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盾皮鱼
✍ dations ◷ 2025-11-28 18:49:15 #盾皮鱼
盾皮鱼纲(学名:Placodermi)是一类已经灭绝的鱼类,出现于4.3亿年前的志留纪中期,灭绝于3.59亿年前的泥盆纪末期,共繁衍了近7000万年。盾皮鱼类是脊椎动物,是最原始的有颌鱼类,头部和胸部覆盖骨甲,故得名。它们的颌是由头部两侧的支撑鳃的弓状骨演化而来的。2005年8月,约翰·A·朗(John A. Long)及其野外考察队对戈戈(Gogo)站高地草地的考察中,发现带有矿化脐带及胚胎的盾皮鱼化石。这个发现颠覆了以往对繁殖和体内受精起源的认识。最早的可确认的盾皮鱼生活在晚期志留纪。盾皮鱼在泥盆纪末全部灭绝。最早一批志留纪盾皮鱼化石发现于中国,主要是节颈鱼目和胴甲鱼目。显然盾皮鱼起源分化于泥盆纪以前,可能在志留纪早期或中期,尽管更早的盾皮鱼化石还没有被发现。志留纪的盾皮鱼化石往往是一些骨甲碎片,有些种的分类命名也十分不可靠。有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志留纪盾皮鱼的生活环境可能不利于化石保存,并不是真的很少。这个假说也解释了在泥盆纪早期大量盾皮鱼的出现。与志留纪形成反差的是,在泥盆纪,盾皮鱼在各种水生生态系统中占优势,包括海水和淡水。尽管如此,盾皮鱼在泥盆纪末全部灭绝,没有一个种存活到石炭纪。中国的盾皮鱼化石较为丰富,主要是节颈鱼目、胴甲鱼目和瓣甲鱼目。在中国还发现了许多早期的盾皮鱼化石,尤其是在泥盆纪早期地层中发现了属于基干胴甲鱼目的云南鱼类(Yunanolepiformes)和始突鱼类(Procondylopeformes),这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发现过。近来又在云南发现了志留纪的胴甲鱼目化石,说明胴甲鱼目起源于东亚。盾皮鱼类是泥盆纪最占优势的水生脊椎动物。许多盾皮鱼都是掠食者。大多数盾皮鱼生活在底部,因为骨甲实在太重。有些盾皮鱼,主要是节颈鱼目生活在中上层水域,是敏捷的掠食者。目前已知最大的节颈鱼目,邓氏鱼(Dunkleosteus telleri),有6米长,被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有分布。目前在欧洲、北美、摩洛哥等地区发现了它的化石。有一些小型的节颈鱼目,比如说Fallacosteus和Rolfosteus,有弹头型的头部骨甲,说明许多节颈鱼目都擅长游泳。对于将盾皮鱼类的分类,有多种说法。有些学者认为盾皮鱼属软骨鱼类,所以将其置于软骨鱼纲下,作为一个亚纲。也有将其置于鱼纲(Pisces)下。更多的是将盾皮鱼纲直接置于脊椎动物亚门或是有颌下门(Gnathostomata)之下。一般认为,盾皮鱼类是在与新进化出的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的竞争中衰弱并灭绝的。也有认为是环境变化所致。和非鸟恐龙一样,盾皮鱼在泥盆纪末的全部灭绝也有诸如小行星撞击等说法。维基物种中有关盾皮鱼纲的数据
维基共享资源中有关盾皮鱼纲的多媒体资源
相关
- 羟基化羟基化(法语:Hydroxylation,也称羟化)是向分子引入羟基(-OH)的过程。常指用羟基取代碳上的氢原子(-H)的反应。产物是醇、酚等。生化中,催化羟化反应的酶称为羟化酶。←氨基酸二级结构→
- 透析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将小分子和大分子分离的一种技术。在医学中,透析被用来代替因为肾衰竭而丧失功能的肾,俗称“洗肾”。透析可以被用来救助突然的暂时丧失其肾功能的病人(急性肾
- 携带蛋白载体蛋白(英语:carrier protein)简称“载体”,是参与离子、小分子或高分子跨越生物膜进行运输的一类多回旋折叠蛋白质。载体蛋白都是跨膜蛋白,它们能在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过程中
- 石松门石松纲 Lycopodiopsida 水韭纲 Isoetopsida 工蕨纲 Zosterophyllopsida†石松门是植物界维管植物中的一门,是现存最古老的维管植物,并包含一些最原始的现存物种,出现于约四亿一
- 周孝信周孝信(1940年4月7日-),中国电力系统专家。生于山东蓬莱。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原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厨余垃圾生物降解垃圾(Biodegradable waste,又译生物分解废弃物)包含所有能借由堆肥、好氧消化(英语:Aerobic digestion)、厌氧消化等生物降解过程,被生命体(如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甲
- 严可均严可均(1762年-1843年),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现浙江湖州)人,清代学者。嘉庆五年(1800年)以宛平籍举人,曾替姚文田、孙星衍校书,辑校《平津馆金石萃编》。道光二年(1822年)官建德县教谕,“
- 任溶溶任溶溶(1923年5月19日-),原名任根鎏,别名任以奇,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上海人,祖籍广东省高鹤县。1923年5月19日出生于上海市虹口区,原名任根鎏。5岁时被送往广州高鹤县老家
- 太阳极小期太阳极小期是太阳周期中太阳活动最低的时期,在这段期间太阳黑子和闪焰的活动最少,经常好几天都不会发生。极小期的日期使用12个月的平滑曲线平均值来描述,因此确认极小期的时间
- 伯根-贝尔森集中营坐标:52°45′28″N 9°54′28″E / 52.75778°N 9.90778°E / 52.75778; 9.90778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