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经外科手术
✍ dations ◷ 2025-07-18 06:46:10 #神经外科手术
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外科,也常称作脑外科,是外科的一个支系,以外科的方法来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神经外科被公认为医学上地位最高的领域,其原因是要完成这样的手术对医生所需要的极其复杂的知识基础,以及获得进行这样的手术的允许所需要经过的严格的筛选。在允许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前一个医生至少需要经过六至七年的训练,这也是所有医学专业中最长和要求最高的。神经外科的历史,要从公元前1700的古埃及说起。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是史上最早的医学著作,一般相信由埃及的医学之神印何阗撰写,其中详细记载四十八个外伤病例,包含对于脑部以及脑外伤的详细叙述。颅内各种原发或转移肿瘤。包括脑胶质瘤、垂体腺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脑干肿瘤、颅底肿瘤等。通过显微外科夹闭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或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等脑血流重建。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烟雾病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脑血管病、颅脑脊髓损伤等。癫痫、帕金森氏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等。椎管内肿瘤、头颈结合部疾病、脊柱内血管病、脊髓空洞症等。高龄患者神经外科疾病包括脑血管病、颅内肿瘤、正常压力脑积水、慢性硬膜下血肿等。白血病累及脑和脊髓引起占位压迫或白血病、再障稳定期骨髓移植前伴有颅内肿瘤治疗、凝血异常如血友病等所致脑出血治疗等。脑积水、脑室系统周围疾病、脑出血、颅底肿瘤、脑深部手术等的内镜治疗或辅助治疗。颅底外科是一门以神经外科为主的边缘学科。专业范围包括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影像科、介入神经外科、整形外科、脊柱外科(上颈椎)等。治疗颅底内面肿瘤、侧颅底肿瘤等。
相关
-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英语:Iron-deficiency anemia,IDA)指的是因为缺乏铁质所产生的贫血,而贫血是指红血球细胞数量或血液中的血红素下降。一般贫血的产生影响的速度较缓慢,所以症状通常较
- 脂肪细胞脂肪细胞(英语:adipocyte)是构成脂肪组织的主要细胞,专门用于将能量储存为脂肪。有两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与棕色脂肪组织,也叫做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包括了两种脂肪细胞。白色
- 蕈褶蕈褶(英语:lamella, gill),又称菌褶,是担子菌门真菌子实体(担子果)的菌盖内侧的脊状突起,多条脊状突起以蕈柄为中心,一般形成放射状的排列。蕈褶表面有子实层,是担孢子产生之处,子实层
- μm微米(Micrometer、㎛)是长度单位,符号µm。1微米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10-6,此即为“微”的字义)。此外,在ISO 2955的国际标准中,“u”已经被接纳为一个代替“μ”来代表10-6的国
- 集落刺激因子集落刺激因子(CSF)是一类分泌型的糖蛋白,其与造血干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蛋白结合,从而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其可导致细胞增殖并分化成特定类型的血细胞(通常是白细胞,对于红细胞形
- 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简称 PMBL,是一种发生在纵膈的淋巴瘤,主要影响年轻的成年人。它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子类型,但通常预后显著较好。幼淋巴细胞(幼T淋巴细胞白血病)
- 高棉语柬埔寨高棉语(高棉语:ភាសាខ្មែរ,高棉语发音:)是高棉族的语言,亦是以高棉人为主体民族的柬埔寨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故亦称柬埔寨语、柬语。高棉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
- 超常现象超常现象(英语:Paranormal),又称灵异现象,是指与科学和常识相互矛盾的现象。因为超常现象无法用已存在的逻辑架构、或普遍被接受的现实知识来解释。这些真实性并未确定的现象,通常
- 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系统(英语:Health management system)属进化医学或演化医学的范畴,是指一个专业的计量系统,透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监测、评估、指导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
- 甲苯胺甲苯胺(英语:Toluidine)是一类芳香胺,属于二取代苯,化学式C7H9N,分子式CH3C6H4NH2,包括邻甲苯胺(2-甲基苯胺)、间甲苯胺(3-甲基苯胺)和对甲苯胺(4-甲基苯胺)。它们分子量为107.16,不溶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