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二十七面体

✍ dations ◷ 2025-11-21 19:39:02 #复分析,多胞形,复正多面体

在几何学中,黑塞二十七面体(Hessian polyhedron)是一个复正多面体,其位于 C 3 {\displaystyle \mathbb {C} ^{3}} 中被观察到。

黑塞二十七面体由27个全等的莫比乌斯-坎特八边形组成,共有27个面、72条边和27个顶点,其72条边皆为三元边,每个边皆连接了3个顶点;其27个顶点中,每个顶点皆为8个莫比乌斯-坎特八边形的公共顶点,即顶点图为莫比乌斯-坎特八边形,换句话说即黑塞二十七面体是一个自身对偶多面体。

其复镜像群(英语:Complex reflection group)为333或{}来表示。

黑塞二十七面体有8种具有特殊对称性的正交投影。其中重合的顶点以不同颜色表示,其72个三元边被绘制为3条一般的边。其中,第一种代表了E6的考克斯特平面。

部分研究中,此形状用于表示标准模型中一些基本粒子的关系。

以亚历山大·威廷(英语:Alexander Witting)命名的复空间四维正多胞体——威廷二百四十胞体(英语:Witting polytope)是一种由240个黑塞二十七面体所组成的四维正多胞体,其胞和顶点图皆为黑塞二十七面体。

相关

  • 酵母菌子囊菌门 Ascomycota p. p.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p. p.酵母(拼音:中国大陆:jiàomǔ、台湾:xiàomǔ;注音:中国大陆:ㄐㄧㄠˋ ㄇㄨˇ、台湾:ㄒㄧㄠˋ ㄇㄨˇ;英文:Yeast)是真核生物域
  • 肾小球外系膜细胞肾小球外系膜细胞(Ex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又称为Lacis细胞、Goormaghtigh细胞、或Polkissen细胞,是位在肾小球外靠近血管处的肾脏光染色周皮细胞(英语:pericytes)。它们
  • 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学名:Homo 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是一群生存于旧石器时代的史前人类,1856 年,其遗迹首先在德国尼安德河谷被发现。目前按照国际科学分类二名法归类为人科人属,至于
  • 埃卡瑞丁埃卡瑞丁(Icaridin),别名派卡瑞丁(Picaridin)、KBR 3023,它在INCI的名称是羟乙基哌啶羧酸异丁酯(hydroxyethyl isobutyl piperidine carboxylate),学名是2-(2-羟乙基)哌啶-1-羧酸仲丁
  • 发射载具发射载具(英语:launch vehicle)是所有可以把航天器从地球送入外层空间的飞行器的统称。一个发射系统包括运载火箭,发射台(英语:Launch pad),和其他基础设施。发射载具基本上可以分为
  • 光通讯光通讯是一种利用光来携带资讯的通讯技术,也称为远程光通讯。不论利用电子仪器传收或以肉眼直接观察光都属于光通讯。光通讯技术最早可以回溯到数百年前。即1880年发明的光电
  • 索布人索布人为一个分布范围极小的西斯拉夫民族,主要分布在德国的萨克森与勃兰登堡两州境内。人口在5万至6万之间。他们居住的地区被称为卢日采(德语为Lausitz,索布语Łužica/Łužy
  • 诊治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林同棪林同炎(英语:Tung-yen Lin 或 T. Y. Lin,1912年11月14日-2003年11月15日),原名林同棪,美籍华裔结构工程师。林同炎出生于福建省福州,是家中第4个小孩(共有11个),后来在北京成长。他的父
  • 仁济疗养院坐标:25°02′12″N 121°29′52″E / 25.0365665°N 121.497845°E / 25.0365665; 121.497845仁济医院,为台北仁济院的附属医院。台北仁济院之源起可追溯至清治时代的穷民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