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量子化学
✍ dations ◷ 2025-07-18 11:39:12 #量子化学
量子化学是应用量子力学的规律和方法来研究化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原子体系还是分子体系是区分量子物理学与量子化学的标准之一。目前认为最早的量子化学计算是1927年布劳(Ø.Burrau)对H+2离子以及同年瓦尔特·海特勒和弗里茨·伦敦对H2分子的计算,开创量子化学这一个交叉学科。经过近八十年发展之后,量子化学已经成为化学家们广泛应用的一种理论方法。1925年和1926年,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伯和埃尔温·薛定谔各自建立了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标志着量子力学的诞生,同时也为化学家提供了认识物质化学结构的新理论工具。1927年物理学家瓦尔特·海特勒和弗里茨·伦敦将量子力学处理原子结构的方法应用于氢气分子,成功地定量阐释了两个中性原子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他们的成功标志着量子力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量子化学的诞生。在海特勒和伦敦之后,化学家们也开始应用量子力学理论,并且在两位物理学家对氢气分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套阐释分子结构的理论。莱纳斯·鲍林在最早的氢分子模型基础上发展了价键理论,并且因为这一理论获得了1954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1928年,物理化学家罗伯特·S·马利肯提出了最早的分子轨道理论,1931年,埃里希·休克尔(E. Hückel)发展了马利肯的分子轨道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对苯分子等共轭体系的处理;汉斯·贝特于1931年提出了配位场理论并将其应用于过渡金属元素在配位场中能级裂分状况的理论研究,后来,配位场理论与分子轨道理论相结合发展出了现代配位场理论。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以及配位场理论是量子化学描述分子结构的三大基础理论。早期,由于计算手段非常有限,计算量相对较小,且较为直观的价键理论在量子化学研究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195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以及高斯函数的引进,海量计算已经是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分子轨道理论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凸现出来,逐渐取代了价键理论的位置,目前在化学键理论中占主导地位。1928年道格拉斯·哈特里提出了哈特里方程,方程将每一个电子都看作是在其余的电子所提供的平均势场中运动的,通过迭代法给出每一个电子的运动方程。1930年,弗拉基米尔·福克对哈特里方程补充了泡利原理,提出哈特里-福克方程,进一步完善了由哈特里发展的哈特里方程。为了求解哈特里-福克方程,1951年克莱门斯·C·J·罗特汉(英语:Clemens C.J. Roothaan)进一步提出将方程中的分子轨道用组成分子的原子轨道线性展开,发展出了著名的RHF方程,这个方程以及在这个方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方法是现代量子化学处理问题的主要方法。虽然量子力学以及量子化学的基本理论早在1930年代就已经基本成型,但是所涉及的多体薛定谔方程形式非常复杂,至今仍然没有精确解法,而即便是近似解,所需要的计算量也是惊人的,例如:一个拥有100个电子的小分子体系,在求解RHF方程的过程中仅仅双电子积分一项就有1亿个之巨。这样的计算显然是人力所不能完成的,因而在此后的数十年中,量子化学进展缓慢,甚至为从事实验的化学家所排斥。1953年美国的帕里瑟(Parise)、帕尔(R. Parr)和英国的约翰·波普使用手摇计算器分别独立地实现了对氮气分子的RHF自洽场计算,虽然整个计算过程耗时整整两年,但是这一成功向试验化学家证明了量子化学理论确实可以准确地描述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并且为量子化学打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大门,因而这一计算结果有着划时代的意义。1952年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提出了前线轨道理论,1965年美国有机化学家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和量子化学家罗阿尔德·霍夫曼联手提出了有机反应中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福井、伍德瓦尔德和霍夫曼的理论使用简单的模型,以简单分子轨道理论为基础,回避那些高深的数学运算而以一种直观的形式将量子化学理论应用于对化学反应的定性处理,通过他们的理论,实验化学家得以直观地窥探分子轨道波函数等抽象概念。福井和霍夫曼凭借他们这一贡献获得了1981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在计算方法方面,随着计算机的发展,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也飞速发展,在1920年代至今的数十年内,涌现出了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多体微扰理论(MP)、密度泛函理论(DFT)以及数量众多形式不一的旨在减少计算量的半经验计算方法,由于量子化学家们的工作,现在已经有大量商用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出现,其中很多都能够在普通PC机上实现化学精度的量化计算,昔日神秘的量子化学理论,已经成为化学家常用的理论工具。约翰·波普与瓦尔特·科恩分别因为发展首个普及的量子化学软件(Gaussian)和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2009年日本山口大学堀宪次教授和行政法人科技振兴机构联合成立过渡状态科技公司,开拓量子化学于制药业的实用商用化。通过计算不同分子结构的体系能量,量子化学方法可以找到分子势能面上的能量最低点,从而确定分子在某一电子态的稳定构型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做分子体系在势能面上滑动的过程,通过量子化学的计算,可以找到势能面上的“驻点”:处于最低点的反应物和产物以及处于鞍点的过渡态,对比所有可能的反应途径极其相对应的反应活化能,可以找到最有可能的反应途径。量子化学计算可以获得分子体系的电子波函数,通过这些电子波函数可以求算偶极矩、极化率等分子性质的计算,但是由于数学方法的局限,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只能从上方逼近真实的分子体系能量,是一种近似计算,虽然能量的计算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但是获得的电子波函数质量却很差,因而分子性质计算的精度远远不及分子体系能量的计算。另一方面改进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以获得质量更好的电子波函数也是量子化学家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相关
-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
- 流行病流行病指可以感染众多人口的疾病,但不一定为传染病。流行病可以只是在某地区发生,亦可以是全球性的大流行。欧洲语言中,辞源均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epidemic,法语的épidémie等。
- 支气管扩张药支气管扩张药(英语:bronchodilator)是一种扩张支气管与细支气管的物质,降低呼吸系统阻力并增加通往肺部的气流量。支气管扩张药可以是内源性的(机体内自然产生的),也可以通过给药的
- 氨苯砜达普颂(英语:Dapsone)又称氨苯砜、二胺苯砜或DDS(diaminodiphenyl sulfone),是一种抗生素,常与利福平和氯苯吩嗪(英语:Clofazimine)一起使用并用于治疗痳疯病 。达普颂是治疗肺囊虫肺
- 互惠税则法互惠税则法(英语:Reciprocal Tariff Act,1934年6月12日颁布,ch. 474,48 Stat. 943,美国法典第19卷(英语:Title 19 of the United States Code)第1351章)是一部美国国会在1934年颁布
- 戏剧古希腊戏剧是指大致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之间的古希腊世界的戏剧。当时古希腊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雅典城同时也是古希腊戏剧的中心。雅典的悲剧和喜剧也包括在全世界
- 端粒酶端粒酶(英语:Telomerase)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属于反转录酶,与端粒的调控机理密切相关。人类的端粒酶亚单位基因已被复制出来,分别是端粒酶RNA(hTR)、端粒酶
- 监护宣告行为能力(capacity)为一种法律上的概念,其与“权利能力”及“意思能力”不同,乃指为法律行为之资格,亦即个人以独自的意思表示,使其行为发生法律上效果的资格而言。民法中基于私法
- 亨廷顿病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 HD)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脑细胞死亡。早期症状往往是情绪或智力方面的轻微问题,接着是不协调和不稳定的步伐(英语:Gait)。随着疾病的进展,身
- 斯基恩氏腺斯基恩氏腺(Skene's glands,日语:スキーン腺),或译史氏腺、小前庭腺、傍尿道腺。是在阴道前壁、尿道口下端附近有左右各一个开口的腺体。与男性的前列腺在解剖学上同源,有时又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