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

✍ dations ◷ 2025-01-23 06:18:24 #蓝鲸
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属于须鲸小目的海洋哺乳动物。蓝鲸不仅是地球上现存体型最大的动物,也是地球史上最大的动物,长超过33米,重达177公吨。蓝鲸的身躯瘦长,背部青灰色,不过在水中看起来有时颜色会比较淡。目前已知蓝鲸至少有三个亚种: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B. m. musculus;栖息在南冰洋的B. m. intermedia与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B. m. brevicauda(也称侏儒蓝鲸)。在印度洋发现的B. m. indica则可能是另一个亚种。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直到20世纪初,在世界上几乎每片海域中蓝鲸的数量都相当多。在超过40年后,捕鲸者的猎杀使它们几乎灭绝。直到国际社会在1966年开始保育蓝鲸后,蓝鲸的数量才逐渐上升。一份2002年的报告估计目前世界上蓝鲸的数量在5,000至12,000头之间,并分布在至少5个族群中。最近对于侏儒蓝鲸的研究显示这个数字可能是低估了实际的数量。在捕鲸活动开始前,蓝鲸最大的族群是在南极海域,估计大约有239,000头(范围介于202,000与311,000之间)。目前在东北太平洋、南极海与印度洋的数量已经比之前大为减少(大约各只有2,000头)。在北大西洋则有2个更大的集团,在南半球至少也有2个集团。蓝鲸属于须鲸科,这个科的成员还包括座头鲸、塞鲸、布氏鲸与小须鲸。须鲸科被认为早在渐新世中期就和须鲸小目的其他科分离。但是对于须鲸科的成员何时彼此分离演化还未知。虽然蓝鲸通常被归类在须鲸属,但也有学者将它归类在单型属-蓝鲸属(Sibbaldus)中,不过这种分类方法并没有被其他学者接受。DNA序列分析显示,蓝鲸比其属中的其他物种在种系上更接近座头鲸和灰鲸。如果进一步的测试可以证实这种关系的话,将有把须鲸重分类的必要。关于蓝鲸与长须鲸在野外杂交而诞生的成鲸至少有11项文献记载。阿伦逊(Arnason)和格尔伯格(Gullberg)认为蓝鲸和鳍鲸的差别类似于人类和大猩猩之间的差异。目前也已知有蓝鲸与大翅鲸之间的杂交种。蓝鲸的学名称musculus来自于拉丁语,有“强健”的意思,但也可以译为“小老鼠”。林奈在1758年的开创性著作《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中完成了该种类的命名,他可能知道这一点,然后幽默地用了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双关语。蓝鲸在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记》中被称为硫磺底(Sulphur-bottom),因为硅藻附着在蓝鲸的皮肤上,使得它们的下侧呈现橘棕色或淡黄色,因此其也称为磺底鲸。其他常见的名称还有西巴德鲸、塞巴氏须鲸(Sibbald's Rorqual,由罗伯特·西巴德所命名),大蓝鲸(Great Blue Whale)与大北须鲸、巨北须鲸(Great Northern Rorqual),不过近几十年来这些名称渐渐被人们所遗忘。目前权威专家将蓝鲸分类成3或4个亚种:北蓝鲸包括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的族群、生活在南极海的南蓝鲸、在印度洋与南太平洋被发现的侏儒蓝鲸与一个仍有疑问的亚种:大印度蓝鲸,它们也在印度洋被发现,尽管之前这个亚种被怀疑可能就是侏儒蓝鲸。吞食海水后将海水排出(参见捕食)。蓝鲸背鳍小,只有在下潜的过程中短暂可见。背鳍大概位于身体的四分之三的地方,它们的形状则因蓝鲸的个体而有所不同,有一些个体仅有一个刚好可以辨识的隆起而已,但是其他个体则可能拥有明显的镰型背鳍。当蓝鲸要浮出水面呼吸时,会将肩部和气孔突出水面,它们突出水面的范围比其他的大型鲸鱼(例如长须鲸和塞鲸)还要大。这个特征经常被观察者从海洋生物来辨识它们的线索。一些栖息在北大西洋与北太平洋的蓝鲸会在潜水时升起它们的尾鳍。蓝鲸呼吸时会喷出的一道壮观的垂直水柱(可以达到12米,一般为9米),如果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则可以从非常遥远的距离目击到这些水柱。蓝鲸的肺活量为5,000升。蓝鲸拥有两个气孔,并受到一个巨大“防护罩”的保护。蓝鲸的鳍肢长3-4米。胸鳍的上方呈灰色,并有狭窄的白色边缘,而下方则是全白的。它们的头部和尾鳍一般为灰色。蓝鲸背部通常是杂色的,有时胸鳍也是这个颜色。斑纹变化的程度则因个体而有所不同。有些个体可能全身都是灰色的,但是其他的个体则是深蓝,灰色和黑色互相混合在一起。蓝鲸的短距离冲刺的速度可以达到50公里/时,这通常发生在和其他鲸鱼互动时,但是平常的游泳速度则为20公里/时。当它们哺乳的时候,速度会降到5公里/时。蓝鲸通常独居或者和另一只蓝鲸共同生活。目前尚未知道,这些共居的蓝鲸是长时间生活在一起,还是形成更为松散的关系。在食物高度密集的区域中,能看到多达50只蓝鲸聚集在在很小的范围之内,但是它们不会像其他须鲸那样形成组织严密的大团体。蓝鲸被认为是地球上出现过体型最大的动物。目前已知最大的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的阿根廷龙,阿根廷龙估计重达90公吨(100短吨),虽然一具受到争议的双腔龙脊椎骨可能显示出这种生物可以达到122公吨(135短吨)重,长40至60米,另外一种数据尚未完全确定的巨体龙估计重达185-250公吨,重量足以超过最大的蓝鲸的180公吨。体积最大的蓝鲸的数据尚未完全确定。大部分的资料是来自20世纪上半叶,人类在南极海域捕杀的蓝鲸,不过这些资料是由并不精通标准动物测量方法的捕鲸人所收集的。目前记录到最长的蓝鲸为两只雌鲸,分别为33.6米和33.3米。但是这些数据的可靠性令人质疑。美国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NMML)的科学家所测量到的最长的蓝鲸则是29.9米长。因为蓝鲸的体积太过巨大,所以很难去测量它们的体重。许多捕鲸人所猎杀的蓝鲸并没有完全测量过重量,因为他们首先会将鲸鱼切成容易处理的大小。这导致蓝鲸的总重量被低估,因为它们的血液与体液都流失掉了。尽管如此,仍然有重150至180公吨(160至190短吨),长27米的蓝鲸被纪录过。一只长30米的个体被美国国家海洋哺乳类研究室(National Marine Mammal Laboratory)认为它的重量会超过180公吨(200短吨)。直到目前为止,国家海洋哺乳类研究室的科学家精确测量过最巨大的蓝鲸是一只重177公吨(196短吨)的雌鲸。不过目前已知雌鲸比雄鲸更大,不同于雄性更大的齿鲸。蓝鲸的舌头大约重2.7公吨(3短吨),当它全部伸展开来时可以攫取90公吨重的食物与海水。即使拥有这样巨大的嘴,蓝鲸的喉咙仍然无法吞下沙滩球那样宽的物体。它们的心脏有汽车大小,也是已知的生物中最巨大的。蓝鲸的主动脉则大约23公分宽。在出生后的7个月内,幼鲸每天要喝400升的母乳。幼鲸的生长速度很快,体重每24小时增加90公斤。即使才刚出生,幼鲸的体重就能达到2,700公斤-相当于一只成年河马的体重。蓝鲸几乎只捕食磷虾,虽然它们也会以桡足类为食。蓝鲸所吃的磷虾则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蓝鲸在北大西洋主要的食物主要是:北方磷虾、北极磷虾、Thysanoessa inermis和Thysanoessa longicaudata。在北太平洋则是:太平洋磷虾、Thysanoessa inermis、Thysanoessa longipes、Nematoscelis megalops、Thysanoessa spinifera与Nyctiphanes symplex;而在南极则是:南极磷虾、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和Euphausia vallentni。蓝鲸总是在它们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虾群中觅食,有时候它们一天会捕食5,000公斤的磷虾。这意味着,通常蓝鲸白天需要在超过100米深度的海域来觅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在觅食过程中,蓝鲸的潜水时间一般是10分钟,虽然它们潜水20分钟并不少见,而蓝鲸最长的潜水时间记录则是36分钟(西尔斯、1998年)。蓝鲸在捕食的时候是一次吞入大群的磷虾,并同时吸入大量的海水。然后它们挤压腹腔和舌头将海水从鲸须板的缝隙排出。当口中的海水完全排出后,蓝鲸就把剩下这些不能穿过鲸须板的磷虾吞入。当蓝鲸捕食磷虾时,偶尔也会吞进小型鱼类、甲壳类与乌贼。蓝鲸在晚秋开始交配,并一直持续到冬末,而我们对于它们的交配行为和繁殖区域则所知甚少。雌鲸通常2-3年生产一次,在经过10-12个月的妊娠期后,一般会在冬初产下幼鲸。幼鲸重约2公吨半,长约7米。蓝鲸的幼鲸每天摄取380-570升的母乳,它每天能长将近100千克,速度着实惊人,会在6个月后断奶,此时幼鲸的长度达到出生时的2倍。蓝鲸通常在8-10岁之间达到性成熟,此时雄鲸的长度至少达到20米(南半球的族群更长)。相较之下,雌鲸体型更大,大约在5岁时性成熟,此时它们长度大约为21米。科学家估计蓝鲸的寿命至少有80年,但是由于个体的记录无法回溯至捕鲸时代,所以要得知蓝鲸的确切寿命还要经过很多年。目前单一个体最长的研究记录是34年,位元于东北太平洋(西尔斯在1998年的报告)。蓝鲸在自然界中唯一的天敌是虎鲸。研究报告显示25%的成年蓝鲸都有虎鲸攻击留下的伤痕,但是攻击造成的死亡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蓝鲸的搁浅事件是非常少见的,而且因为它们的社会结构,所以从来没有听说过蓝鲸发生群体搁浅。但是当搁浅发生时,将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1920年时,一只蓝鲸在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路易士岛的海滩搁浅,它的头部被捕鲸人射中,但鱼叉却没有爆炸。就跟其他动物一样,蓝鲸本能地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呼吸,搁浅可以让它不至于溺死。路易士岛上两根矗立在大道旁的蓝鲸骨头吸引了大量游客。卡明斯和汤普森(1971年)表示,通过距离蓝鲸1米参考压力一毫帕的测量,估计蓝鲸的声音在源头处可以达到155-188分贝。所有的蓝鲸种群发声的基频位在10-40赫兹之间,而人类能够察觉的最低频率则是20赫兹。蓝鲸的声音持续时间为10-30秒钟。斯里兰卡海岸外曾经记录到蓝鲸的重复发出4个音符的“歌”,每次大约持续两分钟,使人想起著名的驼背鲸之歌。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并没在其他种群中看到,这可能是侏儒蓝鲸(B. m. brevicauda)所特有的。科学家并不知道蓝鲸为什么要发声,理查森等人(1995年)提出了下面6种可能的原因:蓝鲸不易捕捉与宰杀。它们的速度和力量意味着蓝鲸很少成为早期捕鲸人的目标。1864年,挪威人斯文德·福因(Svend Foyn)使用鱼叉搭配轮船,设计来捕捉大型鲸鱼。虽然最初很麻烦,成功的几率又低,不过福因进一步的改善了鱼叉,于是很快的挪威北部芬马克郡的几个捕鲸站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来捕鲸。因为当地渔夫之间发生争论,芬马克郡最后一处捕鲸站于是在1904年关闭。很快,蓝鲸就在冰岛(1883年)、法罗群岛(1894年)、纽芬兰(1898年)与斯匹次卑尔根岛(1903年)等地开始被捕杀。在1904年至1905年之间,美国乔治亚州南部捕获第一只蓝鲸。到了1925年时,随着工厂船船尾台的出现与蒸汽动力鲸捕船的使用,蓝鲸与全部的须鲸被捕的数量在南极与次南极海域开始急剧增加。从1930年至1931年间,单单在南极海域就有29,400只蓝鲸被捕杀。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蓝鲸的数量已经减少相当多了。在1946年时,首次引进了国际鲸鱼交易配额限制,但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不同物种之间的区别,所以这些配额并没有奏效。表示数量稀有的种类和数量较多的种类被人类进行相等程度的捕杀活动。到1960年代,国际捕鲸委员会开始禁止猎捕蓝鲸,而苏联进行的非法捕鲸活动则在1970年代停止。此时已经有超过380,000只蓝鲸被杀,其中在南极海域有330,000只,33,000只在南半球的其他地区,8,200只在北太平洋地区,在北大西洋则有7,000只。原本在南极最大的集团数量已经下降到只剩捕鲸活动前的0.15%。捕鲸活动明显导致蓝鲸几乎灭绝,而不是猎捕较少的数量以换取较长的猎捕期间,捕鲸者继续减少蓝鲸数量。现在看来,捕鲸业顾及由海洋生物学家制定的监测和限制,使得更多鲸鱼可能有商业上的价值,尽管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长寿的海洋哺乳类的族群动态与寿命较短的鱼类相当的不同。因为较长生育期(超过1年)与比较少胎(1次1或2胎),鲸鱼数量恢复所需的时间比起体型较小的动物更长。自从禁止捕鲸以来,研究无法确定目前蓝鲸的数量正在增加还是没有显著的改变。最精确的估计显示,南极地区的蓝鲸数量在苏联非法捕鲸结束之后每年以7.3%的速度成长,虽然整体的数量仍然不足原本的1%。研究也显示栖息在冰岛与加拿大的蓝鲸也正在增加,即使幅度未达显著性差异。在2002年时,科学家估计全球的蓝鲸介于5,000与12,000只之间,虽然在许多区域的估计是高度的不确定性。蓝鲸目前仍然名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中,就跟名单开始编制时一样。目前已知最大的蓝鲸群体是由大约2,000只个体(北方蓝鲸)所组成的,集中在阿拉斯加到哥斯达黎加之间,不过最常见的海域是夏季时的加利福尼亚州。有时候这些蓝鲸会出现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曾有蓝鲸出现在堪察加半岛和日本北端之间海域的罕见纪录。在北大西洋已经有两个蓝鲸集团(B. m. musculus)被确认。第一个位于格陵兰、纽芬兰、新斯科舍和圣劳伦斯湾外海,估计数量有500只左右。第二个集团更靠近东边,它们春季出现在亚述尔群岛,而7、8月份时则出现在冰岛附近海域。根据推测这些鲸群沿着大西洋中脊在这两个火山岛之间来活动。除了冰岛,蓝鲸还会出现在更北方的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虽然相当少见。不过科学家仍然不清楚这些蓝鲸在哪里过冬。整个北大西洋的族群数量估计在600-1500只之间。在南半球目前已知有2个确切的亚种:南蓝鲸(B. m. intermedia)与在印度洋发现、所知不多的侏儒蓝鲸(B. m. brevicauda)。最近许多调查的结果显示生活在南冰洋的亚种的数量介于1100至1700只之间。而侏儒蓝鲸的研究则正在进行中。1996年一项调查显示仅在马达加斯加南方一个小范围海域的之中,就栖息著424只蓝鲸。这项调查似乎表示是蓝鲸在整个印度洋的数量是数以千计的。如果这是事实,全球的蓝鲸数量将会比估计的更高。蓝鲸第4个亚种 B. m. indica是由艾德华·布莱(Edward Blyth)于1859年时在北印度洋所确认的,但是由于特征辨识上的困难,导致它被当成B. m. musculus的一个异名。目前这个亚种被认为与侏儒蓝鲸是同一个种。根据苏联捕鲸者的纪录显示雌鲸比成B. m. musculus更接近侏儒蓝鲸,虽然B. m. indica与侏儒蓝鲸的分布范围是分开的,而且繁殖期间相差几乎有6个月之久。这些亚种的迁移模式仍然是未知的。举例来说:侏儒蓝鲸在北印度洋(阿曼、马尔代夫与斯里兰卡)被观测到,它们在这里组成独特的栖息集团。除此之外,在智利与秘鲁外海出现的蓝鲸也可能是一个明显的群体。一些栖息在南极海域的蓝鲸会在冬季接近南大西洋的东部,有时它们发出的叫声可以在秘鲁、西澳大利亚与北印度洋观测到。因为最近在奇洛埃岛(Chiloé)海域发现蓝鲸群体觅食的迹象,所以智利的鲸鱼保护中心在智利海军的支持下,正在对蓝鲸进行广泛的研究和保护。奇洛埃岛一个称为“Golfo del Corcovado”的地区在2007年夏季确实有时候可以观察到有326只鲸鱼出现在沿海。蓝鲸的数量能够更精确的估计受到杜克大学海洋动物学家很大的帮助,因为他们保存了庞大数量空间生态分析-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统(OBIS-SEAMAP),这是一个存大约130个来源收集目击海洋哺乳类动物资料的比对系统。与船只发生碰撞或受困、纠缠在捕渔设备中时,蓝鲸可能会受伤;海里越来越多的噪音使他们难以互相沟通,甚至可能丧命。人类对于蓝鲸的潜在威胁包括制造会在蓝鲸体内累积的化学物品多氯联二苯(PCB)。随着全球暖化导致冰川与永久冻土层快速融化,并导致大量的淡水注入海中。有人担心一旦流入海中的淡水量超过临界点,将会导致温盐环流瓦解。考量到蓝鲸根据海水温度的迁移模式,环流瓦解将导致温暖与寒冷的海水环绕全球,这可能会对蓝鲸的迁徙造成影响。蓝鲸夏季时处在寒冷、高纬度的海域,因为这里拥有丰富的食物;而冬季时则位于温暖、低纬度的海域,在这里它们可以交配与生产。海洋温度的改变也会影响蓝鲸的食物来源,暖化趋势也会减少盐分的分布,这将会对的分布与密度造成重大的影响。伦敦的自然史博物馆分别保存了一具著名的蓝鲸骨架以及一具与蓝鲸真实大小相同的模型,2具都是全球首见的,不过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后来也仿照这种方法展出。纽约的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海洋生物厅中也展示了一具蓝鲸真实大小3的模型。赏鲸船只可能会在缅因湾遇见活生生的蓝鲸,主要的观赏4地点则沿着圣罗伦斯湾与圣罗伦斯河河口。蓝鲸曾在1967年电影《怪医杜立德》(Doctor Dolittle)中出现,并5作为巨大体积与力量的象征,因为在剧中它可以移动一个岛。

相关

  • 盗汗汗液,或汗,是由人等高等动物透过汗腺所分泌出的液体。汗的分泌受到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总成分的98%到99%,其余物质为氯化钠,极少量的尿素、氨和其他盐类
  • 肉毒杆菌素肉毒杆菌毒素(英文:BTX, Botulinum Toxin),也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是由肉毒杆菌于厌氧条件下生长时所产生的一类嗜神经性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共有A、B、Cα、Cβ、D、E、
  • 伊斯兰伊斯兰经济是指按照伊斯兰经典《古兰经》和圣训建立的的经济体系,其运作严格按照《古兰经》和圣训的教义进行。其特点是要交纳天课,借贷不得收取利息,不进行向社会索取回报的投
  • 喹唑啉酮喹唑啉酮(Quinazolinone)是喹唑啉的一类衍生物,通常指4-喹唑啉酮,是多种生物碱和药物的骨架结构。2-喹唑啉酮4-喹唑啉酮喹唑啉酮类催眠/镇静药物有4-喹唑啉酮的核心结构,其应用已
  • 波斯湾战争联军介入海上行动空战(英语:Gulf War air campaign)解放科威特(英语:Liberation of Kuwait campaign)停火后海湾战争(英语:Gulf War;阿拉伯语:حرب الخليج الثانية‎)是
  • 前棱蜥亚目见内文前棱蜥亚目(Procolophonia)是一群已灭绝植食性爬行动物,生存于二叠纪中期到三叠纪末期。它们原本被分类在杯龙目(最近被重命名为大鼻龙目)里的一个亚目,但现在被认为是副爬
  • 延伸因子延长因子(Elongation factor)为一连串蛋白,用于细胞内的蛋白合成。在核糖体中,他们促进转译蛋白的延长,从第一个多肽键的产生至最后一个。 延长为转译最快的步骤:延长因子在过程中
  • 南隆达省南隆达省位于安哥拉东北,与北伦达省、马兰哲省、莫希科省等省份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相邻。
  • 真社会性真社会性(英语:Eusociality)是最高度组织化的动物社会性。“Eusocial”一词是1966年由苏珊·巴特拉(Suzanne Batra)所提出,而爱德华·威尔森则对此用语作了进一步的定义。在一般常
  • 贺伯特·威尔森贺伯特·威尔森(Herbert Wilson,1929年-2008年)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为伦敦国王学院发现DNA结构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