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放(?-?),字长通,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朝官员、诗人。
早年居住于汉水之滨,后岁馑,隐居于剡溪(今浙江嵊县)、镜湖间。与顾况、戴叔伦、刘长卿、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等人有交情。建中三年(782年)嗣曹王李皋镇守江西,聘为节度参谋,不久告归,隐居丹阳。贞元二年(786年)诏举“韬晦奇才”,召为右拾遗,起程至京城,不久即称病返吴。后前往润州(今江苏镇江)。贞元三、四年或五年间卒于广陵(今江苏扬州)舟中。《全唐诗》卷三一五存其诗一卷,共二十五首,《全唐诗外编》卷四补诗一首。
朱放(?-?),字长通,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朝官员、诗人。
早年居住于汉水之滨,后岁馑,隐居于剡溪(今浙江嵊县)、镜湖间。与顾况、戴叔伦、刘长卿、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等人有交情。建中三年(782年)嗣曹王李皋镇守江西,聘为节度参谋,不久告归,隐居丹阳。贞元二年(786年)诏举“韬晦奇才”,召为右拾遗,起程至京城,不久即称病返吴。后前往润州(今江苏镇江)。贞元三、四年或五年间卒于广陵(今江苏扬州)舟中。《全唐诗》卷三一五存其诗一卷,共二十五首,《全唐诗外编》卷四补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