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基

✍ dations ◷ 2025-08-08 07:24:53 #游离基
自由基(英语:Free Radical),又称游离基,是指化合物的分子在光热等外界条件下,共价键发生均裂而形成的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在书写时,一般在原子符号或者原子团符号旁边加上一个“·”表示没有成对的电子。如氢自由基(H·,即氢原子)、氯自由基(Cl·,即氯原子)、氢氧自由基(英语:hydroxyl radical)(OH·),甲基自由基(CH3·)和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等。自由基极易发生反应(如二聚反应、夺氢反应、氧化反应、歧化反应等)。自由基可以是带正电荷,负电荷或者不带电荷。虽然金属以及它们的离子或者它们的络合物有不成对的电子,但按照常规习惯定义不算是自由基。 除了极个别情况,大多数的未成对电子形成的自由基都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自由基反应在燃烧、大气化学、聚合反应、等离子体化学、生物化学和其他各种化学学科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化学生物学当中,过氧化物和一氧化氮调节着许多生物过程比如控制血管张力。这样的自由基可以作为一种称为氧化还原信号当中的信使。自由基可被溶剂笼包围。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和证实的自由基是由摩西·冈伯格在1900年于密歇根大学发现的三苯甲基自由基。历史上,词组“自由基”是用来命名作为连接分子的不同部分, 特别是当它们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时候。这些我们现在称为:官能团。比如,甲醇以前认为是由甲基“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所组成的。而甲醇在现在化学的理论中不认为具有自由基,它们既没有不成对的电子也没有活性的电子,因为它们(羟基和甲基)永远都是键合在一起的。但是在质谱当中我们则可以观察到在高能电子的轰击下,甲醇分子被断裂成羟基或者甲基的碎片自由基。在化学方程式当中,自由基最通常被表示为在原子或者分子式旁边的一个点,比如:自由基反应机理使用单箭头来描述单电子的转移过程:要断裂化学键的裂解,使用类似于鱼钩一样的单箭头(区分于成对电子的双箭头)来表述。这里要提示的是: 断开化学键的第二个电子也是和进攻自由基的单电子成对的, 而这里则不明确的表述出来。自由基作为反应中间体参与了自由基加成反应和自由基取代反应。 含有自由基的链式反应可以通常被分割成三个不同的过程:“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例如:甲烷和氯气取代反应的历程自由基的形成可以是由于共价键的均裂,其过程需要较高的能量。比如一个H2分子转化为2H·需要 Δ H ∘ = + 435 k J / m o l {displaystyle Delta mathrm {H} ^{circ }mathrm {=} +mathrm {435kJ} /mathrm {mol} } 而一个Cl2分子转化为2Cl·需要 Δ H ∘ = + 243 k J / m o l {displaystyle Delta mathrm {H} ^{circ }mathrm {=} +mathrm {243kJ} /mathrm {mol} }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键离解能, 它通常被简写为: Δ H ∘ {displaystyle mathrm {Delta {H}^{circ }} } 。两个原子连接形成的共价键的键能是由整个分子的结构决定的,而并非仅仅与这两个原子有关。形成自由基其实需要更多的能量。化学键的均裂经常发生在两个具有相近电负性的原子之间。在有机化学当中经常是过氧化物当中的O-O键或者O-N键。有时候,由于附加的能垒,自由基的形成也可能是自旋禁阻的。然而,链增长过程是一个非常剧烈的放热反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自由基离子也是存在的,但是大多数的物质都是电中性的。自由基还可以通过一个原子或者分子的氧化还原过程来形成。燃烧是最常见的自由基反应。氧分子是一种稳定的双自由基,表示为·O-O,因为电子自旋平行,氧分子很稳定。当稳定基态氧分子(三线态氧)激发后,形成极度活泼的的单线态氧。为了使燃烧进行,必须跨越能垒。能垒的跨越需要较高的温度。三线态氧到单线态氧的转换是禁止的(违反自然法则)。除了燃烧反应以外,很多聚合反应都涉及自由基。很多塑料和其他聚合物都是由自由基聚合反应所形成。

相关

  • 假足伪足(英语:Pseudopodia)是细胞伸出类似足状的部分,由原生质体形成的临时细胞器。伪足会依形状分成叶形状伪足、丝形状伪足、根形状伪足,有轴伪足4种。如单细胞生物(变形虫)、黏菌就
  •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
  • 量子化学量子化学是应用量子力学的规律和方法来研究化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原子体系还是分子体系是区分量子物理学与量子化学的标准之一。目前认为最早的量子化学计算
  • 植物种志《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 为卡尔·林奈发表于1753年的两卷本植物学著作。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现存的最早为植物进行系统命名分类的著作。一些最早被普遍公认的植物科学
  • Gmelin盖墨林数据库是一个收录无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化合物和反应的化学数据库。它的前身是德国化学家利奥波德·盖墨林(Leopold Gmelin)于1817年编撰的《盖墨林无机化学手册》(Gmel
  • 光的色散在光学中,色散是指一道光中,光的相速度随着频率而改变。拥有上述特性的介质,我们称为色散性介质。提到色散,通常是指电磁波(包含可见光)的性质,但此性质可以推广至任何波动,例如声
  • 疱疮神疱疮神(日语:ホウソウシン或ホウソウカミ)乃是日本及琉球民间将天花(日语称为疱疮)拟神化的凶神,别名为笠神、芋明神((日文)イモミョウジン)、裳神、痘鬼神等。据成书于平安时代的《续
  • 曾祖母曾祖父母(英语:Great grandparents)是祖父的父亲母亲;又称爷爷的父亲母亲。自己则分别是曾祖父母的曾孙子或曾孙女。在北方地区习惯称呼曾祖父称为“太爷爷”,曾祖母为“太奶奶”
  • 卡胡卡胡是一位下埃及统治者,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由于考古学家没有发现其他证据,他可能是神话中的国王,甚至可能是完全虚构的统治者。
  • 中王国第八第十中王国时期是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包括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与第十四王朝,通常划定在前2133-1786年,但严格地说,应该从第十一王朝的孟图霍特普二世时代(约前206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