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特·艾伦·阿瑟

✍ dations ◷ 2025-09-19 20:59:23 #切斯特·艾伦·阿瑟
切斯特·艾伦·阿瑟(Chester Alan Arthur,1829年10月5日-1886年11月18日),美国律师及政治人物,第21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原为詹姆斯·加菲尔德的副总统,两人于1880年搭档参选。1881年7月2日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遇刺,于9月19日不治。切斯特·阿瑟随于9月21日抵达华盛顿特区,于9月22日在首席大法官莫里森·韦特见证下,宣誓接任美国总统。1844年,就读纽约州斯可内塔迪中学(Schenectady)。1845年,在斯可内塔迪入读联合学院(Union College)二年级,1848年毕业。之后从事教职,并自修法律。1851年,担任佛蒙特州北保挪学校(North Pownal)校长。1853年,通过律师考试,在纽约市开设律师事务所。1859年结婚。南北战争期间曾先后担任纽约州民军的总工程师、补给局长。1863年辞去公职,重执律师业。1871年11月24日,被格兰特总统任命为纽约港海关监督,直到1878年7月11日被海斯总统解职。1880年6月8日,与加菲尔德获得共和党提名参与总统大选,11月2日当选,1881年3月4日就职。同年因加菲尔德总统遇刺不治,于9月22日宣誓继任美国总统。任内将门罗主义适用范围扩张到夏威夷,签署排华法案,建立经由考试任用的联邦文官制度,将全美国划分为四个时区。1882年签署排华法案。1883年1月16日,签署了《彭德尔顿公务员改革法案》,久为诟病的联邦人事任用分赃制度获得改善。1885年3月4日,卸任总统,退休回到纽约。1886年11月18日,逝于美国纽约市,葬于阿尔巴尼。

相关

  • 哈斯蒙尼哈斯蒙尼王朝(英语发音:/ˌhæzməˈniːən/ (audio); 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
  • 六碘苯六碘苯是一种苯的衍生物,分子式C6I6,意味着苯的六个氢原子均被碘取代。形状为橙黄色晶体,难溶于各种溶剂。苯甲酸与碘化试剂在发烟硫酸中加热首次制得六碘苯。或使用高碘酸作为
  • 羽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二十四个(六划的则为第七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羽部归于六划部首。羽部从上、下、左、右方均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Ascomycota子囊菌门(学名:Ascomycota)是真菌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门,其中除酵母亚门为单细胞外,其余种类都是多细胞的,有分枝、有隔的菌丝组成的。它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一起构成了双核亚
  • 大平原大平原(英语:Great Plains),多称北美大平原、北美大草原,是北美洲中部一块广袤的平原地区,大致位于密西西比河以西、落基山脉以东、格兰德河以北。自然植被以草为主。大平原东西长
  • 恩斯特理查德·恩斯特(德语:Richard Robert Ernst,1933年8月14日-),瑞士物理化学家,1991年沃尔夫化学奖、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1903年:阿伦尼乌斯 | 1904年:拉
  •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对是形成核酸DNA、RNA单体以及编码遗传信息的化学结构。组成碱基对的碱基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尿嘧啶(U)。在DNA或某些双链R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
  • 臭氧化反应臭氧化反应,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反应之一。是实现烯烃官能团向醛酮官能团转化的手段之一。烯烃的臭氧化反应最早于1840年由Christian Friedrich Schönbein发现。在有机化学发展
  • 加尔米施-帕滕基兴加米施-帕滕基兴(德语:Garmisch-Partenkirchen)是位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城市。总面积205.67平方公里,总人口26178人,其中男性12193人,女性13985人(2011年12月31
  • isomer同分异构体又称同分异构物(英语:Isomer)。同分异构物指的是拥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式却不相同的多种分子。同分异构物之间并不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除非它们拥有相同的官能团(fun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