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企鹅

✍ dations ◷ 2025-11-14 14:08:37 #IUCN近危物种,王企鹅属,企鹅科,南极洲鸟类

皇帝企鹅(学名:)常简称为帝企鹅或皇企鹅,是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属种,成年皇帝企鹅身高可达120厘米,体重可达46公斤。在皇帝企鹅发现之前,有一种企鹅被认为是最大的企鹅,取名为国王企鹅。后来,在南极大陆沿海皇帝企鹅被发现,由于它比国王企鹅还高大,因此命名为皇帝企鹅。

公皇帝企鹅双腿和腹部下方之间有一块布满血管的紫色皮肤的孵卵斑,能让蛋在环境温度低达零下华氏180度(摄氏零下117度)的低温中保持在舒适的华氏97度(摄氏36度),小皇帝企鹅身上的浅灰白色绒羽可御寒防风,但不防水,防水的翎羽要等到它们快成年时才会长出,慢慢替换身上的绒羽,身体下方的绒羽会先掉。

皇帝企鹅是群居性动物。每当恶劣的气候来临,它们会挤在一起防风御寒。皇帝企鹅活动时间固定,夜晚出现,皇帝企鹅的活动区域主要有两处,一处为饮食区,一处为繁殖区,它们常年往来于这两个区域。仅在每年的1月到3月,皇帝企鹅会分散到大洋中,分成小群进行捕食

皇帝企鹅可以潜入水底150至500米,最深的潜水记录甚至可达565米。在水下,它们最长能屏住呼吸1小时。它们的游行速度为时速6到9千米,爆发速度可达到时速20千米。它们常用的一种捕食方法是潜入水底50米左右,然后在那里的浮冰下表面捕食贴近冰面游行的南极鱼(),一般捕食六次后再浮出水面进行呼吸。

在陆地上,皇帝企鹅是靠双脚摇摇摆摆行走或用腹部紧贴冰面滑行,在南极的冬季来临之前,一般每年的4月至5月间,成年皇帝企鹅要在南极浮冰区走出50至120千米,搬至繁殖区生活。为了抵抗寒冷,皇帝企鹅群经常要缓慢前行。

皇帝企鹅主要以甲壳类动物为食,偶尔也捕食小鱼和乌贼。它是唯一一种在南极洲的冬季进行繁殖的企鹅。在野生环境,皇帝企鹅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个别寿命可达20年。

在野外,皇帝企鹅的主要天敌包括南极巨海燕、豹海豹、逆戟鲸、贼鸥和鲨鱼。此外雪地流浪犬和它们的后代在被清除出南极之前,也是帝企鹅的一大天敌。

皇帝企鹅一般在5岁时达到性成熟,成熟后的皇帝企鹅需要行进90千米到达繁殖地。每年3至4月,皇帝企鹅开始求爱,此时的气温一般都已降至零下40摄氏度。皇帝企鹅每年仅有一个伴侣,相互保持忠诚,共同繁育小企鹅。但是一年过后,多数皇帝企鹅都会更换伴侣。在5至6月,雌企鹅会产下一枚重0.45千克的蛋,此时它们身体储存的能量消耗殆尽,必须返回大海捕食。在此期间,雄企鹅把蛋放在脚掌上,以孵卵斑保温,孵化时间大约65天。这期间,雄企鹅不进食,多数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依靠体中储存的脂肪度日。为了抵御低温和大风(可达200km/h),雄企鹅会挤在一起,并且轮流换到外围。小企鹅出生后,如果雌企鹅仍没有回来,企鹅爸爸就会将小帝企鹅坐在身下,以孵卵斑协助小企鹅保温,再从食道的一个分泌腺中分泌出乳白色的乳状物质来喂食小企鹅。雌性企鹅大约出海2个月后,便会返回。它能在数以百计的新爸爸中,通过叫声找到自己的丈夫,并吐出储存在胃里的食物来喂食小企鹅。雄企鹅这时便会离开,去大海觅食,但他离开的时间将会比雌企鹅离开的时间短一些,因为渐暖的天气将会使大量的冰层融化,在陆地上行走的时间也会相对短暂。从此双方轮流照看小企鹅和觅食。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小企鹅出生大约两个月后也可以单独活动,会聚在一起取暖,但它们仍需要父母的喂食。在南极的夏季即将结束时,小企鹅和企鹅父母将会一起返回大海的捕食区,在夏季结束后,未达到性成熟的企鹅将继续留在捕食区,而那些成年的企鹅将重新开始返回繁殖区的旅程。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获取皇帝企鹅身上的油脂,曾有大量皇帝企鹅遭到人类屠杀,其数量不断下减,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于受公众舆论强烈谴责,这种野蛮的屠杀才被迫停止。至1964年南极条约协商国制订《保护南极动植物区系议定措施》之后,皇帝企鹅及其他许多南极物种已受到普遍的保护。

皇帝企鹅的现存数量估计在15万至20万对左右,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从2001年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皇帝企鹅的保护状况为近危。自2009至2012年,由澳洲南极事务局、英国南极勘测(BAS)、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以及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共组的研究团队透过空照图,使原先从地面取得的企鹅数量分析更为准确。调查结果显示现存于南极之数量将近60万。

相关

  • 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简写为CH,是指出生时缺乏甲状腺激素的一种症状。大约每4千位新生儿中会有一位新生儿的甲状腺机能有严重的缺陷,其他有更多的
  • 亮氨酸亮氨酸(英文:Leucine,简写为 Leu 或 L)是二十种基本氨基酸的其中一种,和异亮氨酸互为同分异构体。在营养学上,亮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亮氨酸是在蛋白质内最常出现的氨基酸,而且
  • 罗德贝尔马丁·罗德贝尔(英语:Martin Rodbell,1925年12月1日-1998年12月7日),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内分泌学家,以发现G蛋白而闻名。因发现G蛋白和这些蛋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与艾尔佛列·
  • 洪泛平原河漫滩,又称泛滥平原或洪泛平原,通常位于河流中下游,指由于河流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大片堆积体,是河流堆积地貌的一种。常在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在丰水季节又常被淹没。河漫滩一旦形
  • Oct4n/an/an/an/an/an/an/an/an/an/aOct4(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 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亦称为POU5F1(第五类POU结构域转录因子1),是一种蛋白质,在人体中由POU5F1基
  • 间质细胞瘤间质细胞瘤(英语:Leydig cell tumour,美式英语:Leydig cell tumor)或者(testicular) interstitial cell tumour, (testicular) interstitial cell tumor,是一种隶属于卵巢肿瘤或睾丸肿
  • 后兽下纲后兽下纲(学名:Metatheria)是一个包含有袋类及其已灭绝的旁系近亲的演化支,依其学名作者汤玛斯·亨利·赫胥黎在1880年的定义,本下纲包含了所有比胎盘类更接近有袋类的物种,是真兽
  • 极圈极圈是南北纬66.5度的纬线,其纬度是黄赤交角的余角。因纬度甚高,接收太阳辐射量不足,终年寒冷、白雪覆盖。永昼和永夜 极圈生物必须忍受这种严寒的气候,所以大多拥有极厚的皮下
  • 奥洛穆茨州- Jeseník District- Olomouc District- Přerov District- Prostějov District- Šumperk District奧洛穆茨州(捷克语:Olomoucký kraj)是捷克摩拉维亚地区中部和西北
  • 罗地岛罗地岛是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的岛屿,是小巽他群岛的一部分,面积1,200平方公里,处于澳洲东北500公里、亚什摩及卡地尔群岛东北170公里、帝汶西北面,北临萨武海,南接帝汶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