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散射

✍ dations ◷ 2025-04-26 12:45:22 #米氏散射
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是一种光学现象,属于散射的一种情况。米氏散射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米于1908年提出的。当微粒半径的大小接近于或者大于入射光线的波长λ的时候,大部分的入射光线会沿着前进的方向进行散射,这种现象被称为米氏散射。这种大微粒包括灰尘,水滴,来自污染物的颗粒物质,如烟雾等。即是形成所谓的廷得耳效应。特别地来讲,当微粒的半径足够小(小于0.1λ),散射光线的强度与入射光线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对于较短波长的散射程度要远远大于较大波长。这种散射规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爵(Lord Rayleigh)于1900年发现的,因此被称作瑞利散射。另外,散射的光线在光线前进方向和反方向上的程度是相同的,而在与入射光线垂直的方向上程度最低。大约有一千万分之一的这种散射光线会发生能量的改变,这些光子散射出来后会有不同的能量(大部分是能量降低,此现象称为斯托克斯散射,使产生的光子频率较入射光降低,波长变大)。这种效应叫做拉曼效应(拉曼散射)。与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不同的是,米式散射的程度跟波长是无关的,而且光子散射后的性质也不会改变。因此,基于米式散射理论的散射光线会呈现出白色或者灰色。这就是为什么正午经过太阳照射的云彩经常会呈现白色或者灰色。在地球的大气层,光线的实际散射是这几种散射形式的结合。当只有少量米氏散射的时候,天空会呈现出高饱和度的蓝色或者蓝绿色。当米氏散射大量存在于云彩中的时候,太阳旁边的天空看起来似乎是白热的效果。

相关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英语: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常缩写为CABG)或心脏绕道手术,俗称冠脉搭桥或搭桥,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项缓解心绞痛和减少冠心病死亡风险的手术。搭桥
  • 尿激酶尿激酶(英语:Urokinase)由肾脏生成,可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尿激酶是从尿中提取的第一代天然溶栓药。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 火山肺硅病超微粒硅酸盐尘埃沉着症(英语: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简称火山矽肺病,是肺尘病的一种。矽肺病越来越多地成为许多行业的关键健康话题,因为其职业原因已
  • 给皂机给皂机,为一种供给定量肥皂溶液或手部消毒剂的机器,可分成自动或手动。它们通常被设置于公共厕所内,功能在阻止传染病传播、并可以节约肥皂的使用。
  • 氟代脱氧葡萄糖氟代脱氧葡萄糖是2-脱氧葡萄糖的氟代衍生物。其完整的化学名称为2-氟-2-脱氧-D-葡萄糖,通常简称为18F-FDG或FDG。FDG最常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类的医学成像设备:FDG分子
  • 奈达铂奈达铂 (INN:Aqupla)是一种铂基抗肿瘤药物(英语:platinum-based antineoplastic),用于癌症的化疗。该化合物是乙醇酸的-2价阴离子和氨配位的铂构成的。其它铂基药物还包括顺铂和
  • 硫鸟嘌呤硫鸟嘌呤(英语:Tioguanine,也称作硫代鸟嘌呤,英语:thioguanine,6-硫代鸟嘌呤,英语:6-thioguanine,缩写6-TG)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
  • 氟氯碳化物氯氟烃(英语:Chlorofluorocarbons,簡稱CFCs),又称氟氯烃、氯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合物、氟氯碳化物、氯氟化碳,是一组由氯、氟及碳组成的卤代烷。因为低活跃性、不易燃烧及无毒,氯
  • 新台币新台币,是中华民国现行的法定货币,于1949年6月15日起发行流通,当时定位为限定台湾使用的区域货币,目前则在整个中华民国有效统治区域(台澎金马)均可流通使用。原始发行机构为台湾
  • 表皮蜡质表皮蜡质是覆盖在植物角质层上的一种主要由直链脂肪烃和各种取代基构成的物质,可以防止植物表皮被弄湿及水分丧失。常见的表皮蜡质有豌豆和卷心菜叶中的石蜡烃,巴西棕榈叶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