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绝对零度
✍ dations ◷ 2025-11-27 13:43:37 #绝对零度
绝对零度(英语:absolute zero)是热力学的最低温度,是粒子动能低到量子力学最低点时物质的温度。绝对零度是仅存于理论的下限值,其热力学温标写成K,等于摄氏温标零下273.15度(即−273.15℃)。物质的温度取决于其内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动能。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粒子动能越高,物质温度就越高。理论上,若粒子动能低到量子力学的最低点时,物质即达到绝对零度,不能再低。然而,根据热力学定律,绝对零度永远无法达到,只可无限逼近。因为任何空间必然存有能量和热量,也不断进行相互转换而不消失。所以绝对零度是不存在的,除非该空间自始即无任何能量热量。在此一空间,所有物质完全没有粒子振动,其总体积并且为零。有关物质接近绝对零度时的行为,可初步观察热德布洛伊波长(英语:Thermal de Broglie wavelength)。定义如下:其中
h
{displaystyle h}
为普朗克常数、
m
{displaystyle m}
为粒子的质量、
k
{displaystyle k}
为玻尔兹曼常数、
T
{displaystyle T}
为绝对温度。可见热德布洛伊波长与绝对温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当温度很低的时候,粒子物质波的波长很长,粒子与粒子之间的物质波有很大的重叠,因此量子力学的效应就会变得很明显。著名的现象之一就是在1995年首次被实验证实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当时温度降至只有1.7×10-7 K。和外太空宇宙背景辐射的3K温度做比较,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温度1.7×10-7K远小于3K,可知在实验上要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代表着我们需要将温度降到宇宙背景辐射之下,而在整个可知宇宙环境中并不存在如此低温的环境。要制造出如此极低的温度环境,主要的技术是激光冷却和蒸发冷却。在常用的摄式或华式温标下,以负数形式表示的温度只是单纯的比此两种表示方式下的零数值温度更低的温度。然而某些热力学系统是可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负温度的,换句话说,这些系统在热力学定义下的温度(以热力学温标K表示)可以是一个负的值。一个具有负温度的系统并不是说它比绝对零度更冷。恰恰相反,从感官上来讲,具有负温度的系统比任意一个具有正温度的系统都更热一些。当分别具有正负温度的两个系统接触时,热量会由负温度系统流向正温度系统。大多数常见的系统都无法达到负温度,因为增加能量也会使得它们的熵增加的。但是,某些系统能够持有的能量是有上限的,当能量达到这个上限时,它们的熵实际上会减少。因为温度是由能量和熵之间的关系来定义的,所以即使能量在不停的增加,这个系统的温度仍会变成负值。所以,当能量增加时,对于处于负温度的系统,描述其状态的玻尔兹曼因子会增大而不是减小。因此,没有一个完备的系统——包括电磁系统——能够达到负温度,这是因为能量状态不会达到最大,所以不会有负温度出现。但是,对于准均衡系统(如因自旋而导致不均衡的电磁场)这一理论并不适用,所以准均衡系统是可能达到负温度的。2013年1月3日,有物理学家声称首次制造出了高等自由态的负温度系统,该系统是由钾原子组成的量子气体。
相关
- 冷泉冷泉(英语:cold seep)(有时称为冷泉喷口)是一个洋底区域,其中硫化氢,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丰富的流体渗漏发生的地方,往往是以盐水池的形式。“冷”并不意味着渗流的温度比周围的海
-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英语:Hemodialysis),是将血液抽出体外,经过血液透析机的渗透膜,清除血液中的新陈代谢废物和杂质后,再将已净化的血液输送回体内,俗称“洗肾”及“洗血”。血液透析可用于肾
- 五大湖地区五大湖地区(Great Lakes Region)是指由环绕北美洲五大湖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威斯康星
- 世界概况《世界概况》(英语:The World Factbook,又译作世界各国纪实年鉴)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出版的调查报告,发布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概况,例如人口、地理、政治及经济等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因
- 神经冲动动作电位(英文:action potential),指的是静止膜电位状态的细胞膜受到适当刺激而产生的,短暂而有特殊波形的跨膜电位搏动。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被称为兴奋性,有这种能力的细胞如
- 希氏脸希波克拉底面容 (拉丁语:facies Hippocratica)是指由于濒临死亡或长期患病、过度排泄、过度饥饿以及类似原因导致的面容改变。"容貌可以被描述如下:鼻子变尖,眼窝深陷,太阳穴下
- 索尔·阿伦·克里普克索尔·阿伦·克里普克(英语:Saul Aaron Kripke,/ˈkrɪpki/,音“克里普基”,1940年11月13日-),美国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模态逻辑语义学创始人之一,指称因果-历史论(英语:Causal-historical
- 教宗额我略一世教宗圣额我略一世(拉丁语:Sanctus Gregorius PP. I;约540年-604年3月12日)于590年9月3日至604年3月12日岀任教宗。他是以一致欢呼的方式当选教宗。教宗额我略一世出生于罗马。初
- 彼得·米切尔彼得·丹尼斯·米切尔(英语:Peter Dennis Mitchell,皇家学会会员(FRS),1920年9月29日-1992年4月10日),英国生物化学家,1978年因为化学渗透理论建立了公式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
- 动眼神经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是12对脑神经之中的第三对,编号III。负责控制眼球的转动、眼球内水晶体厚度的调整、瞳孔的缩放。动眼神经的神经核位于中脑的上丘部位的Edinger-W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