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鸟类
✍ dations ◷ 2025-04-04 11:49:57 #南鸟类
南鸟类(学名:Australaves)是近年来才定义的鸟类演化支,由真隼形类(学名:Eufalconimorphae,包括:雀鸟、鹦鹉和隼),以及叫鹤目(学名:Cariamiformes,包括:叫鹤和已灭绝的骇鸟)组成。它们是非洲禽类的姊妹群。南鸟类与非洲禽类演化支的基群皆有现生的猛禽,显示两者的共祖可能皆是掠食性的鸟类。然而部分研究学者,比如达伦·奈什(英语:Darren Naish),对这种说法抱持保留的态度:例如叫鹤目中已灭绝的类群(学名:Strigogyps(英语:Strigogyps))即为植食性,而非掠食性的鸟类。而基群鹦鹉和隼类的体型有些像乌鸦,可能是杂食性的。叫鹤目 Cariamiformes (叫鹤)隼形目 Falconiformes (隼类)鹦形目 Psittaciformes (鹦鹉)雀形目 Passeriformes (雀鸟)南鸟类的分支图依据理查德·普鲁姆等人的研究结果绘制。
相关
- 列氏列氏温标,代表符号为为°Ré、°R或°R,由法国科学家列奥米尔于1731年提出。水的冰点被定为列氏0度,而沸点则为列氏80度。因此,如欲将列氏温标表示的温度转为摄氏温标,须把列氏乘
- 惠特尼山惠特尼峰(英语:Mount Whitney)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中的一座山峰。惠特尼峰海拔高度为4,421米,是美国本土最高的山峰。惠特尼峰位于美洲杉国家公园内。名称来自于当
- 酰氯酰氯是指含有 -C(O)Cl 官能团的化合物,属于酰卤的一类,是羧酸中的羟基被氯替换后形成的羧酸衍生物。最简单的酰氯是甲酰氯,但甲酰氯非常不稳定,不能像其他酰氯一样通过甲酸与氯
- 塔兹人滨海边疆区: 256 (2010)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 (2010) 萨哈林州 (2010)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2010)塔兹族,俄国远东少数民族。是在19世纪80年代起由乌德盖人、赫哲人与
- 录像摄录(中国大陆称录像,台湾称录影),是以摄录机拍摄活动的影像之行为。持摄录机拍摄的人物,都被通称为摄影师,他与拍摄硬照相片的,也是同名为“摄影师”,不过技巧也各有不同的专业,例如
- 普朗克时间在物理学的普朗克单位制里,普朗克时间(Planck time)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光波在真空里传播一个普朗克长度的距离所需的时间。普朗克单位制是一种自然单位制,因马克斯·普朗克而得
- 热冲击热冲击(英语:Thermal shock):热辐射使物体受到局部快速加热;称为受到热冲击。结果是,由于物体各部温度升高速度不同;膨胀程度也不同;故其内部产生应变和应力;有些应力可超过脆性固体
- 苏丹草原地区苏丹草原,以热带草原为特征的一个非洲自然地带,指非洲中北部西起马里共和国,东至埃塞俄比亚,北为撒哈拉沙漠,南至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的横贯东、西濒大西洋。大部为海拔500-10
- 张干琦张干琦(1961年-)是台湾摄影师,英文名为Chien-Chi Chang,也是台湾唯一马格兰摄影通讯社的会员,已加入美国国籍。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名为《The Chain》的摄影画册,内容是在一家台湾
- 糖酵解途径糖酵解(英语:glycolysis,又称糖解)是把葡萄糖(C6H12O6)转化成丙酮酸(CH3COCOO− + H+)的代谢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所释放的自由能被用于形成高能量化合物ATP和NADH。糖酵解作用是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