体的过程。吞噬作用是细胞
  • 百分位百分位数,统计学术语,如果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并计算相应的累计百分位,则某一百分位所对应数据的值就称为这一百分位的百分位数,以Pk表示第k百分位数。若一群资料的个数为N,且
  • 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英语: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临床检查的成像技术。PET技术是当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