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钥匙儿童
✍ dations ◷ 2025-09-04 22:10:17 #钥匙儿童
钥匙儿童(英语:latchkey kid 或 latchkey child)是指常常一个人回家或在家、缺少家长监督的儿童;这些儿童的父母往往是工作到比较晚,因此他们经常放学后回到空无一人的家中。“钥匙儿童”一词中,latchkey指的是一般居民的家门的闩锁钥匙。钥匙通常会挂在孩子的脖子上,或隐藏在后门的垫子(或一些其他物体)下面。该名词似乎首次出现在1942年的一个CBC广播节目“讨论会-题目:战争如何影响加拿大的儿童”中;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父亲应征入伍,母亲也要做工,儿童被独自留在家里的现象很普遍。鉴于“讨论会”与会者都熟悉这个词并暗示其为口语惯用词,它可能早于1942年产生。在一般情况下,这个词指“那些5岁至13岁的、放学后照顾自己、直到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回家的儿童”。鉴于更具体的情况,加州圣马力诺公共图书馆定义“图书馆钥匙儿童”为:“在其父母或监护人要求下,经常放学后在公共图书馆逗留较长时间,以代替日托的儿童。‘经常’定义为每星期三天以上。‘长期’定义为每天两个小时以上。”(美国图书馆协会12条)“钥匙儿童”一词也经常用来描述西方国家的X世代(出生于1960-1980年之间的人)。根据2004年的一个市场研究,X世代是“在美国历史上最少的父母关照下度过了其重要的成长期”的一代。在这段时期,离婚率增加,参加工作的妇女也增加,在家外的儿童托管(托儿所等)尚不普遍,因此钥匙儿童十分常见。这些钥匙儿童,在1984年的纪录片《拯救我们的儿童,拯救我们的学校》中被称为“白天孤儿”,主要来自中层或上层阶级家庭。在X世代成长的年代,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是钥匙儿童的可能性就越大。钥匙儿童受到的影响因年龄而异。孤独、厌烦、恐惧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是最常见的。早期青少年则容易受到同龄人压力的影响,可能导致的行为包括滥用酒精、药物滥用、性滥交和吸烟。这些行为可能源于“精力过剩、同伴压力下的胡作非为、或敌意,因为缺乏适当的成人关注”。然而,一些儿童却经历了积极的影响,例如早期发展的自力更生,对困难情况的适应,以及为家中大小事情出一份力的愿望。社会经济状况和独处时间长度可以带来其他的负面影响。在一项研究中,每天独自在家多于三个小时的初中生,比其他学生有更高水平的行为问题,更高比率的抑郁症,以及更低水平的自尊。来自收入较低的家庭的儿童,往往与更大的外部化问题(诸如行为病症和多动症)以及学习问题相关联。相比之下,这种关联对中等收入家庭的儿童(与他们被家长监督的同龄人相比)而言较弱。2000年的一个德国的PISA研究表明,“钥匙儿童”和“核心家庭”的儿童之间没有学习成绩的显着差异。身为钥匙儿童的正面影响主要是小小年纪就独立和自力更生。《双亲工作的儿童放学后的生活:一个人或和其他人》的作者黛博拉·贝勒(Deborah Belle)表明,一个人被独自留在家,可能比和儿童看护保姆或年长的兄弟姐妹待在一起更好。钥匙儿童“独处的时间”的合法性因所在的国家、州和地区而异。在美国,联邦和地方法律通常不指定18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合法地被留下独处没有监护的任何特定年龄。然而,有些州确实有具体的年龄限制。若儿童在被父母留下独处没有监护的时候受到伤害,而儿童福利、儿童保护服务组织、或执法机关机构认为根据儿童的年龄或其他因素,父母作出这种选择是不恰当的话,父母可能被起诉。法律问题也对于那些工作在图书馆的人至关重要。他们担心会负潜在责任,倘若无人看管的儿童在该图书馆场地上被伤害、强奸或被绑架。特别是在关门的时候,这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迟迟不来接的儿童的父母导致了安全和可能的法律问题”。一些社区提供服务,通过警察部门和社区组织,检查钥匙儿童的“报到”。电话可以由社区组织或者志愿者拨打。自动呼叫计划(例如Call Reassurance)会在孩子到家后拨打电话,并且需要儿童接听电话并积极承认,他或她状况良好。如果电话没有被应答,自动电话便会发送给家长、警察或其它响应中心。
相关
- 糖萼糖萼(也称为细胞外基质)是糖蛋白和糖脂覆盖物,其围绕在一些细菌,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细胞膜上。大多数动物上皮细胞在其质膜的外表面上具有类似绒毛的涂层。 该涂层由几种膜糖
- 过敏性结膜炎变应性结膜炎(英语:allergic conjunctivitis,亦称为过敏性结膜炎或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结膜的过敏性炎症,虽然症状可能非常明显,但通常不会致盲。在发达国家,估计过敏性结膜炎的患
- 化学工程化学工程,简称化工,是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以及其他过程工业(例如石油炼制、冶金、食品及印染工业等)生产过程中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来解决
- 暴力团暴力团,指以暴力或暴力胁迫方式进行犯罪的反社会团体,是日本警察称呼日本黑道组织的词汇,这些组织一般自称任侠团体或仁侠团体。按照《暴力团对策法》被都道府县公安委员会指定
- 拟指犬拟指犬(学名:Cynodictis),是一些生存于始新世至渐新世欧洲(法国及德国)、蒙古及北美洲的似狗动物。拟指犬属于犬科。拟指犬是从细齿兽科演化的食肉目动物,且是现今狗类祖先分支的后
- 阿普林县阿普林县(英语:Appling County)是美国佐治亞州的一个县。2000年,人口有17,419人。根据2005年人口普查,人口估计有17,954人。 县政府所在地位于巴克斯利。阿普林县是以1812年战争
- 阿兰查·桑切斯·维卡里奥阿兰扎祖·伊莎贝尔·玛丽亚·桑切斯·维卡里奥(西班牙语:Aránzazu Isabel Maria Sanchez Vicario,1971年12月18日-),西班牙退役女子网球运动员,为第7位登上WTA单打排名第1的选手,4
- 范登堡反应范登堡反应(Van den Bergh reaction),又译凡登白反应、范登伯格氏反应结合胆红素可以很快与重氮试剂(范登堡试剂)作用产生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而非结合胆红素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
- 呐喊《呐喊》(挪威语:Skrik),或译称《尖叫》,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的作品,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著名代表作。《呐喊》是挪威表现派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的主体是
- 周延鑫周延鑫(1937年1月1日-)是一位台湾昆虫学家,曾经担任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周延鑫于1937年生于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原籍山东。1950年随家人从舟山群岛前往台湾,定居台中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