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

✍ dations ◷ 2025-11-27 14:42:36 #冻雨
冻雨(英语:Freezing rain)是过冷雨滴落于地面或暴露物体上时,迅速凝结为冰的天气现象。冻雨通常发生于地面温度0℃以下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在初春和初冬时节。在航空例行天气报告(METAR)中,冻雨现象的代码是“FZRA”。冻雨开始时是以雪的形式从高空云层落下,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温度高于结冰温度的暖气流层而完全融化为雨滴,而后在更低的高度上又遇到温度低于摄氏零度的冷气流层,此时雨滴不再凝结,而是形成过冷雨滴。过冷雨滴一旦遇到低于摄氏零度的任何物体就会立刻凝结,形成细长条状的冰棱,故称之为冻雨。冻雨通常与冷暖气流相遇有关;低于结冰温度的冷气流会进入暖气流下方,为形成冻雨提供了条件。对冻雨的观测是观测站通过直接看到地表物体上的凝结现象来确定,目前还无法通过气象雷达、多普勒仪或其他传统的观测法来观测;但可以通过雷达来间接预计冻雨形成的可能性有多大。雷达信号的反射强度与降水的形式的半径有关。虽然雨比雪反射信号更强,但由于雨滴的半径比雪花小得多,因此从雪融化来的雨并不比之前雪的信号强多少。然而,在雪刚开始融化的气流层,雪花半径没有太大变化并且雪花上出现水滴,两者效应相加,导致此时的雷达信号的反射强度非常高。因此,在雷达屏幕上见到这种强反射信号,就意味着相应地区上空有暖气流层并且有雪融化,该地区会有降雨或冻雨。如果此时地表温度低于结冰温度,就很有可能形成冻雨。冻雨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冰覆盖层,这种冰覆盖层被称作“雨凇”,又称“冰挂”。挂于各种植物上的雨凇或冰挂形成了冬季独特的景色。冻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严重的情况下会形成冰暴(ice storm)。例如,冻雨可造成公路覆冰而中断交通,建筑物积冰而倒塌,电线挂冰拉断线路或拉倒架线铁塔而造成供电中断,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甚至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2008年1月中国华南遭受了严重的雪灾,其中一大部分损失就是由冻雨造成。

相关

  • 人畜共通传染病人畜共通病(英语:zoonoses)指任何可以经由动物传染给人或由人传染给动物的传染病。它们透过人畜之间直接传播,或是借由病媒传播(例如蚊子),将病原体带入另外一个生物体上,而这些病原
  • 凝血病凝血病指凝血能力受损的病症,可能导致出现长期或过度出血的倾向。这种出血既可能是自发性的,也可能发生在受伤或手术后。值得注意的是,凝血病有时被错误地称为“凝血障碍”,而凝
  • 妇产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妇产科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简称OB/GY
  •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重定向至:
  • 炭疽杆菌炭疽杆菌是一种棒状的革兰氏阳性菌,长约1至6微米,这种细菌通常以内孢子之型态出现在土壤中,并可借此状态存活数十年之久,一旦由牲畜摄入,孢子便开始在动物体内大量复制,最后造成死
  • 血管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是真皮、皮下组织(英语:subcutaneous tissue)、黏膜的局部肿胀。可发生于面部、舌头、喉、腹部、四肢。常与荨麻疹相关,荨麻疹是皮肤的红肿。 Onset is typically
  • 遗传指纹分析遗传指纹分析(Genetic fingerprinting)有时也称为基因标定或基因鉴定等,是一种使用通过比较DNA片段来区别不同个体的方法。于1985年,由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克·杰弗里斯教授发明。
  • 鲍氏不动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学名:Acinetobacter baumannii,俗称:AB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严格需氧、非乳糖发酵的条件致病菌,不具鞭毛,移动性不高,但生命力极强,可广泛地存在于大自然中。该菌
  • GM-CSF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又名集落刺激因子2(colony-stimulating fa
  • 顺丁烯二酸马来酸(maleic acid),即顺丁烯二酸,化学式为 HO2CCHCHCO2H,是一种二羧酸,即一个含有两个羧酸官能基的有机化合物。马来酸和富马酸(反丁烯二酸)互为顺反异构物。马来酸常用来制备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