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菇属

✍ dations ◷ 2025-07-21 18:32:06 #红菇属

红菇属(学名:,意为红色),最早于1796年由真菌学家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描述发表。红菇属由750种菌根真菌组成,其下物种多半较大、常见且色彩鲜明,是真菌学家与真菌收集者最容易辨认的属之一。其特征包括孢子印的颜色为白至深黄色,脆弱、离生的白色蕈褶,且蕈柄上没有内菌幕与外菌幕(英语:Universal veil)的痕迹。乳菇属(英语:Lactarius)物种的特征与本属相似,但其蕈褶破裂时会释放乳状的乳胶。

如果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自恃才智的人,我们可以以严格要求他精通红菇属物种的分类与异名来挫他的锋芒 "If we know of any one, who in the pride of intellect spurned all mental tasks as mere play, we would tame him by insisting on his mastering, classifying and explaining the synonyms of the genus ."

红菇属物种之菌髓中有许多大型的球状细胞(sphaerocysts),造成其蕈柄断面像苹果的果肉,而非像其他真菌般呈纤维状,这是红菇属的重要鉴别特征之一。蕈柄上没有蕈环等蕈幕的痕迹。多数物种的蕈褶都是脆弱易碎的,且多为离生,不会如乳菇属物种般分泌乳状物质。

虽然鉴定一种真菌属于红菇属相对容易,但要区分其种别是困难的,区分标准通常十分主观(如温和至苦味或温和至刺激味),且多需依赖显微特征。红菇属下物种的种系发生学还没有被专家详细研究出,需要进一步的DNA测序分析。

以下特征通常是鉴别红菇属中个别物种的重要依据:

虽然红菇属个别物种的鉴定困难,但有毒物种经常可借由刺激的气味区分,使花盖菇与菱红菇(英语:Russula vesca)等无毒物种成为野外普遍的食用真菌。就目前所知,红菇属中没有毒性致命的物种,气味温和者通常可食,但此原则只适用在红菇属,不一定适用在其他菇类。

红菇属的有毒物种,如辣红菇、毒红菇(英语:Russula emetica)等的毒性主要造成肠胃症状,且通常发生在生食或未煮熟时,但在台湾,误食亚稀褶黑菇(英语:Russula subnigricans)曾造成横纹肌溶解症,部分有毒物质已被成功分离,如日本研究者分离出的红菇素A(russuphelin A)。

相关

  • 软组织软组织是连接、支撑、包裹其他身体器官的一种组织,相对概念是骨头等“硬组织”。它包括肌腱、韧带、筋膜、皮肤、结缔组织、脂肪、滑膜、肌肉、一些神经和血管。此概念覆盖面
  • 包涵体包涵体(inclusion bodies),或包含体,是无定形的蛋白质的聚集,被膜所包围。细胞破碎后,包涵体呈颗粒状,致密,低速离心就可以沉淀。包涵体难溶于水中,在变性剂溶液(如盐酸胍、脲)中才能溶
  • 克洛维克洛维(Clovis)可以指:Clovis也译作克洛维斯,可以指:
  • 兰斯兰斯(法语:Reims,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
  • 涅槃涅槃(巴利语:निब्बान Nibbāna;梵语:निर्वाण Nirvāṇa),佛教术语,合文作
  • 彼得·诺威尔彼得·诺威尔(英语:Peter C. Nowell,1928年2月8日-),美国癌症研究家、费城染色体发现者之一。1948年在卫斯理大学获学士学位,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硕士学位,1952年成为该校教员
  • 徽章国徽即代表国家的徽章、纹章,为国家象征之一。国徽上通常有来自大自然的元素,如动植物,但也可能有其他事物,用以表现该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或意识形态。世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徽
  • 靶向药物靶向药物也称“靶向治疗药物”或“靶向药物”,是一类只针对某一些特殊组织、细胞起作用的药物。最初靶向药物是被作为抗癌药物而开发的,但随着其发展,现在靶向药物的功效已经不
  • 牙形石牙形石(Conodont)又称牙形刺,旧称牙形虫、牙形类、锥齿、锥齿类。是一类早已灭绝的海生的、游泳的、两侧对称的、相对原始的脊椎动物头部的微体骨骼化石。外部形态可分三大类:单
  • 美国州宪法婚姻修正案列表在美国,所谓“婚姻修正案”分为数种不同类型。透过制定美国州宪法的修正案(英语:Constitutional amendment),可促使民事结合或同性婚姻的合法化。截至2013年,马萨诸塞州、康乃狄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