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羊齿属
✍ dations ◷ 2025-05-16 17:40:40 #古羊齿属
Archaeopteris fissilis
Archaeopteris halliana
Archaeopteris hibernica
Archaeopteris macilenta
Archaeopteris obtusa古蕨属(学名:Archaeopteris),又名古羊齿属,是一属已灭绝的树状植物,具有蕨类型的叶片。生存于晚泥盆纪至早石炭纪。其化石分布于全世界,是有用的指相化石。古蕨属的发现,加强了真蕨纲和裸子植物之间在系统发育上的联系,它们可能在之后演化成最早的裸子植物。古蕨的学名"Archaeopteris"是来自于古希腊文ἀρχαῖος(archaīos,意指“古代”),以及另一希腊字πτέρις(ptéris,意指“蕨类”)。古蕨结合了木本树木和草本蕨类的特征,具有类似裸子植物的木质树干,却利用孢子繁殖,而非种子。它们的植株外观看似一颗头重脚轻的圣诞树,能长到大约30米的高度,某些物种的树干直径超过1.5米。树冠由大片的二回羽状复叶组成,在一个平面上排列著羽片状的小叶,孢子囊着生在小叶的轴上,孢子异型。古蕨喜生长于潮湿的土壤中,如泛滥平原或河滨等地,为古生代早期森林冠层植被的重要组成物种。维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生物学和地质科学教授史蒂芬·谢克勒(Stephen Scheckler)曾说:“在古蕨出现在地球上后,他们很快地成为地球上的主要树种之一,几乎所有可居住的陆地区域都能发现此类植物。”谢克勒认为,古蕨在改变环境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残枝败叶滋养了溪流,是淡水鱼类演化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其数量和品种都在那个时期爆发性地增加,影响了其他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古蕨也是第一个发展出广泛地下根系的植物,因此对土壤中的化学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旦这些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它们便会不断发生改变。这是一次性的事情。”古蕨可能在泥盆纪时期对地球的气候转变发挥了作用,并在进入石炭纪不久后的短时间内灭绝。
相关
- 副甲状腺甲状旁腺或称甲状旁腺(英语:parathyroid gland)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内分泌腺,主要调节体内的钙和磷代谢。人类和一些真兽类的甲状旁腺与甲状腺有一定解剖学位置关系,在其他动物的甲
- 利宾纳利宾纳(Ribena) 是一种源自英国的饮品,由布里斯托大学科学家Vernon Charley于1933年首次调制,当时是为了研发一种用水果制造的糖浆,选用了在英国容易大量种植的黑加仑子作为原料
- 南岛语南岛语系(英语:Austronesian languages)是主要由南岛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世界现今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一个语系,包括约1300种语言。其分布主要位于南太平洋群岛,包括台湾、海南
- 原子簇化学原子簇化学(英语:Cluster Chemistry)是当前化学中最有趣而又极其活跃的领域之一,首先由弗兰克·阿尔伯特·科顿于1966年提出,对研究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有机金属化学等领域都有
-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德语: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年8月31日-1894年9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21年出生于德国的波茨坦,父亲为当地文法中学的教师。
- 讯号处理在计算机科学、药物分析、电子学等学科中,信号处理(英语:signal processing)是指对信号表示、变换、运算等进行处理的过程。信号处理可以用于沟通人类之间,或人与机器之间的联系;
- 家庭系统排列家庭系统排列(英语:Family Constellation)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的一个方法,多用于家庭治疗。该方法由德国心理学家伯特·海灵格最早开发出来的。家庭系统排列是系统排列(Syst
- 达·芬奇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又译达文西,全名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芬奇
- 查莫罗人查莫罗人(西班牙语:Chamorro),又称查莫洛人,是对马里亚纳群岛上土著人的称呼。其中最为人们所了解的是关岛查莫罗人。查莫罗人属于密克罗尼西亚人种,在民族学界对其起源存在较大争
- 圣卡尔洛剧院圣卡洛剧院(Teatro di San Carlo)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座歌剧院,位于市中心的的里雅斯特与特伦托广场,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持续使用的歌剧院,被列为世界遗产。剧院得名于波旁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