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78号潜艇

✍ dations ◷ 2025-08-03 19:15:48 #UC-78号潜艇

陛下之UC-78号艇(德语:SM UC 78)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其中一艘UC-II型近岸(英语:Coastal submarine)布雷潜艇或称U型潜艇。它由汉堡的伏尔铿船厂承建,于1916年12月8日新船下水,至1917年1月10日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其全长50.5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410吨和493吨,艇载武器则包括三具鱼雷发射管、六具水雷滑射槽以及一门88毫米口径甲板炮(英语:Deck gun)。UC-78号入役后曾先后被部署至驻波罗的海的库尔兰区舰队和驻北海的第一区舰队,并参与了大西洋潜艇战。通过其十二次巡逻,仅间接击沉1艘排水量为350吨的俄国军舰。1918年5月9日,该艇在瑟堡以西水域遭英国蒸汽船亚历山德拉王后号(英语:TS Queen Alexandra)撞击后沉没,艇内29名官兵全数阵亡。

1915年秋天,由于中立国美国的干预,U型潜艇战(英语:U-boat campaign)几乎陷入停顿,导致德国广泛开展《国际法》所允许的水雷战,从而使布雷潜艇的需求量相应增加。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监察局()的开发部门留意到了这一点,遂以UB-II型为基础,按照兼顾布雷效率和生产速度的要求,以41号工程的名义设计了UC-II型潜艇。为了弥补前型UC-I型的缺陷,UC-II型艇不仅更大,而且采用双轴推进系统。然而,与前型最主要的区别在于,UC-II型艇重新运用了双壳体(德语:Zweihüllenboot)结构。但它并非纯粹的双体潜艇,而是一种中间过渡型;因为外层没有封闭耐压壳体(英语:pressure hull),而是作为鞍形水柜(英语:Saddle tank (submarine))附在上方。

UC-78号是64艘UC-II型方案的其中一艘。这个亚型的艇体结构与UB-II型类似,但体积更大,全长为50.5米,并有3.65米的吃水深度;由于不再考虑铁路运输的装载限界(英语:Loading gauge),舷宽也得以增至5.22米。其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别为410吨和493吨。艇只采用两台科尔庭(英语:Körting Hannover)六缸四冲程600匹公制马力(440千瓦特)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620匹公制马力(460千瓦特)的西门子-舒克特(英语:Siemens-Schuckert)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1.8节(21.9千米每小时),水下7.3节(13.5千米每小时);能够在水面以7节(13千米每小时)航速续航10,230海里(18,950千米),或以4节(7.4千米每小时)连续在水下航行52海里(96千米)而无需充电。其潜没需时约为30秒,能够在50米的深度下运作。

作为布雷潜艇,UC-78号改将六具布雷滑射槽安装在艇体前部,每具储存井内的水雷数量增至3枚,即合共18枚UC200型水雷。布雷时只需将存储井底部的盖板打开,水雷便可凭借自身重量滑入水中。随着滑射槽长度增加,艇体艏楼的上层建筑被抬高,上层建筑与司令塔之间的凹陷处布置了一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英语:8.8 cm SK L/30 naval gun)作为甲板炮(英语:Deck gun)。但由于位置相对较低,火炮甲板在恶劣海况下很容易被涌浪淹没。此外,UC-78号还装备有三具500毫米鱼雷发射管,这极大提升了潜艇的攻击能力。其中艇艏两具外置在两侧、艇艉一具则为内置式,并可搭载合共7枚G6型鱼雷。其标准船员编制(英语:Ship's company)为3名军官及23名水兵。

1916年1月12日,在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倡议下,国家海军办公室分别向五家德国造船厂发包第三批次的UC-II型潜艇。UC-78号因此成为汉堡伏尔铿船厂承建的该批次五号艇,建造编号为83。它于1916年12月8日新船下水,至1917年1月10日在首度担任艇长的海军中尉汉斯·库卡特的指挥下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随即被编入驻利鲍的库尔兰区舰队,并在波罗的海完成海试(英语:Sea trial)。自1918年12月11日起,它又转配至驻布伦斯比特尔科格的第一潜艇区舰队服役。

在为期十六个月的服役生涯中,UC-78号参与了大西洋潜艇战,足迹曾抵但泽湾、哥特兰岛、奥兰群岛以及波的尼亚湾等多处水域。1917 年9月2日至4日,该艇及其姊妹艇UC-57号曾参与德军对里加的占领行动,负责炮击沿海岸撤退的俄罗斯帝国陆军部队。一个月后,该艇又作为库尔兰区舰队的一分子参加了阿尔比恩行动,旨在征服穆胡群岛。它在行动中的任务是监视萨雷马岛和卢希努岛(英语:Ruhnu)之间的海域,并在俄国人的航道上布雷。在德国军队成功闯入里加湾后,UC-78号于10月25日返回利鲍。

通过十二次布雷及破交战(德语:Handelskrieg)巡逻,UC-78号仅间接击沉过1艘隶属俄罗斯帝国海军的驱逐舰,即排水量为350吨的布拉科夫中尉号(俄语:Лейтенант Бураков (эсминец))。它于1917年8月12日从德格比(英语:Degerby)前往玛丽港的途中,在奥兰群岛附近撞上了由UC-78号于同年5月8日布设的水雷阵而沉没。此外,容积总吨为1,481吨的希腊轮船埃夫斯特拉蒂奥斯号()也于1918年4月4日在布洛涅附近遭库卡特发射鱼雷命中,但该舰遇袭后仅仅受损,并未沉没。1918年5月9日,正在英吉利海峡巡逻的UC-78号于瑟堡以西水域(49°49′N 01°40′W / 49.817°N 1.667°W / 49.817; -1.667坐标:49°49′N 01°40′W / 49.817°N 1.667°W / 49.817; -1.667)遭英国涡轮蒸汽船亚历山德拉王后号(英语:TS Queen Alexandra)撞击后沉没,艇内29名官兵全数阵亡。

相关

  • 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英文:Alanine transaminase,缩写ALT)是一种转氨酶(EC 2.6.1.2,存在于血浆及多种身体组织中,但最常见与肝脏关联。也叫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英语:serum glutamate pyruv
  • 逸度逸度(英语:Fugacity)在化学热力学中表示实际气体的有效压力,用 f {\displaystyle f} 表示。它等于相同条件下具有相同化学势的理
  • 友善的人工智能友好的人工智能(简称FAI或友好的AI)是一种假设性理想型的通用人工智能 (AGI)。,它将为人类带来积极影响而不是消极影响。它是人工智能道德的一部分,与机器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
  • 河原岭旭河原岭旭(1988年10月18日-),日本作曲家、编曲家,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
  • 因弗内斯 (科罗拉多州)因弗内斯(英语:Inverness)是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阿拉帕霍县的一个人口普查指定地区。因弗内斯的座标为39°33′44″N 104°51′46″W / 39.56222°N 104.86278°W / 39.56222; -
  • 吉安·弗朗切斯科·马利皮耶罗吉安·弗朗切斯科·马利皮耶罗(意大利语:Gian Francesco Malipiero,1882年3月18日-1973年8月1日),意大利作曲家,音乐学家。马利皮耶罗出生于一个威尼斯的音乐世家,他的祖父是一位歌
  • 乌菈菈迷路帖青文出版社出版的《乌菈菈迷路帖》第1本漫画封面。《乌菈菈迷路帖》(日语:うらら迷路帖),是はりかも的四格漫画作品,于芳文社的杂志《Manga Time Kirara Miracle!》2014年6月号开
  • 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2012–13赛季2012–13赛季是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连续第 113 季参与西班牙顶级联赛赛事,亦是蒂托·比拉诺瓦执教的首个赛季。比拉诺瓦在过去四季一直担任一队的助理主教练,在何塞普·瓜迪奥拉宣布不再和俱乐部续约后获提拔成为新任主教练。最后更新:至2013年5月1日进行的赛事资料来源:FCBarcelona.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各球员页面(效力年份)、ESP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出场及进球数据)及footballdatabase.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欧盟公
  • 1,2-双(2-氯乙基硫基)乙烷1,2-双(2-氯乙基硫基)乙烷(又称倍半芥子气,军事符号Q)是一种糜烂性化学武器,属于芥子气。纯倍半芥子气的糜烂效力比普通芥子气强5倍,尽管它是固体。它在军事上通常与普通芥子气和/或光气一同使用。它在《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中列为一类物质。
  • 沃得精机沃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简称沃得精机,以及沃得精密机械(英语:World Precision Machinery Limited,SGX:B49),在1953年当时由江苏省丹阳市人民政府创立,在1988年由王伟耀和邵建军组成沃得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公司。而前身为“光明沃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业务在中国从事机械压力机、数控冲、剪板机、折弯机、油压机等金属成型锻压设备研发与制造。总部位于中国江苏丹阳埤城沃得工业园。而股份在2006年4月27日于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招股价为0.36坡元,配售股份为1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