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玉玺

✍ dations ◷ 2025-09-09 10:05:14 #中国皇帝印章,清朝玉印章,清朝皇帝,清朝国家象征

清朝仿明制,大量制作帝王用玺以冲淡无传国玉玺之虚。清朝玉玺使用满汉双文篆书样,左满文,右汉文。清共制二十五方玉玺称清二十五宝。二十五宝平时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一宝一盝。宝盝为两重,皆木质,制作精美。宝盝置木几上,外罩绣龙纹的黄缎罩,分列于御座左右。

亦有闻传国玉玺蒙元北遁时携走,明末清初时多尔衮领兵在青海地区决战北元时亦有得传国玉玺,但清宫档案证明实为“制诰之宝”。

清初作宝泛滥,至乾隆初年交泰殿贮宝三十九方,其中宝文重复者或于义不合者甚众。乾隆十一年厘定制度,只选其中二十五方以作国宝,其数以应大衍之数。乾隆十三年更定宝文,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青玉质皇帝之宝四方以其由绪有序予以保留外,其余二十一方俱重刻为满汉篆文体。

二十五方玉玺造型、材质多样,以玉刻交龙纽为多,其它有金质、银质,还有一方木玺。

乾隆十一年厘定二十五宝制度后,故内府所藏废弃国宝十四方中,以其中十方或虽宝文重复但国初行用,“未可以与古玩并列”,故宝于盛京宫阙凤凰楼。

清高宗乾隆帝在登基60年后传帝位于嘉庆帝,自居太上皇公文谕令行“太上皇帝之宝”。

太上皇帝之宝:碧玉质,交龙纽。四壁刻有乾隆御题诗。存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

凡三品堂上官任免诸事皆由太上皇决断,用玺太上皇帝之宝。

清末新政时,仿西欧木制国玺御玺之制,作檀香木汉文篆书方玺四方,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旧二十五宝不同,印文仅有汉文且明示国体国号,其文分别为“大清国宝”、“大清皇帝之宝”、“大清帝国之玺”、“大清帝国皇帝之宝”。推测此四方玺或于新政或行宪后用于中外交往文书上,然而四方玺均无使用痕迹。

肇祖原皇帝 ~ 兴祖直皇帝 ~ 景祖翼皇帝 ~ 显祖宣皇帝 ~ 成宗义皇帝(入关)

太祖高皇帝[天命](立国) → 太宗文皇帝[天聪]

太宗文皇帝[崇德](称帝) → 世祖章皇帝[顺治] → 圣祖仁皇帝[康熙] → 世宗宪皇帝[雍正] → 高宗纯皇帝[乾隆] → 仁宗睿皇帝[嘉庆] → 宣宗成皇帝[道光] → 文宗显皇帝[咸丰] → 穆宗毅皇帝[同治] → 德宗景皇帝[光绪] → 宣统皇帝[宣统]

玉玺 · 皇宫(盛京→京师) · 后宫(皇后) · 三山五园、避暑山庄 · 皇陵(盛京、东陵、西陵) · 实录、圣训

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国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相关

  • BBC英国广播公司(英语: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缩写:BBC),是英国一家独立运作的公共媒体,亦是全球最大的新闻媒体(按照雇员人数),资金主要来自于英国国民所缴纳的电视牌照费。B
  • 中心体中心体作为一个部分真核细胞的胞器,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构成。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主要的微管组织中心,同时也能够调节细胞周期进程。爱德华·凡·贝内登(Edouard Van Benede
  • 轰炸机轰炸机,系一种从高空对地面、水面或水下目标投掷航空炸弹用的军用飞机。世界上第一款具备上述特征的轰炸机是1915年俄罗斯帝国波罗的海铁路工厂生产的伊利亚·慕罗梅茨-V型。
  • 赫库兰尼姆赫库兰尼姆古城(Herculaneum)位于今埃尔科拉诺,面向那不勒斯湾。她是一座于公元79年被南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爆发所造成的火山碎屑流所摧毁的古城。火山爆发令此城与附近的庞贝城
  • 五南文化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英语:Wu-Nan Book Inc.,简称五南图书公司),是台湾的出版社,主要出版各学门教科书和工具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始于由杨荣川于1966年在苗栗县通霄镇五南里
  • 羱羊羱羊或阿尔卑斯羱羊(学名:Capra ibex),居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上的一种山羊属的野生山羊。在中文里,山羊属现存九个物种中,除了本种之外,有另外六种也俗称为“羱羊”(详见:山羊属)。阿尔
  • 真理党真理党可以指:
  • 大章克申大章克辛 (Grand Junction, Colorado)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城市,位于该州西部科罗拉多河和甘尼森河汇流之处 (昔时科罗拉多河被称为格兰德河。这也是城名的由来)。是梅萨县县治
  • 安全情报局坐标:45°26′15″N 75°36′50″W / 45.4374°N 75.614°W / 45.4374; -75.614加拿大国家安全情报局(英语:Canad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法语:Service canadien du
  • 歧视语歧视语是语言中出于贬低、嘲讽、歧视或侮辱等目的(主要是“侮辱”),对具有某些特征的人或人群(如民族、阶级、国籍、体型、性别有差异者,残障人士及某些特定疾病的罹患者,特定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