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会要辑稿
✍ dations ◷ 2025-11-03 21:16:47 #宋会要辑稿
《宋会要辑稿》是清人徐松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全书八百万言,近五百卷。《宋会要》原本亡佚于明代,然此书大部分幸存于《永乐大典》。清代嘉庆年间,学者徐松命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录而成,全书近五百卷,分为〈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门。书中保留了大量诏令、法令、奏议等宋代典章制度的内容,十之七八为《宋史》各志所无,是研究宋朝法律典制的重要资料。《永乐大典》将《宋会要》分隶各韵,刊入《国朝会要》、《续会要》、《乾道会要》、《宁宗会要》、《政和会要》各卷之中,当时多有亡佚。清代嘉庆中徐松主修《全唐文》时,签阅宫中所藏《永乐大典》,遇有《宋会要》之文稿, 辄命书吏录出,得五六百卷,并稍加整理。道光二十八年徐氏去世,“同治初年,其书散出”,《宋会要》稿本辗转流落至北京琉璃厂书肆,为缪荃孙购得。缪氏将稿本交付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创设的广雅书局,由屠寄负责具体工作。辛亥革命以后稿本又转归刘乐嘉业堂所有。并聘请刘富曾、费有容等进行整理。刘、费二人在徐松原稿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初编291卷,续编75卷。刘富曾又参考各书,录得460卷。1933年,北平图书馆向嘉业堂借出刘氏整理之稿本,比勘徐松原稿,发现刘氏“参引《宋志》、《通考》、《玉海》改益旧文,增添新事”;且“总类子目,离合无端,杂引他书,不注所本,有窃改兰台漆书之嫌,只能供读原稿者比勘之用,不足据为典要” 。最后决定影印徐松原稿,并延请陈垣、傅增湘诸名家主持其事,当时经费有限,后有美国在华“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 ching Institute)资助印费二千五百美元,始得成事。现传世的版本即是1936年10月出版的影印稿。
相关
- 氨基酸氨基酸是生物学上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氨基(-NH2)和羧基(-COOH)的官能团,以及连到每一个氨基酸的侧链组成。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赋予蛋白质特定的分子结构形态,使其分子具
- IgGIgG(免疫球蛋白 G,英语:Immunoglobulin G)是人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一类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的75%~80%,血清含量9.5~12.5mg/mL,是分子质量最小的一类免疫球蛋白,具
- 晒伤晒伤是一种由于过度暴露于紫外线(通常为日光)下导致的射线烧伤。它促进细胞凋亡,引起的症状为皮肤发红、发痛,在少数极端案例中会导致生命危险,而轻度暴露于紫外线下则只会导致晒
- 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英语:Bronchiectasis)指的是肺脏中支气管永久性的扩张。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有痰的慢性咳嗽,其他还有呼吸困难、咳血与胸痛等,有些患者同时也有喘鸣与杵状指(英语:nail c
- 荷兰文荷兰语正写法(荷兰语:Nederlandse spelling),简称荷兰文,是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制定出适合用于拼写荷兰语的正写法。该拼写系统由政府以法令颁布,对所有政府文件和教育机构皆具强
- miRNA小分子核糖核酸(英语:microRNA,缩写为miRNA)又译微核糖核酸,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长约21到23个核苷酸的核糖核酸(RNA)分子,可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miRNA来自一些从DNA转录而来
- 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亚美利哥·韦斯普奇(意大利语:Amerigo Vespucci,1454年3月9日-1512年2月22日)是佛罗伦萨商人、航海家、探险家和旅行家,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经过对南美洲东
- 人畜共通人畜共通病(英语:zoonoses)指任何可以经由动物传染给人或由人传染给动物的传染病。它们透过人畜之间直接传播,或是借由病媒传播(例如蚊子),将病原体带入另外一个生物体上,而这些病原
- 剪接剪接(英语:splicing,又称拼接),是一种基因重组现象,在分子生物学中,主要是指细胞核内基因信息在转录过程中或是在转录过后的一种修饰,即将内含子移除及合并外显子——内含子与外显子
- 富兰克林坐标:42°05′00″N 71°23′50″W / 42.08333°N 71.39722°W / 42.08333; -71.39722富兰克林(英语:Franklin)是美国马萨诸塞州诺福克县的一个城市,面积70.0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