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下的材料科学

✍ dations ◷ 2025-09-18 16:14:47 #材料科学

辐射下的材料科学描述了辐射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涵盖了辐射作用对物质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影响的非常宽广的领域。

现在最受关注的辐射对材料的影响来自核反应堆的内核制造技术:构成内核结构元件的原子在其工程活动期内会在辐射离子流的影响下不断的移动。辐射作用对核反应堆的影响所可能产生的后果为:内核元件的形状以及体积会发生10%范围内的改变;其硬度会增加到5倍或更多;材料的延展性将大大渐弱,同时脆性会增加,对外部环境的易感性将增强,产生裂化的可能性因此会增高。为了安全的因素考虑,理解辐射作用对材料的影响,从而创造出高耐辐射的合金以及新型材料是研究辐射下的材料科学的主要目的。

能够加速材料结构老化的辐射包括:中子辐射,游离辐射,电子辐射以及伽马射线辐射。所有的这些辐射类型都有强迫原子离开其所处晶格格位的特性,这是致使材料结构改变的最基本的过程。被辐射材料粒子和离子的混杂使材料和外界产生了关联并改变该材料的性质,这个过程可以用于使用加速器增快放射性废料的衰变,对现有材料使用离子注入,离子束混合,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以及离子束浸没沉淀等技术以产生新型材料。

材料的辐射作用的基础进程开始于高能量的粒子撞击到材料中的某一目标,这个进程包括了好几个步骤或作用,其最主要的结果是使一个原子被迫离开它所处的晶格格位,产生位移。辐射作用使一个原子离开其所处的栅格,留下了一个空的格位(一个晶格空位),而这个被移动的原子最后会停留在晶格格位间的某一位置,变成一个间隙缺陷。由一对晶格空位和间隙缺陷所组成的点缺陷体被称为弗仑克尔缺陷,它是晶体结构体受辐射后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产物。弗仑克尔缺陷的产生以及其他一些辐射损害因素决定了材料的物理性质改变,同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了力学性质的改变。经过间隙缺陷产生的过程,材料会发生膨胀,增长,相变或者偏析等变化。

辐射损害过程定义为入射粒子流将能量传递给晶体,并将其分配于遭到撞击的原子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可以细分为几个子事件:

辐射损害过程最终的结果是在晶体结构中形成大量的点缺陷聚合体(包括晶格空位以及间隙缺陷)并且由这些缺陷聚合体所组成的簇。

对晶体辐射损害最主要的量化值是单位时间中在单位体积内发生的位移量 R {\displaystyle R}

这里:
N {\displaystyle N} :原子数密度;
E m a x {\displaystyle E_{max}} E m i n {\displaystyle E_{min}} :入射粒子所具有的最大和最小能量;
ϕ ( E i ) {\displaystyle \phi (E_{i})} :粒子流所产生的能量;
T m a x {\displaystyle T_{max}} T m i n {\displaystyle T_{min}} :一个具有 E i {\displaystyle E_{i}} 能量的入射粒子可传递给一个晶格原子的最大和最小能量;
σ ( E i , T ) {\displaystyle \sigma \left(E_{i},T\right)} : 一个具有 E i {\displaystyle E_{i}} 能量的入射粒子进行的能够传递 T {\displaystyle T} 能量给被撞原子的碰撞的反应截面;
υ ( T ) {\displaystyle \upsilon \left(T\right)} :每个初级撞击原子进行的位移量。

上述公式中最核心的两个变量为 σ ( E i , T ) {\displaystyle \sigma \left(E_{i},T\right)} υ ( T ) {\displaystyle \upsilon \left(T\right)} σ ( E i , T ) {\displaystyle \sigma \left(E_{i},T\right)} 刻画了入射粒子与其首先发生碰撞的原子(初级撞击原子)之间的能量传递; υ ( T ) {\displaystyle \upsilon \left(T\right)} 则代表了初级撞击原子将在晶体中进行的位移总量; 这两者合在一起描述了一个具有 E i {\displaystyle E_{i}} 能量的入射粒子所能引起的位移总量,上述公式则包含了入射粒子流的能量分布,其最终的结果是晶体内部所有由于该粒子流所引起的位移总量。

在辐射下的材料科学中,晶体中的原子位移损坏度( {\displaystyle \left} = displacements per atom in the solid ,单位原子的位移量)相对于注量(中子注量,单位为 {\displaystyle \left} )能够更加贴切的描述辐射作用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相关

  • 重复使力伤害重复使力伤害(英文:Repetitive strain injury,缩写:RSI),或称重复性劳损、劳肌损伤、重复性动作的伤害,是指因长时间重复使用某组肌肉造成的损害。吉他、打字、在装配线工作、某些
  • 佐贺大学佐贺大学(日语:佐賀大学/さがだいがく),位于佐贺县的日本国立大学。由旧制佐贺高等学校、佐贺师范学校、佐贺青年师范学校在1949年合并而成。
  • 表皮生长因子human: 1JL9, 1IVO and 1NQL in complex with EGFR; mouse: 1EGF, 3EGF, 1EPG, 1EPH, 1EPI, 1EPJ; human EGF/TGF-α chimera: 1P9J; synthetic: 1A3P· calcium ion bindin
  • 意大利学派犯罪学(英语:Criminology)是一门社会科学,主题是寻找犯罪行为的现象与规律,寻找犯罪发生的原因,借此寻找方法以减轻犯罪对社会的影响(最后这项于今日已被更精致地分科为刑事政策,而
  • 南投县市区公车南投县市区公车,是以南投县政府为主管机关(承办单位:工务处)的市区汽车客运服务。目前营运路线数共计3条(不含副线)。南投县市区公车目前有3条路线,1路及2路市区公车由南投客运经营
  • 合议性团体合议性团体(deliberative assembly)是一种要求成员以议事程序进行讨论的组织。1774年,前英国下议院议员埃德蒙·伯克在布里斯托向选民发表演讲时,首次称呼英国国会为合议性团体
  • 一致同意一致同意指在一特定情况下所有的人都表示同意。一致同意的时候,每个人都表达相同的意愿,并且行动一致。许多团体以“一致同意”作为团结的象征。一致同意可以用全部投赞成票来
  • 博比特虫博比特虫,英文俗名为Bobbit worm,学名为Eunice Aphroditois。生活在世界上所有温暖海域,是一种水生多毛食肉蠕虫。其俗名首见于 1996 年出版的 一书,命名灵感因其剪刀一般的颔
  • 披星戴月的想你《披星戴月的想你》(英语:miss you day and night)是台湾乐团告五人的首张实体单曲,于2018年12月11日正式发行。该曲Demo版本曾创下YouTube超过700万次点阅。为台剧<用九柑仔店>
  • 丹尼尔·尼科洛夫丹尼尔·尼科洛夫(保加利亚语:Даниел Николов,1998年8月26日-),保加利亚男子羽毛球运动员。2015年8月,丹尼尔·尼科洛夫出战保加利亚羽毛球公开赛,与伊万·鲁塞夫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