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米氏散射
✍ dations ◷ 2025-11-28 06:09:06 #米氏散射
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是一种光学现象,属于散射的一种情况。米氏散射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米于1908年提出的。当微粒半径的大小接近于或者大于入射光线的波长λ的时候,大部分的入射光线会沿着前进的方向进行散射,这种现象被称为米氏散射。这种大微粒包括灰尘,水滴,来自污染物的颗粒物质,如烟雾等。即是形成所谓的廷得耳效应。特别地来讲,当微粒的半径足够小(小于0.1λ),散射光线的强度与入射光线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对于较短波长的散射程度要远远大于较大波长。这种散射规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爵(Lord Rayleigh)于1900年发现的,因此被称作瑞利散射。另外,散射的光线在光线前进方向和反方向上的程度是相同的,而在与入射光线垂直的方向上程度最低。大约有一千万分之一的这种散射光线会发生能量的改变,这些光子散射出来后会有不同的能量(大部分是能量降低,此现象称为斯托克斯散射,使产生的光子频率较入射光降低,波长变大)。这种效应叫做拉曼效应(拉曼散射)。与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不同的是,米式散射的程度跟波长是无关的,而且光子散射后的性质也不会改变。因此,基于米式散射理论的散射光线会呈现出白色或者灰色。这就是为什么正午经过太阳照射的云彩经常会呈现白色或者灰色。在地球的大气层,光线的实际散射是这几种散射形式的结合。当只有少量米氏散射的时候,天空会呈现出高饱和度的蓝色或者蓝绿色。当米氏散射大量存在于云彩中的时候,太阳旁边的天空看起来似乎是白热的效果。
相关
- 接合孢子接合孢子是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菌丝长出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地配子囊接合而成。接合孢子是由菌丝生出的结构基本相似,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的两个配子囊接合而成。首先,两个化学
- 沙利度胺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又名反应停、酞咪脉啶酮、沙利窦迈、赛得(Thado),是研制抗菌药物过程中发现的一种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曾经作为抗妊娠呕吐反应药物在欧洲和日本广泛使用
- 船舶污染船舶污染源可分为油类与非油类之两大污染源。非油类污染源: 船舶生活污水、有毒液体物质、船舶垃圾、来自船舶空气污染……等等。造成船舶油污染的原因可分为 :意外性的排泄
- 阿拉伯可以指现代国家:可以指地名:可以指人种、语言等:可以指历史上的国家或地区:可以指政治思想:
- 海葵海葵目(学名:Actiniaria,英语:sea anemones),六放珊瑚亚纲的一目。虽然海葵目动物看上去很像花朵,但其实是捕食性动物,有些海葵本身是透明的,产生黄褐色乃至红、绿等的色彩是靠共生藻
- 课程教程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藉以向学生传授社会认为重要的学识及传统的价值观。课程不限于课堂内,亦可以包含课堂以外的非规范学习。 广义地讲,课程是学习者从无知通过学习
- HIV整合酶HIV整合酶是一种由HIV自带、可以使带有HIV基因的DNA分子与人的辅助T细胞的染色质相互接合的一种酶。该酶由HIV宿主细胞(通常为人类的免疫T4细胞,有时为人类脑细胞)合成,在宿主
- 核酸酶核酸酶(英语:nuclease)是以核酸为底物,催化磷酸二酯键水解的一类酶。脂酶(胆盐依赖性脂酶、胃脂肪酶/舌脂肪酶、胰脂肪酶、溶酶体酸性脂肪酶、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内皮脂肪酶、肝
- 戈戈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六十二个(四划的则为第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戈部归于四划部首。戈部通常是从下、左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铕4f7 6s22, 8, 18, 25, 8, 2蒸气压3, 2, 1 (微第一:547.1 kJ·mol−1 第二:1085 kJ·mol−1 第三:2404 kJ·mol主条目:铕的同位素铕(Europium)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Eu,原子序为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