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共轭

✍ dations ◷ 2025-02-23 06:24:31 #超共轭
超共轭效应在有机化学中是指一个σ键里的电子(通常是C-H或C-C)和一个临近的半满或全空的非键p轨域或反键的π轨域或全满的π轨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能够使整个体系变得更稳定。这是由于该作用能够生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轨道。对于一个碳阳离子来说,只有位于正电荷β位的键上的电子能够通过超共轭来稳定整个碳正离子。1939年,罗伯特·S·马利肯在他关于紫外光谱和共轭分子的研究中首次提出这个概念。 他观察到随着烯上的烷烃增多,吸收光谱移向长波长端。这种红移在一般的共轭化合物中很常见,例如丁二烯中。他也首次提出这些取代烯烃的氢化热较低的原因也是由于超共轭。在超共轭这个概念提出之前,人们已经在1935年发现了Baker-Nathan效应。超共轭也可以解释很多其他的化学现象,例如端基异构效应、偏转效应、β-硅效应、环外羰基的振动频率以及取代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等。根据量子力学模型的推导,交叉式构象的优先性也可以由超共轭效应来解释,而不是老的教科书提到的位阻效应。超共轭效应能影响分子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

相关

  • 镰刀型红血球疾病镰刀型红血球疾病(英语:Sickle-cell disease, SCD)是一组通常由双亲遗传而来的血液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叫做镰状红血球贫血症(Sickle-cell anemia, SCA)。该疾病会引起红
  • EC编号EC编号或EC号是酶学委员会(英语:Enzyme Commission)为酶所制作的一套编号分类法,是以每种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为分类基础。这套分类法亦同时会为各种酶给予一个建议的名称,所以亦
  • 太空法空间法是有关于规范人类在太空活动的系列国际法的统称。也是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作为对其和其公民在外层空间和其他星球上的活动作出规范的具有强制性的国际法规。但是外层
  • 马丁·里斯马丁·约翰·里斯,勒德洛的里斯男爵,OM,FRS(英语:Martin John Rees, Baron Rees of Ludlow,又译作“马丁·芮斯”,1942年6月23日-),英国理论天文学家、数学家,前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里斯
  • 二茂铁二茂铁(英文:Ferrocene),或称环戊二烯基铁,是分子式为Fe(C5H5)2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室温下会微量升华因而带有似樟脑的特殊气味 。二茂铁是最重要的金属茂基配合物,也是最早被发现的
  • 湖州湖州市(吴语湖州音:Ghẽw Cieu),简称湖,古称乌程、吴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市境东邻嘉兴市,南接杭州市,西界安徽省宣城市,北临太湖与江苏省无锡市、
  • 巴黎改造巴黎改造或奥斯曼工程(法语:Transformations de Paris sous le Second Empire或travaux haussmanniens)是指19世纪时期法国塞纳省省长乔治-欧仁·奥斯曼和拿破仑三世在位时所规
  • 佛契哥特罗伯·佛契哥特(英语:Robert Francis Furchgott,1916年6月4日-2009年5月19日),生于美国南卡罗莱那州的查尔斯顿,美国化学家。佛契哥特于1937年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化学系学士毕业,并于1
  • 王莽始建国:9年-13年 天凤:14年-19年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贵乡(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东)人。舜的后代。新朝皇帝。西汉末年政治人物及权臣,之后篡夺皇位并自立新朝。王莽
  • 硫醚硫醚是有机硫化合物的一种,通式为 R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