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下的材料科学

✍ dations ◷ 2025-04-02 08:43:27 #材料科学

辐射下的材料科学描述了辐射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涵盖了辐射作用对物质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影响的非常宽广的领域。

现在最受关注的辐射对材料的影响来自核反应堆的内核制造技术:构成内核结构元件的原子在其工程活动期内会在辐射离子流的影响下不断的移动。辐射作用对核反应堆的影响所可能产生的后果为:内核元件的形状以及体积会发生10%范围内的改变;其硬度会增加到5倍或更多;材料的延展性将大大渐弱,同时脆性会增加,对外部环境的易感性将增强,产生裂化的可能性因此会增高。为了安全的因素考虑,理解辐射作用对材料的影响,从而创造出高耐辐射的合金以及新型材料是研究辐射下的材料科学的主要目的。

能够加速材料结构老化的辐射包括:中子辐射,游离辐射,电子辐射以及伽马射线辐射。所有的这些辐射类型都有强迫原子离开其所处晶格格位的特性,这是致使材料结构改变的最基本的过程。被辐射材料粒子和离子的混杂使材料和外界产生了关联并改变该材料的性质,这个过程可以用于使用加速器增快放射性废料的衰变,对现有材料使用离子注入,离子束混合,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以及离子束浸没沉淀等技术以产生新型材料。

材料的辐射作用的基础进程开始于高能量的粒子撞击到材料中的某一目标,这个进程包括了好几个步骤或作用,其最主要的结果是使一个原子被迫离开它所处的晶格格位,产生位移。辐射作用使一个原子离开其所处的栅格,留下了一个空的格位(一个晶格空位),而这个被移动的原子最后会停留在晶格格位间的某一位置,变成一个间隙缺陷。由一对晶格空位和间隙缺陷所组成的点缺陷体被称为弗仑克尔缺陷,它是晶体结构体受辐射后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产物。弗仑克尔缺陷的产生以及其他一些辐射损害因素决定了材料的物理性质改变,同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了力学性质的改变。经过间隙缺陷产生的过程,材料会发生膨胀,增长,相变或者偏析等变化。

辐射损害过程定义为入射粒子流将能量传递给晶体,并将其分配于遭到撞击的原子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可以细分为几个子事件:

辐射损害过程最终的结果是在晶体结构中形成大量的点缺陷聚合体(包括晶格空位以及间隙缺陷)并且由这些缺陷聚合体所组成的簇。

对晶体辐射损害最主要的量化值是单位时间中在单位体积内发生的位移量 R {\displaystyle R}

这里:
N {\displaystyle N} :原子数密度;
E m a x {\displaystyle E_{max}} E m i n {\displaystyle E_{min}} :入射粒子所具有的最大和最小能量;
ϕ ( E i ) {\displaystyle \phi (E_{i})} :粒子流所产生的能量;
T m a x {\displaystyle T_{max}} T m i n {\displaystyle T_{min}} :一个具有 E i {\displaystyle E_{i}} 能量的入射粒子可传递给一个晶格原子的最大和最小能量;
σ ( E i , T ) {\displaystyle \sigma \left(E_{i},T\right)} : 一个具有 E i {\displaystyle E_{i}} 能量的入射粒子进行的能够传递 T {\displaystyle T} 能量给被撞原子的碰撞的反应截面;
υ ( T ) {\displaystyle \upsilon \left(T\right)} :每个初级撞击原子进行的位移量。

上述公式中最核心的两个变量为 σ ( E i , T ) {\displaystyle \sigma \left(E_{i},T\right)} υ ( T ) {\displaystyle \upsilon \left(T\right)} σ ( E i , T ) {\displaystyle \sigma \left(E_{i},T\right)} 刻画了入射粒子与其首先发生碰撞的原子(初级撞击原子)之间的能量传递; υ ( T ) {\displaystyle \upsilon \left(T\right)} 则代表了初级撞击原子将在晶体中进行的位移总量; 这两者合在一起描述了一个具有 E i {\displaystyle E_{i}} 能量的入射粒子所能引起的位移总量,上述公式则包含了入射粒子流的能量分布,其最终的结果是晶体内部所有由于该粒子流所引起的位移总量。

在辐射下的材料科学中,晶体中的原子位移损坏度( {\displaystyle \left} = displacements per atom in the solid ,单位原子的位移量)相对于注量(中子注量,单位为 {\displaystyle \left} )能够更加贴切的描述辐射作用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相关

  • 土壤呼吸土壤呼吸(Soil respiration),生物在土壤中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包含植物的根、根际、微生物和动物的呼吸。土壤呼吸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过程,碳在土壤中以二氧化碳(CO2)的
  • 豌豆属豌豆属(学名:Pisum)是豆科蝶形花亚科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地中海和西亚。豌豆属有以下两个种:
  • 潮安区潮安区在中国广东省东部、韩江下游,是潮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晋朝时置海阳县。1914年,因与山东省海阳县的县名同名而改名潮安县。曾多度被废立,1991年12月恢复县治。2013年6
  • 乌莉娅娜·谢苗诺娃乌莉娅娜·谢苗诺娃(俄语:Ульяна Семёнова,转写:Uļjana Semjonova,1952年3月9日-)是已退役的苏联-拉脱维亚篮球运动员。身高2.10米,体重120公斤,被誉为“女篮皇后”。
  • 梵蒂冈城国政治梵蒂冈城国是一个神权君主政体。罗马天主教会的领导人教宗对梵蒂冈行使当然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权,这是较为罕见的非继承式君主制。教宗是在前一任的教宗逝世或辞职之后由各
  • 阿狄提亚·罗伊·卡泼尔阿狄提亚·罗伊·卡泼尔(印地语:आदित्य रॉय कपूर,英语:Aditya Roy Kapur,1985年11月16日-)是印度宝莱坞男演员,主要演出印地语电影。生于印度孟买,他在成为演员前曾是Ch
  • 陈倬陈倬(1910年11月10日-1985年6月3日),字云昭,江苏金坛人。其父陈权为前清举人。他从国立交通大学毕业后至广东加入国民革命军,历任连长、营长。后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
  • 乌德吉尔乌德吉尔(Udgir),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Lat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190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91908人,其中男性48109人,女性43799人;0—6岁人口13483人,其中男6871人,女6612人;识
  • 侯俊杰 (作家)侯俊杰(1961年9月28日-),笔名侯捷,台湾知名电脑技术专栏作家,致力于电脑技术之扎根工作,文章兼具科技之长与灵性之美,有读者的评语是“比作家更工程师,比工程师更作家”。大同国中、
  • 塞琉古一世塞琉古一世(胜利者),或译为塞流息得一世、塞流卡斯一世(希腊语:Σέλευκος Νικάτωρ,约前358年-前281年),他起初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军官,亚历山大逝世后成为继业者之一,在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