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密码子

✍ dations ◷ 2025-09-06 14:20:47 #分子遗传学,基因表现,蛋白质生物合成

在遗传密码中,终止密码子(英语:Stop codon),或称终止子,是信使RNA上的一个核苷酸三联体序列,代表翻译的终止。蛋白质是由特定氨酸生成的多肽序列折叠而成。翻译发生时,信使RNA中的大部分密码子被tRNA识别后,tRNA可添加一个额外的氨酸到成长中的多肽链上,而终止密码子则通过被释放因子识别,给这个过程发出终止的信号,最终使核糖体的大小亚基解离、翻译终止,并将合成的多肽链释出。

DNA序列的无义突变(英语:Nonsense mutation)可能导致信使RNA上基因的编码区中产生终止密码子,而使该基因的翻译提早结束,未产生完整、具有功能的多肽链,因此终止密码子有时也被称为无义密码子(nonsense codon)。

在通用密码子表中,有三种终止密码子

在一个生物的基因组中,三种终止密码子的分布不是随机的,且可能与GC含量有关。例如大肠杆菌K-12型(英语:Escherichia coli in molecular biology)的基因组共有2705个UAA密码子(占63%)、1257个UGA密码子(占29%)与326个UAG密码子(占8%),GC含量较高的基因组UAA密码子的比例可能相对较低,UGA密码子的比例可能相对较高,而UAG密码子的比例则不受太大影响。表现较旺盛的基因较常以UAA为终止密码子,因为此密码子可同时为释放因子1与释放因子2所识别,确保翻译的正常终止,而UAG与UGA分别只能被释放因子1与释放因子2识别,这两种密码子的比例也受细胞中两种释放因子的表现量所影响。

历史上三种终止密码子皆是于噬菌体突变株中发现的,终止密码子的突变造成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的能力降低,或者只能感染特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UAG(琥珀密码子)是首个被发现的终止密码子,最早由理查德·爱泼斯坦(Richard Epstein)与查尔斯·斯坦伯格(Charles Steinberg)分离,并以他们的好友哈里斯·伯恩斯坦(Harris Bernstein)之姓命名,Bernstein在德文中即为琥珀之意。琥珀密码子突变的噬菌体只能感染部分突变的大肠杆菌,例如tRNA突变而核糖体可以对UAG连读(readthrough)者。UAA(赭石密码子)是第二个被发现的密码子,其发现者刻意选用矿石的名称命名,以与琥珀密码子相对应,赭石密码子突变的噬菌体也只能感染部分突变的大肠杆菌。UGA(蛋白石密码子)则是最晚发现的密码子。

隐藏的终止子(hidden stop)是指平时正常,但若在翻译过程中发生了翻译框转移(英语:Translational frameshift),使读序框往前或往后移动一个碱基,便会成为终止子的密码子。有假说认为隐藏的终止子有助于避免细胞消耗资源翻译框移突变(英语:Frameshift mutation)下不具有功能的异常蛋白质,且避免这些蛋白质折叠异常而导致细胞毒性,此假说名为埋伏假说(英语:ambush hypothesis),由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认为隐藏的终止子是对生物有益,而被演化所选择的,基因组中,隐藏的终止子比其他同义的密码子更常出现,且在rRNA稳定度较低而较易产生框移突变的物种中,隐藏的终止子的比例更高。有研究分析更大规模的数据后认为此假说无法被证实,但亦有人进一步研究后认为在GC含量较低(即AT含量较高)的基因组中埋伏假说是成立的。

翻译连读(translational readthrough)又名翻译通读、密码子抑制(stop codon suppression),是指翻译进行时,终止密码子未被释放因子识别而终止翻译,而是如其他密码子般与tRNA结合而继续翻译的现象。已知tRNA的突变,或终止子周围存在某些特定序列皆可以造成翻译连读。翻译连读在细菌与病毒中相当常见,但也出现在包含人类在内的真核生物中,并可能具有生理功能。例如人类苹果酸脱氢酶的终止子便有4%的机会发生翻译连读。而翻译连读发生时,被加入合成中多肽链的氨酸种类,则可能与终止子的种类相关,已知麸酰胺酸、酪氨酸与赖氨酸可能在UAA或UAG发生翻译连读时被加入多肽链,而半胱氨酸、色氨酸与精氨酸可能在UGA发生翻译连读时被加入多肽链。

UAG与UGA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编码氨酸。2007年,有研究发现UGA密码子许多硒蛋白的信使RNA中有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英语:SECIS element)的存在,可以使与该序列相邻的UGA密码子编码硒半胱氨酸,而不作为终止密码子,随后也有研究发现某些情况下,另一终止密码子UAG也可经由类似机制编码吡咯赖氨酸。

氨酰-tRNA合成酶 · 阅读框架 · 起始密码子 · 终止密码子 · 核糖体结合位点:夏因-达尔加诺序列(+/-) · 科扎克共有序列

PIF1 · PIF2 · PIF3

aIF1 · aIF2 · aIF5 · aIF6

eIF2(S1 · S2 · S3) · B1 · B2 · B3 · B4 · B5 · eIF2激酶

eIF3(A · B · C · D · F · G · H · I · J · K · M · S6)

eIF4(eIF4A(A1 · A2 · A3) · B · E1 · E2 · G1 · G2 · G3 · H)

eIF5(A · A2 · B)

EF-Tu · EF-Ts · EF-G

aEF1 · aEF2

eEF1(A1 · A2 · A3 · B1 · B2 · B3 · B4 · D · E1 · G) · eEF2

原核释放因子 · 古菌释放因子 · 真核释放因子(英语:Eukaryotic release factors)

RPS1 · RPS2 · RPS3 · RPS4 · RPS5 · RPS6 · RPS7 · RPS8 · RPS9 · RPS10 · RPS11 · RPS12 · RPS13 · RPS14 · RPS15 · RPS16 · RPS17 · RPS18 · RPS19 · RPS20 · RPS21 · RPS22 · RPS23 · RPS24 · RPS25 · RPS26 · RPS27 · RPS28 · RPS29

相关

  •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也称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反应机理。它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分子反应动力学、催化动力学、基元反应动力学、宏
  • 万哲先万哲先(1927年11月7日-),中国山东淄川人,数学家,籍贯为湖北沔阳。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算学系。1950年开始跟随数学家华罗庚从事典型群方面的研究,并于1963年和华罗庚合著了《典型
  • 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英语:excitation-contraction (EC) coupling)是一个于1952年创造出来的术语,用于表述肌肉将电刺激转变为机械反应的生理学过程。这一过程是肌肉生理学的基本法则,
  • 彼得·保罗·鲁本斯彼得·保罗·鲁本斯(荷兰语:Sir Peter Paul Rubens,/ˈruːbənz/;,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
  • 小堂小圣堂是基督徒聚集和弥撒的场所,尤指没有神职人员常驻的教堂。它可以附属于各种机构,例如较大的教堂、大学、医院、 宫殿、 监狱或墓地,也可以是一座独立的建筑物,有时还有自己
  • 民间习俗习俗是指在地区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之风尚、礼节、习惯以及禁忌等的总和,民间的风俗又称作民间习俗。风俗的涵括范围很广,可以包括食、衣、住、行、娱乐、社交、恋爱、性爱、生
  • 铁氧化物铁氧化物、碱式氧化铁和铁氢氧化物是一类性质类似的化合物,目前已知有16种。
  • 萨杜丁·欧斯曼尼萨阿德丁·奥斯曼尼(阿拉伯语:سعد الدين العثماني‎,1956年1月16日-),摩洛哥政治人物,2017年起任摩洛哥首相。2012年至2013年曾担任摩洛哥外交部长。奥斯曼尼1956
  •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财务会计 · 管理会计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英语:Sarbanes-Oxley Act),是美国国会根据安然有限公司及世界通讯公司等财务欺诈事件破产暴露出来的公司和证券监管问题所
  • 盲目的肉食主义:我们爱狗却吃猪、穿牛皮?《盲目的肉食主义:我们爱狗却吃猪、穿牛皮?》(Why We Love Dogs, Eat Pigs, and Wear Cows)是美国社会心理学者梅乐妮·乔伊于2009年出版的著作,内容在讲述信念体系与肉食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