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卫

✍ dations ◷ 2025-05-16 06:48:44 #杨 卫
杨卫(1954年2月-),北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力学专家,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06年8月至2013年2月任中国浙江大学校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1954年2月生于北京。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月至1973年8月在陕西省延川县冯家坪公社聂家坪大队插队。1973年9月至1976年12月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与热加工系锻压专业本科学习。1976年12月至1978年5月在江西省上饶地区景波机械厂担任工艺员。1978年5月至2004年8月先后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工程力学系任教。1981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学硕士。1984年获美国布朗大学工学院博士学位。1989年12月晋升教授。1997年至2004年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1999年至2004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4月至8月担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常务副院长。2004年至2006年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6年8月起担任浙江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1年11月兼任浙江省科协主席。2013年2月起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1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杨卫长期从事宏微观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力电耦合失效等领域的研究。出版了一系列论著。其中《细观塑性力学及其应用》和《力电失效学: 电致失效, 力电耦合, 区位转换, 质流失稳》为Springer出版社出版。在断裂力学研究中,得到准三维裂纹尖端场的解析解,证明界面裂纹扩展可能超越下瑞利波,激发了超高速界面断裂的研究。在细观与纳观力学研究中提出细观塑性理论。发展了连续介质力学与分子动力学之间的跨层次算法,并模拟了从裂尖发射的原子点阵位错运行转变为连续介质位错群的现象。提出准解理断裂理论,解释了裂纹钝化后再出现解理的现象。提出电致断裂的非线性力学机理模型、畴变增韧模型以及畴变电致疲劳模型,可用于计算电场循环的裂纹扩展量,提出电致质流失稳模型。弟,杨凯,美国密歇根州韦恩州立大学工业工程教授,顾问。

相关

  • 肠套叠肠套叠是指一段肠道套入另一段肠道的一种症状,形成像直筒式望远镜收纳时一般的折叠状。虽然任何部分的肠道都有可能发生肠套叠,但是其中以回肠与结肠交会处是最常发生肠套叠的
  • 死亡勃起死亡勃起是人类男性在被处决(尤其是处以绞刑)后,尸体的阴茎会出现勃起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绞索对小脑施压, 已知与脊髓损伤也有关系。 死亡勃起发生后,阴茎会排出尿液或前列腺中
  • 野猫野猫可以指:
  • 伯克氏菌属等伯克氏菌属,或伯克氏菌,又译伯克霍尔德菌(学名:Burkholderia),是伯克氏菌科的一个属,这个属下最出名的有鼻疽伯克氏菌(B. mallei),是一种会在马或其他相关动物身上引起马鼻疽的病菌;
  • RNA → RNA结构 / ECOD结构 / ECODRNA复制酶(RNA replicase),或名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缩写RdRp或RDR),系一类能以RNA为模板复制RNA的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酶和
  • 1964年民权法案1964年民权法案(英语:Civil Rights Act of 1964,于1964年7月2日生效)是美国在民权和劳动法上的标志性立法进程,它宣布了因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或来源国而有的歧视性行为为
  • 晋剧晋剧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流传于山西省中北部,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以及河北省西部地区,大致上是晋语的并州片,吕梁片,张呼片地区以及大包片,五台片的部分地区。因起源于山
  • 克卢格阿龙·克卢格爵士,OM,PRS(英语:Sir Aaron Klug,1926年8月11日-2018年11月20日),出生于立陶宛的英国化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因用晶体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病毒以及其他由核酸与蛋白质构
  • 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学名:Candida albicans)是一种能造成伺机性感染的酵母菌,常见于人类消化道与泌尿生殖道的菌群,约有四成至六成健康成人的口腔与消化道中都有白色念珠菌,平时与人体行片
  • 邵明安邵明安(1956年11月-),湖南常德人,土壤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现合并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