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猴,是台湾民间传说中的妖怪,由灯架转变而来,在除夕传说中,灯猴曾经为了毁灭岛上的人类而向玉皇大帝诬蔑人类怠惰,差点造成大洪水,也影响台湾过年时相关习俗的出现。
灯猴源自民间过去装着灯油盘、以钩子或孔固定在墙上的灯架子,是生活中的照明设备,因为外型很像只蹲著的猴子而被称为灯猴,但也有人认为是“灯钩”的误传。由于过去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因此灯猴也逐渐转变为由灯架而生的灵魂或妖怪的形象,据说只要灯架放超过三年就会变成灯猴。
过去人们在冬至的时候,会在生活器具上黏上汤圆,慰劳它们在过去一年为人类的贡献,称为“饷耗”,但有一年,人们不小心忘记黏汤圆在灯猴上,灯猴一气之下向玉皇大帝告状,诬蔑人类好吃懒做、浪费食物又忘恩负义,玉皇大帝也听信灯猴的话,命令龙王在除夕的时候降下洪水,将台湾岛淹没,其他神明劝阻都无果。
其他器物神知道这件事后相当惊讶,连忙一方面向天庭求情、另一方面托梦通知众人;也有说法认为是年底尾牙(过去是人们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土地公的祭祀活动)的时候,土地公余心不忍而通知人们末日的消息,要他们赶快做好准备,同时也请求观世音菩萨帮忙向玉皇大帝求情。
得知台湾即将毁灭的人们认为逃不了,选择坦然面对,他们先将家中供奉的神明送回天界,避免祂们被自己波及,并且在除夕当天烹煮家中所有的食物来祭祖并告别祖先,而所有在外工作的亲戚也回到家里团聚,围成一圈吃最后一餐,吃完之后,长辈将财产分给家人,作为他们在黄泉路上的旅费,家人也不再睡觉,一起等待最后一刻。
这段过程日后也演变为台湾人过年时的各项习俗,如送走了神后,天上派遣天兵天将下来镇守没有神明庇佑的人们,成为日后“二四送神、二五神下降”的由来、另外还有祭拜祖先、围炉、压岁钱、守岁等。
到了隔天早上,洪水却没有降下,原来是因为玉皇大帝在众神的求情以及派遣神明下凡查看情况后,认定灯猴是在谎报而收回命令,灯猴则是受到了惩罚。
人们发现自己还活着,相当惊喜,于是先烧香、放鞭炮感谢神明庇佑,称为“开惊”;并且出门前往寺庙祭拜、探望邻居的平安,互道“恭喜”,也就是今日的“走春”;隔天为了确认妻子娘家的安全而回去探望亲戚,成为“回娘家”的习俗;到了第四天,被事先送走的神也被请了回来,也就是“济神”;第五天确认全岛平安无事后,重新开市、恢复平常的工作,这一连串行为也成为日后过年的习俗。
除了降下洪水外,也有版本的除夕传说是以地震的方式来毁灭台湾。
过去的人们有在除夕或元宵节的时候烧灯猴的习俗,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竹制的灯猴容易高温变形,造成灯油碟放不稳而发生火灾,因此每年都会烧掉旧的并制作新的,烧掉的灰还可以拿来占卜新一年中整年的气候变化。而灯猴告状传说的出现也很有可能受此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