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疮神

✍ dations ◷ 2025-10-31 02:27:09 #疱疮神
疱疮神(日语:ホウソウシン或ホウソウカミ)乃是日本及琉球民间将天花(日语称为疱疮)拟神化的凶神,别名为笠神、芋明神((日文)イモミョウジン)、裳神、痘鬼神等。据成书于平安时代的《续日本纪》记载,天花乃是天平7年(735年)从朝鲜半岛新罗传入日本。当时司掌外交事务的大宰府位于筑前国(今福冈县筑紫郡),由于频繁接触外国人而成为这种传染病的源头,所以跟调职至大宰府的菅原道真和藤原广嗣的御灵信仰有所关联,也有人认为天花跟怨灵孤魂有关。神功皇后在三韩征伐时除祭祀住吉大明神,为了减轻病状也曾祭拜疱疮神。宽政年间之古籍《丛柱偶记》也记录了:“本邦患痘家,必祭二疱疮神,夫妻二位于堂,俗谓之裳神。”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毫无根据的流言蜚语多将天花拟人化,甚至连目击过疱疮神的风言风语都出笼了。明治8年(1875年)本所(今东京都墨田区)曾传出乘坐黄包车的少女凭空消失,因为车伕目击了红色的东西,讹传成疱疮神,当时的《锦绘新闻》日新真事志便报导出此事件(如左图)。相传疱疮神不喜欢狗和红色,因此为了祛除疱疮神,各地流传以纸糊的狗模型、红色钱币、或者绘有红色锺馗的护身符等风俗。甚至在天花患者周围摆放红色物品,未感染天花的孩童则给予红色玩具、穿红色内衣裤,在家具或摆设物贴上祛除疱疮神的符箓等。以红色物品而言,也有人使用红色“鲷车”玩具、猩猩人偶模型等。在这种以红色物品祛除疱疮神的思想下,大家普遍认为患者发疹后是一个好征兆,甚至相信奉献鲜血以镇压恶魔的愤怒。江户时代习惯将红色为主的护身符称作“赤绘”,描绘对象则有源为朝、金太郎、锺馗、舞狮、达摩、桃太郎等,且内容与孩童成长相关。传说源为朝被流放至伊豆诸岛后,曾在八丈岛击退疱疮神。至于达摩,则因流传下来的赤绘曾出现“もて游ぶ犬や达磨に荷も軽く汤の尾峠を楽に越えけり(带着狗玩偶和达摩不倒翁轻松地度过汤尾山顶)”,其中“汤尾峠”位于今福井县南部,这也是疱疮神讨厌狗的缘由。江户时代读本(日语:読本)《椿说弓张月》描述源为朝在八丈岛追击痘鬼(即疱疮神)时,为了避免再度进入曾搜查过的民家,遂于民家门口记上自己的名字。后来演变成家家户户为了躲避天花侵袭,在门口贴上以痘鬼手形画押的贴纸。浮世绘画家月冈芳年在《新形三十六怪撰》绘制〈为朝の武威痘鬼神を退く図〉(见右上图),即是描绘此一场面。关于前述的贴纸,也有人写上“(日文)子供不在”(儿童不在家),以避免疱疮神找上门。天花是传染病,患者发病时也会蔓延至周遭的亲友,所以古时候不只以前述物品防治,各地更盛行全村庄的人以舞蹈的方式将疱疮神送出村外的“疱疮囃子”、“疱疮舞”等,大家一面敲击钟、太鼓,吹奏笛子,一面跳舞送走恶神。不过某些地方并没有将疱疮神视为凶神,譬如新潟县中颈城郡(2005年已并入上越市)遇到孩童罹患天花时,以稻草、小竹叶制作“栈俵”((日文)サンバイシ),发病一周后将之套在患者孩童的头上,一边唱着“疱疮之神,您辛苦了”一边撒开水,这种仪式称之为“祓”((日文)ハライ)。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以为天花发病传染是因为没有祭拜疱疮神,为了祈求减轻症状,膜拜疱疮神成了一种信仰。疱疮神并无特定神像,大多在石头或石祠刻上疱疮神塔。基于这种疾病神是境外移入,这种疱疮神塔多半位于村庄入口处或神社内,也因此前述“疱疮囃子”、“疱疮舞”等皆在这些场所举行。幕府时代末期开始实施种痘,为了让民间认识新式的预防接种措施,幕府在宣传资料上绘制了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牛痘儿”赶跑了疱疮神,而接种牛痘的效果也很显著,有效控制天花的疫情。不过日本民间依然将驱除疱疮神的风俗习惯传承下来,比方兵库县多纪郡篠山町(今丹波篠山市)的人习惯在孩童接种牛痘一星期后,准备上有钱币、以小竹叶编成的栈俵、红小豆糯米饭、水引(日语:水引)等置于道路旁,以送走疱疮神。大阪府丰能郡能势町也有称为“汤がけ”的类似习俗,种痘后第12日准备绑上红纸的栈俵、红小豆糯米饭送走疱疮神。千叶县印旛郡当年流行天花时,大人们让小孩的肩膀背著万盏灯,一边打鼓一边绕着村子走,这种习俗持续到明治10年。进入21世纪后,日本仍有些家庭里供奉代表疱疮神的红色钱币,感谢疱疮神没有让他们感染天花。前述的“疱疮囃子”、“疱疮舞”舞蹈也发展成民俗活动,茨城县土浦市田宫地区的田宫囃子、鹿儿岛县萨摩郡入来町(今萨摩川内市)的疱疮舞等活动,都被该县指定为无形民俗文化财产。琉球曾流行过天花(宫古方言谓之“チュラガサ”),患者穿着红色衣服,男人们在夜间演奏三线歌颂痘疮神,试图缓和其怒气。根据地区的不同,有些会装饰兰花、焚烧加罗、表演舞狮等。琉歌里有一种疱疮歌,用以赞美疱疮神,祈祷能减轻、治愈天花。形式上看起来是琉歌,事实上却是咒语。在日本主祭疱疮神的神社计有下述:

相关

  • 语素语素(Morpheme)又称形态素、义基,在语素构词学里指最小的语法单位,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在口语中,语素是由音位这一种能区别的最小声音单位所组成的,而在文字形式语言中,语素则
  • 亲缘分支分类法支序分类学(英语:Cladistics)又称亲缘分支分类学,是一种生物分类的哲学,其指只依据演化树分支的顺序,而不参考形态上的相似性来排列物种。此一学派的主要贡献者一般认为是德国昆虫
  • 生物科学生物学(希腊语:βιολογία;拉丁语:biologia;德语:Biologie;法语:biologie;英语:biology)或称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s)、生命科学(英语:life sciences),是自然科学的一大门类,由经
  • 聚酮聚酮(英语:Polyketides)是一类由细菌、真菌、植物与动物所生产出来的次级代谢产物,这类物质对生物的发育生长而言非必要,但可用于防卫或细胞间的沟通。聚酮是源自乙酰基(acetyl)与
  • 摩西·门德尔松摩西·门德尔松(德语:Moses Mendelssohn, 1729年9月6日-1786年1月4日)是一位德国犹太哲学家,倡导哈斯卡拉运动(18-19世纪的犹太启蒙运动)。尽管实际上他本人践行犹太教正统派,他通常
  • 卡西奥多罗斯卡西奥多罗斯(英语:Cassiodorus,约485年-约585年),中世纪初期罗马城的政治家与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即博学多才,后参加政务。不久转攻基督教事务,曾因为被东罗马帝国的军队所俘获
  • 核孔蛋白结构 / ECOD核孔蛋白(英语:nucleoporins)是一类蛋白质家族,作为构成核孔复合物的砖块。核孔复合物是长度纵穿整个核被膜的巨大结构物,形成了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调控高分子流动的
  • 放射性定年法放射测年法 ,又称放射性年代测定法,是利用测定被测定物中某些放射性元素与其衰变产物的比率,之后应用这种放射性元素半衰期计算年代的方法,亦被称为绝对测年法。一般物质皆是由
  • 泛醌6-dimethoxy-3-methylcyclohexa-2,5-diene-1,4-dione辅酶Q10(Coenzyme Q10,CoQ10),又称泛醌(Ubiquinone,UQ)、辅酶Q(Coenzyme Q,CoQ),商品名悠卡诺(ubidecarenone),是一种存在于所有行有氧
  • 拉脱维亚语拉脱维亚语(latviešu valoda),中文也称拉脱维亚文,是拉脱维亚的官方语言。拉脱维亚语在英语中曾被称为Lettish,而在大部分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中仍然是这样称呼。在拉脱维亚有大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