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

✍ dations ◷ 2025-09-02 09:47:36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英语:populism),又译平民主义、大众主义、人民主义、公民主义,意指平民论者所拥护的政治与经济理念,是社会科学语汇中最没有精确定义的名词之一,也可以被当成是一种政治哲学或是政治语言。学术界有关民粹的讨论甚多,但是把它当成一个独立学术概念来处理的却很少,主要原因是民粹主义呈现的样貌过于丰富、难以捉摸。民粹主义通常是精英主义的反义词。在古希腊城邦发明民主制度之后,对于应由精英贵族还是一般大众来掌握政治,出现了争论。支持民粹主义者则诉求直接民主与草根民主,认为政治精英(当下或未来)只追求自身利益,腐化且不可相信,希望由人民直接决定政治事务。民粹主义的字根源自拉丁语:populus,是人民或群众的意思,通常被用来与精英主义、贵族制、共治主义或金权政治相对。在古罗马,拉丁语:populus意指拥有公民权的罗马公民。在罗马共和时期,有一群被称为平民派(拉丁语:Populares)的政治人物,包括提比略·格拉古等人,他们推动以罗马公民举行的公民大会,来替代由元老院,进行决策。与他们对抗的贵人派,则支持元老院统治的政治人物,强调精英贵族才拥有统治的能力与智识。贵人派认为,人民缺少知识与统治能力,易受煽动,将权力交给人民,将会带来暴民政治。在英国光荣革命后,民主制度逐渐推行。英国传统的统治精英与贵族认为将权力交给人民是极为危险的。在撒切尔夫人执政的1980年代,许多英国独立党的新选民居住于小型的城镇中,而这些城镇曾经是制造业与矿业的中心,现在却成了工业鬼城。相比之下虽然伦敦成为了金融和法律服务中心,这些老旧工业区的情况却持续恶化著。在之后来到了2004年,移民人数的增加助长了英国与东欧国家对于反欧盟的情绪持续升高。虽然伦敦人与许多科技业发达的地区对于移民是抱持开放的态度,可是有更多的劳工阶级将这些移民视为威胁其生活水准的存在,以上的情况都在不断的使民粹主义扩张与增生。2016年英国去留欧盟公投最终决定英国脱离欧盟的事件,亦被认为是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结果。法国古斯塔夫·勒庞写作《乌合之众》,认为在从众效应之下,一般人民会丧失思考能力。在经济繁荣的年代法国对于移民的态度是开放的,可是到了1970年代后情况出现了一点的不同,这些移民在一开始被假定最后会回到家的一群人,出人意料的情况是这些移民不仅没有回去还不断的利用法规将自己家属连带的一起迁入了欧洲境内。这些移民较高的生育率也对于欧洲人口的组成比例出现了一定的影响。 在1980年代,大量的政治难民涌入了欧洲境内,而这群移民不是没有工作就是做一些身份地位卑微的工作。他们群居在一些大城市的郊区或是贫民窟中,而以上的这些人开始让大部分的欧洲与法国人心中产生恐惧与厌恶。在19世纪,俄国首度出现了民粹主义这个词即民粹派,特征是抬举民众、蔑视精英。不过统治贵族以这个词来称呼包括自由派人士、民主派人士、社会主义人士与无政府主义等。在这个脉络下,这是一个有贬义的称呼,这些人士通常都会否认这个称呼。民主制度逐步确立之后,旧有的贵族消失,新的统治精英经由代议民主与官僚制度,控制了政府。民粹主义这个词的意义又开始转变。统治精英以这个词,来称呼那些诉求直接民主与草根民主的人士。统治精英认为,人民缺少做出决定的知识,易受感情影响,主张应该交给有能力做出决策的专家来决定政策。人民拥有的权力是选举权,在决定出政治领袖之后,就不适宜再直接做出政治决定。在美国,则是在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即进步主义时期,出现了许多民粹亲农工政党,像是人民党、美钞党(United States Greenback Party)、亨利·佐治的土地单一税(Single Tax)运动、进步党(United States Progressive Party)、农工党(Farmer-Labor Party)、脩义·龙(又译辉·龙)(Huey Long)的“分享财富运动(英语:Share Our Wealth)”、美利坚联盟党(United States Union Party),这些政党反对托拉斯及共和党的亲大企业政策。一些早期的美国民粹主义主张,包括保障农民利益、主张自由使用银矿来铸造货币、以及提倡政府管制垄断现象等等,反对美国插手拉丁美洲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事务,但内容极为分歧且不一致,惟这些主张后来被民主党加入及吸收。民粹主义不代表一定要采取激烈与暴力的手段,温和的手段包括诸如演讲、静坐、绝食,而且近代采取温和手段抗议的成功率也较高。。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不少主张被认为是诉诸民粹主义(不同意见:至少仍是由政治精英最后决定,要负最后政治责任),包括提出驱逐境内逾1100万非法移民(主要来自墨西哥)、在美墨边境修建围墙、川普旅行禁令(英语:Trump travel ban)禁止境外穆斯林进入等主张(特朗普总统2017年1月27日颁布行政命令,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六个穆斯林国家的公民入境,获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合宪),以争取选民的支持。

相关

  • 杀外寄生虫药外寄生物感染是指主要由外寄生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外寄生物即暂时或永久寄生于宿主体表的寄生物。例如:治疗外寄生物感染常使用杀外寄生虫药(英语:ectoparasiticide),以杀死外寄生
  • 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英语:Gram-negative bacteria)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结晶紫,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
  • 圣玛丽亚港圣玛丽亚港(西班牙语:El Puerto de Santa María)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加的斯省的一座城市,位于瓜达莱特河畔。根据荷马的奥德赛史诗,在特洛伊战争后,一位名叫米奈斯休斯(英语:M
  • 雄蕊雄蕊(stamen)是被子植物花的雄性生殖器,为雄花器(androecium)的一部分,作用是产生花粉。雄蕊轮状或螺旋状着生于花托上,位于花被内侧及雌花器外侧(霉草科中的少数成员为例外,其中最著
  • 藩镇割据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余年直至唐朝灭亡。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
  • 巴勃罗·鲁道明巴勃罗·鲁道明(Pablo Rudomín,1934年6月15日-)是墨西哥神经生物学家。鲁道明于1934年6月15日出生在墨西哥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母亲来自苏联赫梅利尼茨基(今属乌克兰),父亲来自斯
  • 政变政变(法语:coup d'État, audio 帮助·信息,亦音译为“苦跌打”、“苦迭打”),是指一个国家之中有一部分人通过密谋策划,采取军事叛乱或政治行动,夺取国家政权的行为。如果能成功完
  • 军事力军事力指军事方面的能力,国家及类似集团可对其内外对象行使的暴力。军事力也称为武力 (Armed force)、防卫力 (Defense potential)、战争能力 (War potential) ,但在本条目中
  • 穆勒散射在量子电动力学中,穆勒散射(英语:Møller scattering)指电子-电子到电子-电子的散射过程,得名于计算出极端相对论极限下该散射的截面的丹麦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穆勒(英语:Christia
  • 路易西安那州路易斯安那州(法语:État de la Louisiane; 英语:State of Louisiana),简称路州,是美国的一个州,位于墨西哥湾沿岸。此州以对比强烈的文化、地理景观著名。如嘉年华会的狂欢和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