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哲

✍ dations ◷ 2025-05-10 06:15:55 #1902年出生,1986年逝世,张姓,闽侯人,庚子赔款留学生,清华大学校友,小行星发现者,彗星发现者,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

张钰哲(1902年2月16日-1986年7月21日),福建闽侯人,中国天文学家。

张钰哲曾就读于福州明伦小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即清华大学)高等科。1923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建筑系,1925年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1929年毕业,获天文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即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等课程。1941年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1946年─1948年3月曾赴美研究交食双星光谱;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兼任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曾连续当选为中国天文学会第一至四届理事会理事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60年代曾参与人造卫星轨道、月球火箭轨道研究,期间亦有被提审;1984年退休成为紫台名誉会长。

1928年11月22日,张利用叶凯士天文台的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小行星,编号1125,他将其命名为中华,以纪念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但后来这颗小行星失去踪迹,紫金山天文台于1957年发现一颗轨道近似的小行星,经张钰哲本人同意后,便用来取代当年的小行星1125。而那颗丢失的小行星,则刚好在张钰哲逝世后一个月后被寻回,并给以3789的编号及“中国”的名字,另外他亦在1965年11月1日和11日发现紫金山一号和二号彗星。

张钰哲的研究在小行星及彗星的观测及轨道计算,主要著作有《变化小行星的光电测光》、《造父变星仙后座CZ的研究》、《哈雷彗星轨道的演化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等。

1986年7月15日下午4时左右,张在紫台办公室工作中突然昏迷至21日上午11时05分病逝于南京,7月31日早上在石子岗殡仪馆举行追悼会,骨灰埋在紫台内一处并不起眼的角落。

为纪念张钰哲在天文学上贡献,小行星2051被命名为“张”。2010年8月2日, 位于月球表面的69.1°S 137.8°W的撞击陨石坑被命名为张钰哲陨石坑。

张与陶强女士于1933年2月结婚,生下一子张群华。

相关

  • 维也纳大学维也纳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Wien)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始建于1365年,是现存最古老的德语大学,也是中欧最大的学校之一,维也纳大学亦是目前最大的德语大学,学校共设有180个学位。
  • 污名化社会羞辱(英语:Social stigma)又称为社会耻辱、社会羞耻或社会污名,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基于个体特征而对某人的否定、不认同或不满。这些状况时常包括:不公正的待遇、疏远或排挤,并
  • 醋氨酚7.21 g/kg (0 °C) 8.21 g/kg (5 °C) 9.44 g/kg (10 °C) 10.97 g/kg (15 °C) 12.78 g/kg (20 °C) ~14 mg/mL (20 °C)对乙酰氨基酚(英语:Acetaminophen),又称
  • 卡哈鲁乌帕齐拉卡哈鲁(孟加拉语:কাহালু,Kahaloo)是孟加拉国的一个乌帕齐拉,位于拉杰沙希专区的博格拉县。卡哈鲁塔纳初建于1928年,后于1983年转为乌帕齐拉。卡哈鲁乌帕齐拉位于纳戈尔河(英
  • 林地麝牛林地麝牛(学名:)为已灭绝的牛科物种,生存于更新世中期至全新世的北美洲,为林地麝牛属下的唯一种,是更新世时在北美洲分布最为广泛的麝牛。林地麝牛的化石发现地区包括自阿拉斯加至
  • 巴音额日乐巴音额日乐(1963年8月12日-),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国大陆影视演员、导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在内蒙古歌舞剧院工作。因出演金庸作品中《天龙八部》的“鸠摩智”和《神雕侠
  • 吉欧·耶林内克吉欧·耶林内克(德语:Georg Jellinek;1851年6月16日-1911年1月12日),德国公法学者,出生于德国莱比锡,公元1879年成为维也纳大学的教授。提出“地位理论”(Statustheorie)。耶林内克所
  •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利亚比耶夫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利亚比耶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Аля́бьев,1787年8月15日-1851年3月6日,旧历1787年8月4日 - 1851年2
  • 藍鳳蝶藍鳳蝶(学名:),又名无尾藍鳳蝶或是黑扬羽蝶,为凤蝶科凤蝶属下的一个种。雌性标本雄性标本
  • 最终幻想世界《最终幻想世界》(日语:ワールド オブ 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英语:World of Final Fantasy)是一款由东星软件与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第三商业事业部共同开发;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发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