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与艺术

✍ dations ◷ 2025-08-14 10:44:07 #法国哲学,哲学书籍,哲学,卢梭著作

《论科学与艺术》(法语: )又名第一讲演集,是日内瓦哲学家让-雅克·卢梭第一本出版的哲学作品,出版于1750年。作者认为艺术和科学腐化了人类道德。这是卢梭首次表达他关于自然与社会的有影响力的观点,该观点控制了他整个的知识生活。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卢梭指出,一切知识的根源都是邪恶。天文学源于迷信,辩论术源于仇恨,几何学源于贪心,物理学源于虚荣,艺术源于奢侈,法律学源于不公义,历史源于暴虐,乃至伦理学亦源于自大。

对于知识与道德的关系,对于卢梭而言,拥有知识令人变得虚伪。卢梭认为,自从拥有知识以来,人就变得彬彬有礼,习惯对其他人有礼貌,而导致缺乏美德的人,表面上亦看似拥有美德。这样不单止令到所有人都因为遵从礼仪,而不敢展示出真正的自己,亦令到人难以真正认清其他人的真面目。真诚的友谊,真正的敬意,亦因人心难测而不复存在,而怀疑、恐惧、冷酷、戒备、憎恨、背叛,就一直隐藏在礼仪背后。

卢梭亦以苏格拉底之观点,指出拥有知识会令人变得自大。卢梭同意,苏格拉底称赞无知,鄙视知识,而追求美德。卢梭亦指出,拥有知识会令人损失时间,并且无可弥补。除损失时间外,卢梭认为,拥有知识亦会令人因重视金钱,而不重视美德,反而会以金钱数量,计算人的存在价值。这样,至少三十个穷人方可以与一个富人有相同之价值。另外,卢梭指出,拥有知识之后,人就不再问其他人是不是正直,但会问其他人有没有才能,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因而只取决于拥有知识,而忽视其他美德。

卢梭认为,拥有知识是坏事,所以人不应该追求知识:

“如果其等(指人类后代)读到你,则你将不会令其等不确定,今日我等所讨论之问题。除非其等比我等更加愚蠢,否则其等将会举手向天,痛苦说出:‘全能之神,手掌握人类之心灵,请将我等从我等祖先之知识与致死之艺术中,拯救出来,请赐回我等无知、无罪与贫穷。唯有此等特征,方可以为我等带来幸福……’”

相关

  • 硫辛酸6,8-二硫辛酸,简称硫辛酸(lipoic acid),为含硫八碳脂酸,在6、8位上有二硫键相连(C6和C8上的氢原子被二硫键取代),有氧化、还原二型。6、8位上巯基脱氢为氧化型硫辛酸(两个硫原子通过
  • 电子束光刻电子束曝光(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指使用电子束在表面上制造图样的工艺,是光刻技术的延伸应用。光刻技术的精度受到光子在波长尺度上的散射影响。使用的光波长越短,光刻能
  • 块茎块茎(英语:stem tuber)及块根(英语:root tuber)均为部分植物物种借助其构造上膨大了的部分而形成的营养素贮藏器官。这些构造存在于多年生植物,用以在其越过冬季或旱季(多年化(英语:Pe
  • 冬眠冬眠指的是变温动物、某些哺乳类动物和少部分的鸟类在寒冷的季节,会通过降低体温的方式而进入的类似昏睡的生理状态。灵长类动物如粗尾侏儒狐猴(Cheirogaleus medius)等亦可行
  • 四氢呋喃四氢呋喃(THF)是一种环状醚,在常温常压下为粘稠度较小、可与水混溶的无色液体,其化学式可写作 (
  • 同光体同光体,近代诗派之一,“同”和“光”分别指清代“同治”和“光绪”这两个年号。光绪九年(1883年)至十二年(1886年)间,郑孝胥、陈衍在北京开始宣传此诗派。民国以来文学史家竞言“同
  • 中山桥中山桥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跨越基隆河,连接南岸的圆山与北岸的剑潭山,桥南为中山北路三段,北侧为中山北路四段。日本时代,台湾总督府兴建台湾神社,辟建连接台北市区至圆山的敕使
  • 阿巴·勒那阿巴·P·勒那,全名阿伯拉罕·帕塔亚·勒那(英语:Abraham "Abba" Ptachya Lerner),也作阿巴·帕塔亚·勒那(英语:Abba Psachia Lerner,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英国经济学家。阿巴·P·勒
  • 张伯简张伯简(1898年-1926年),字稚青,别名红鸿(洪鸿)。白族,云南省剑川县金华镇人。云南省立第二中学毕业之后,远赴广州,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从法国转赴德国柏
  • 伊凡娜·特朗普伊凡娜·玛丽·特朗普(英语:Ivana Marie Trump;婚前姓泽尔尼茨科娃(捷克语:Zelníčková);1949年2月20日-),是一位捷克裔美国社交名媛与前时装模特。她的第二次婚姻是嫁给唐纳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