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季人

✍ dations ◷ 2025-09-05 15:43:45 #克季人
克特人或克季人(俄语:Кеты,英语:Kets),是居住在西伯利亚的一支操克季语的民族。在沙皇俄国时期,被称作“奥斯蒂亚克人(汉特人)”,并未从其它西伯利亚民族中区分出来。随后,又被称作“叶尼塞-奥斯蒂亚克人”,因其居住在叶尼塞河的中下游地区。现在,克季人居住于叶尼塞河的中东部地区。克季人据称是西伯利亚中南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遗民。今天的克季人是叶尼塞林区渔猎民族的后代,他们继承了西伯利亚南部地区克季部族的文化。早期的部落从事渔猎活动,并饲养驯鹿。加拿大学者蒲立本推测克季人和古代匈奴或胡羯民族有关。根据传说,克季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石人”(Tystad)的侵袭,于两千年前翻越阿尔泰山和萨彦岭沿着叶尼塞河迁徙而来。到达叶尼塞河中游一带,又受到了“契里契”(Kiliki)人的攻击,被迫再次北逃。叶尼塞河下游地区的克季人自称尤克人,尤克一词在爱斯基摩语中意为“人类”。克季地区于17世纪并入沙俄。克季人的反抗最终无效,并被逐入分散的地区。原本组织严密的父系社会因此逐渐瓦解。20世纪,苏联在此推行农业集体化。1930年代,苏联实行原住民族民族自定族属政策时,克季人的民族地位得到承认。克季人口自1923年至今相对稳定。根据2002年人口普查结果,俄国境内现有1494人,而1970年时为1200人。今天,克季人居住于沿河的小城镇中,不再从事游牧。克季语(或译为“克特语”)与西伯利亚其它语言迥然不同,却与北美的纳-达尼语系关系密切。“克季”一词本意为“人”(复数“deng”:“众人,人民”)。 卡斯河、斯姆河、杜布齐河沿岸的克季人自称为“朱衮”[JUGUN]。1788年,P.S. 帕拉斯在其旅行日记中首次发表了关于克季语言的调查报告。1926年,曾有1428名克季人,其中1225人(约占85.8%)使用克季语。1989年人口普查表明,克季语的使用者只剩537人(约占48.3%)。1930年代前,萨满教曾是传统宗教,但到1960年代几乎无法找出真正的萨满。

相关

  • L型细菌L型细菌系一类在突变后细胞壁缺损的细菌,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煎蛋形的小菌落。L型细菌必须生活在高渗透压的环境中,否则就会裂解死亡。其细胞膨大,对渗透压十分敏感。其之所以
  • 行星行星(英语:planet;拉丁语:planeta),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由西向东)。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相对于
  • 伊斯兰教国家穆斯林世界有几种含义。在宗教意义上说,它是指那些坚持伊斯兰教法的国家。在文化意义上说,它指的是伊斯兰文明,不包括生活在该文明的非穆斯林(齐米)。在现代的地缘政治意义上,该术
  • 巯基硫醇或巯(Thiol)是包含巯基官能团(-SH)的一类非芳香化合物,是一类有机硫化合物。可以看成醇中的氧原子被硫原子替换。硫醇中,硫原子为不等性sp3杂化态,两个单电子占据的sp3杂化轨
  • 科学网科学网(英文:ScienceNet),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中文综合性科学网站,于2007年1月18日正式上线,目标是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旗下的科学网博客为
  • 世动吉祥物第八届世界运动会(简称2009高雄世运,英语:The World Games 2009),于2009年7月16日至26日在中华民国台湾高雄市举行,是首次在台湾举办的国际性大型综合运动会,亦是第二次在亚洲举办
  • 杀手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英语:cytotoxic T cell,TC或CTL),也称杀手T细胞(killer T cell),TC细胞、胞杀T细胞、胞毒T细胞,或CD8+ T细胞,属于T细胞的一种,可以杀死癌细胞、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其
  • 甜菊醇甜菊醇(Steviol)是一种双萜,1931年首次从甜菊中分离出来。而直到1960年,人们才完全了解其化学结构。甜菊醇的甜度是糖的三百倍,但对血糖的影响最小。
  • 磁饱和磁饱和是铁磁性或亚铁磁性材料(例如铁、镍、钴、锰和它们的合金等)中的一种特性。在磁饱和之前,若增大外加磁场强度H,材料会磁化,磁通密度B会对应增加,但当磁场强度H大到一定程度,
  • 2月20日2月2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1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14天(闰年则还有3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