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哲

✍ dations ◷ 2025-10-29 00:07:15 #1902年出生,1986年逝世,张姓,闽侯人,庚子赔款留学生,清华大学校友,小行星发现者,彗星发现者,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

张钰哲(1902年2月16日-1986年7月21日),福建闽侯人,中国天文学家。

张钰哲曾就读于福州明伦小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即清华大学)高等科。1923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建筑系,1925年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1929年毕业,获天文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即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等课程。1941年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1946年─1948年3月曾赴美研究交食双星光谱;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兼任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曾连续当选为中国天文学会第一至四届理事会理事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60年代曾参与人造卫星轨道、月球火箭轨道研究,期间亦有被提审;1984年退休成为紫台名誉会长。

1928年11月22日,张利用叶凯士天文台的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小行星,编号1125,他将其命名为中华,以纪念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但后来这颗小行星失去踪迹,紫金山天文台于1957年发现一颗轨道近似的小行星,经张钰哲本人同意后,便用来取代当年的小行星1125。而那颗丢失的小行星,则刚好在张钰哲逝世后一个月后被寻回,并给以3789的编号及“中国”的名字,另外他亦在1965年11月1日和11日发现紫金山一号和二号彗星。

张钰哲的研究在小行星及彗星的观测及轨道计算,主要著作有《变化小行星的光电测光》、《造父变星仙后座CZ的研究》、《哈雷彗星轨道的演化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等。

1986年7月15日下午4时左右,张在紫台办公室工作中突然昏迷至21日上午11时05分病逝于南京,7月31日早上在石子岗殡仪馆举行追悼会,骨灰埋在紫台内一处并不起眼的角落。

为纪念张钰哲在天文学上贡献,小行星2051被命名为“张”。2010年8月2日, 位于月球表面的69.1°S 137.8°W的撞击陨石坑被命名为张钰哲陨石坑。

张与陶强女士于1933年2月结婚,生下一子张群华。

相关

  • 唐高祖唐高祖李渊(566年4月7日-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皇帝及奠基者,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共8年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禅位于唐太宗,称号“太上皇”。据《旧唐书》
  • 分类的处理生物分类学(英语:biotaxonomy)通常直接称分类学(英语:taxonomy;法语:taxonomie;西班牙语:taxonomía),是一门研究生物类群间的异同程度,阐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 莱泰高速公路莱芜—泰安高速公路,简称莱泰高速”,高速公路网编号为S26,山东省一条在畅通的连接济南市莱芜区和泰安市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全长63.3千米,起自济南市莱芜区莱芜西,终至泰安东
  • 阿纳托利·彼得罗维奇·亚历山德罗夫阿纳托利·彼得罗维奇·亚历山德罗夫(俄语:Анатолий Петрович Александров,转写:Anatoly Petrovich Alexandrov,1903年2月13日-1994年)是苏联/俄罗斯物
  • 拉丁语动词拉丁语的动词变位比较复杂。动词有人称、数、时态、语气(直陈、虚拟、命令)和态(主动、被动)的区别。大部分拉丁动词都有四个主要形式或词干。举例:amō(进行时词干),amāre(不定式),am
  • 熟冷熟冷(朝鲜语/韩语:숭늉/sungnyung)是用锅巴制成的一种朝鲜/韩国传统米饮料。锅巴在热水中短暂煮沸,以注入烧焦的味道。
  • 汉斯-埃里希·沃斯汉斯-埃里希·沃斯(德语:Hans-Erich Voß,1897年10月30日-1969年11月18日),是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名海军上将,因作战伤残。他是最后看护纳粹德国两位领导希特勒与约瑟夫·戈
  • L·U·朗斯福德L·U·朗斯福德(L. U. Ransford,1880年-1954年),是一名英格兰男子羽毛球运动员。L·U·朗斯福德在1902年搭配E·莫斯里赢得了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混合双打冠军。在1903年和1904年,他
  • 何柱国何柱国可能指以下人物条目中的一个:
  • 大岩刚大岩刚(1972年6月23日-),日本足球运动员,前日本国家足球队成员,现任鹿岛鹿角教练。2000年,他共为日本国家足球队出场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