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 (伦理学)

✍ dations ◷ 2025-09-11 15:00:12 #修辞手法,欺瞒

后设伦理学
规范性 · 描述性
效果论
义务论
美德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
善与恶 · 道德

生物伦理学 · 网络伦理 ·
神经伦理学(英语:Neuroethics) · 医学
工程 · 环境
人权 · 动物权利
法律 · 媒体
商业 · 市场营销
宗教信仰 · 战争

正义 · 价值
权利 · 责任 · 美德
平等 · 自由 · 信任
自由意志 · 同意
道德责任

苏格拉底  ·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 阿奎那
休谟 · 康德
边沁 · 密尔
齐克果 · 尼采
罗尔斯  · 诺齐克  · 辛格

伦理学主题列表
伦理学家名录

在伦理学中, 回避行为是通过陈述不相关的事情,从而导致错误结论,从中扭曲了现实情况而形成欺骗行为。例如,一个人听到了对方的声音,从而得知另一个房间有其他人。但在回答问题时说:“我没有看见他”,从而错误地暗示了他不知道房间有人。

回避可以为一种履行义务的方式。这是说出了真实情况(他只是听到了声音,并没有看到对方),但同时又对那些无权知道真相的人保密(提问者理解作房间没有人)。回避与模棱两可及意义保留息息相关,实际上,有些陈述属于这两种情况。

回避问题是一种修辞手法,涉及有意避免回答问题。当被询问者不知道答案并想避免尴尬时,或者在辩论被询问并希望避免直接回答问题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有时可以幽默地使用明显的问题回避,以避开政治讨论中公开答案:当记者问理查德·J·戴利市长为何休伯特·汉弗莱在1968年总统大选中失去伊利诺伊州时,戴利回答说:“输了,因为他没有得到足够的选票。” 避开问题的目的通常是使问题看起来已经解决,让提出问题的人对答案感到满意,而没有意识到问题没有得到正确回答。然而在既定观点问题中,提问题者常常会要求直接回答是或否,这时回避问题可能会被视为一种轻蔑的策略。 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干脆不回答问题,或是对问题背后的假设提出质疑。

彼得·布尔(Peter Bull)确定了以下回避问题的技巧:

相关

  • 暴食障碍过胖暴食症,简称暴食症,是一种精神疾病。过胖暴食症病人的症状如下:非体重过重的人应避免节食以免加重暴食症。这里的节食指的是少吃几餐、每天吃不到一天的饮食量或挑食不吃
  • 胶囊旅馆胶囊酒店是一种极高密度的酒店住宿设施,起源于日本。胶囊酒店的特色是提供大量的“小客房”(胶囊),旨在提供不需要传统酒店的服务、只需要一个晚上过夜的空间的旅客。在中国大陆
  •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英语: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 NEJM)是由美国麻省医学协会(英语: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之医学期刊。它也是
  • 梅迪纳县梅迪纳县(Medina County, Texas)是美国德克萨斯州西南部的一个县。面积3,456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39,304人。县治洪多(Hondo)。1848年2月12日置县。县名来
  • 水星-宇宙神6号水星-宇宙神6号(英语:Mercury-Atlas 6)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进行的水星计划中的一次载人任务,于1962年2月2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航天器被命名为友谊7号(Friendship 7),
  • 威拉得·利比威拉德·弗兰克·利比(英语:Willard Frank Libby,1908年12月17日-1980年9月8日),美国化学家,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利比于1940年代于芝加哥大学发明了放射性碳定年法,该方法对考
  • 石井正忠石井正忠(1967年2月1日-),前日本足球运动员。
  • 海鲂属海鲂属(学名:)又名的鲷属,是海鲂目海鲂科的一属。本属是海鲂科的两个属之一,另一个是亚海鲂属。本属已知包含两个物种如下:
  • 入药镜《入药镜》是唐朝崔希范写的一部讲内丹修炼的书,成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全书以三字为一句,共264字。书中认为人只有通过“静定为药镜”,修炼精气神,才能长生久视。该书对后世
  • 洪命熹洪命熹(홍명희,1888年5月23日-1968年3月22日)号碧初,朝鲜政治人物,他曾一度被该国当时的最高领导人金日成斗争,后来复出。洪命熹出生于朝鲜半岛忠清北道槐山郡,后到日本留学。19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