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何尊
✍ dations ◷ 2025-08-08 06:32:09 #何尊
何尊,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是一位名叫“何”的贵族用于祭祀的尊,作于周成王五年,是西周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何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公布的第一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其造型庄严厚重,纹饰精美,铸制精工,宏伟雄奇。内底有铭文122字,为研究西周初年的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何尊是“中国”一词已知的最早出处,“中国”在这里的含义,是指西周王朝的都城成周地区,即“天下”的中心——伊河、洛河流域,所提到的成周都城也就是今天的洛阳。武王克商后,商代贵族残余以及东夷、南夷对新建立的周王朝仍构成巨大的威胁。针对这个问题,武王选择当时“天下的中心”(即铭文中所谓“中国”,与现代汉语里提到的“中国”的概念不一样)营造新邑作为镇抚东方和南方的战略基地。这在西周初年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何尊的铸造时间是西周成王第五年。何尊的出土地点在宝鸡市东北郊的贾村,这里常有西周文物出土。贾村镇西街的一户陈姓人家,常年在屋后三米高的断崖崖根取土,断崖上面未取土处逐渐突出。1963年的一天,陈家老二为防止上方土块掉落伤人,用镢头挖铲时意外发现了一件古铜器。陈家人不知其价值,在清理干净泥土之后,用于装盛粮食。1965年8月,因经济拮据,陈家将铜器卖给宝鸡市的一家废品收购站。同年9月,宝鸡市博物馆的职工在废品收购站将其发现并抢救运回博物馆。最初称为“饕餮纹青铜尊”。1975年在北京展出时,故宫博物院的唐兰(一说马承源)发现内胆底部有铭文122字,成为国宝级文物。何尊圆口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通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底部长20.2厘米,宽19.8厘米,总重14.6公斤。体侧装饰有四道镂空棱脊,以细雷纹为地,高浮雕,口沿下饰蕉叶纹,颈饰蚕纹图案,圈足处也饰有兽面纹。整体造型雄奇,工艺精美。何尊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因底部破孔,残损3字,现存119字。铭文记述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可与《尚书·召诰》、《逸周书·度邑》等古文献相互印证,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铭文记载了西周成王营建“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在京室对宗小子的一次诰命。铭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洛邑,对武王行祼祭之礼。丙戌日,成王在京宫大室对同族何进行训诰说:“你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后文王受天命,武王克商后告祭于天,说:余入住天下中心,治理民众。”成王将贝壳30朋赏赐给何,何因此作尊以纪念。此尊铭文更是目前出土古物中,最早出现"中国"一词记载的考古实物。
相关
- 面在立体几何中,立体几何体的边界被称作面或表面,更严谨地说,面是立体几何体的一个平坦表面,而不平坦的面通常称为曲面,而所有表面的总和称为表面积。在高维度几何以及高维的多胞形
- 链型植物轮藻门 有胚植物链型植物(英语:Streptophytina)是植物中的一大类群,包括轮藻门(广义上的轮藻)和有胚植物(现存的陆生植物:苔藓维管植物)两大类。
- 耐氧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野猫野猫可以指:
- 裁判官裁判官(英语:magistrate)是指在各种政府体系和司法体系中执行法律的文职人员。在古罗马,政务官(magistratus)是最高级别的官员之一,可执行司法和行政权力。到现代,在某些司法管辖区,
- R-过程R-过程,或称为快中子捕获过程,是在核心发生塌缩的超新星(参考超新星核合成)中创造富含中子且比铁重的元素的程序,并创造了大约一半的数量。R-过程需要以铁为种核进行连续的快中子
- 巴哈伊信仰巴哈伊信仰(波斯语:بهائیت Bahá'iyyat, 阿拉伯语:(阿拉伯文) Bahá'iyya /bəˈhaɪ/;或称巴哈伊教,简称巴哈伊,旧译“大同教”),其基本教义可概括为“上帝唯一”、“宗
- 自发过程自发过程(英语:spontaneous process),或自发程序,是系统随时间释放自由能、移往自由能更低且更加热力学平衡的能量状态的过程。自由能变化的正负值取决于热力学的测量传统,当系统
- 元素 (消歧义)元素可以指:
- 饮食禁忌饮食禁忌是指一种单一社会群体或文化有自觉地避免食用特定动物或植物的现象。因此,饮食禁忌随空间、族群甚至时代而异,故并不存在全世界通用的饮食禁忌。多数饮食禁忌不是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