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身

✍ dations ◷ 2025-09-18 05:38:19 #不死身
长生不老,指寿命长而不会衰老。相近的辞汇还有长生不死(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拥有无限的寿命,但依旧会老化)、不老不死(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不会衰老与死亡)、不朽(Immortality)与永生(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永远生存而不会死亡,但会衰老)。水螅、灯塔水母是目前已知不会衰老的生物。永生指永远生存,或永远存在的生命,也就是不死的意思。永生是很多人曾经追求的目标,也是很多宗教的主要核心思想之一。只要意识、人格与记忆等建构个人的特质被完整保存,也就能达成精神层面的不朽,因此有科学家现正发展保存脑部突触连结的方法——使用戊二醛固定剂灌流脑部,使蛋白质结合成胶状固体,再以乙二醇防冻剂浸泡,确保脑组织在-130℃下呈现玻璃状的固态而不结冰。这种状态下的组织可望保存千年,连带保存脑中神经突触的"连结组"。 自物理角度视之,若能扫描、并以电子或生物性的替代物重建这些连结,就能让被冷冻的意识复活,因此也就消除了死亡。 然而此方法恐将遭遇"同一性无法恢复"的难题。把人体的有机和机器和电子装置结合,达到延续重伤重病者的生命,甚至获得人类本没有的能力或提高既有能力。换句话说,只要人体保持细胞的持续更新,就可以抑制衰老。假若生命中的老化和衰老、疾病、意外受伤、动物和人类间暴力等等的问题可以完全解决,永生也可望出现。但是,目前已知当细胞分裂时,会产生复制递减的现象。当DNA末端的端粒长度逐渐变短,而影响到原有DNA的正确性时,就会导致老化现象。然而一旦发生细胞老化,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且目前尚未有补充DNA末端的端粒的方法。Google首席未来学家库兹韦尔(Ray Kurzweil)说,医疗技术的进步将使人均寿命,每过一年就能延长超过一岁,纳米机器人将能修复和取代细胞、组织和器官,逆转老化的过程,另外可以透过意识转移的方法,让人格可以透过别的躯体继续存活,不必再受限于肉体的死亡,到2045年,人工智能运算力将超越人类十亿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物质及能量是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重组。因此,当人类死亡,即使被火化及骨灰撒入大海后,也不会真正的消失或消灭,而只不过是组成人类的基本粒子的重组。虽然肉身不能不朽,但基因可以透过繁殖代代传递,来维持某种意义上的不朽。有少数科学家认为,人类将来可透过科技(例如3D生物打印技术、 改造人、 人体冷冻技术、暂停生命、基因改造、基因修复、克隆人、分子工程、纳米医疗科技、人工器官移植、先进的抗老化药物及其它医疗和生物科学技术)以达至长生不老,甚至永生。僵尸、吸血鬼、丧尸等一般都是被描写成长生不老的怪物。 也有作品强调不老不死的严重缺陷。以不老不死或永生等题材为主体的作品:古代近东 — Ashima · 伊丝塔 · Mamitu · Mammetun · Manah · Manu the Great · Meni 希腊 — 命运三女神: 摩伊赖 — 阿特罗波斯 · 克洛托 · 拉刻西斯罗马 — 因果论: Parcae — Decima · Morta · Nona伊特拉斯坎 — 诺尔提亚 · 提尼亚 挪威 — 命运:诺恩三女神 — 诗寇蒂 · 薇儿丹蒂 · 兀儿德巴伐利亚 — Fates: Beten 波罗地海 — Dalia · Lauma 波兰 — Sudz 罗马尼亚 — Fates: Ursitoare 其它欧洲国家 — Matres · 时间老人(英语:Father Time)

相关

  • 药理学药理学(英语:Pharmacology),是研究药品与有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品对生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品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也研究药品
  • 狂犬病毒狂犬病(拉皮斯病,俗称疯狗症,字根来自拉丁语:rabies,意为“疯狂”)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之人畜共患病,可于恒温动物身上造成严重脑炎。没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当神经症状出现后
  • 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是两块位于颈部,使头部前推或转动的肌肉。每块胸锁乳突肌从胸骨延伸到颈两侧耳朵下面的一点,还连接到锁骨和头骨的颞骨上。当这两块肌肉同时收
  • 真菌总界菌物总界(Holomycota,.mw-parser-output .smallcaps{font-variant:small-caps}.mw-parser-output .no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Liu et al. 2009)是单鞭毛生物的一个演化
  • 国家全世界已有30个国家拥有核电站。在这些国家中,有26个国家有建造更多其他核电站的计划,而有4个国家决定不再建造核电站。另外,有15个暂未拥有核电站的国家正在准备建造属于这些
  • 骨内给药骨内针(intraosseous vascular access)是利用骨骼给药的方式。在1922dc Drinker教授提出骨髓并不会塌陷,可以将之视为静脉用以注射药剂,因此开始有了骨内针intraaosseous vascul
  • 血管瘤痣痣,又叫癦,是指皮肤或粘膜上慢性的斑块,一般外形会是深色的圆形。多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痣在定义上属于良性肿瘤,不过有25%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由已有的痣发展而来。可
  • 颚(英语:Jaw),在解剖学中,指在嘴部入口处相对的铰接式结构,最常见的用途是用来进食与咀嚼食物。在大多数的动物身上,都拥有这个解剖结构。在人体解剖学中,又称颌,指嘴部的上下骨骼与
  • 英文字母英语字母,即现代英语所使用的二十六个字母。亦即基本拉丁字母的二十六个字母。声拉丁字母的应用频率不一,因为a与the、er等十分常用的关系,a/e/t使用频率都非常高。以下显示在
  • 保罗·劳特伯保罗·克里斯琴·劳特伯(英语:Paul Christian Lauterbur,1929年5月6日-2007年3月27日),美国化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毕业。由于在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他与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