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基督教

✍ dations ◷ 2025-09-12 21:23:51 #印度基督教

此处的基督宗教,指的是包括天主教、新教等的基督宗教,虽然历史证据表明基督教在印度早于1世纪时就已存在,但是基督教在印度开始兴盛,还是在葡萄牙和英国殖民印度时才开始发生的事。

今时今日,在全印度各地的各个阶层均有基督徒,当中大部分的人口集中于印度南部、康坎海岸及印度东北部。作为印度的第三大宗教,拥有超过2000万信徒,占了印度总人口的2.3%,基督教在印度具有一定的地位。基督教在印度流行于南部的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东北部的那加兰邦、米佐拉姆邦和西部的果阿邦。

多马他在印度传教的历史记载有野史《多马行传》可参考。教会史料有关多马的事迹不多,大概只知道多马去了印度传教并且殉道。今天在印度圣多马地的基督徒,自称他们是多马的信徒。

第2世纪,叙利亚犹太基督徒(现称为Knanaya人)的到来,使基督教在印度得到巩固。这个喀拉拉邦的古代基督徒少数民族称为圣多马基督徒或叙利亚基督徒。圣多马基督徒,特别是Knanaya人有很强的犹太历史联系。他们是最古老的基督教形式之一:叙利亚基督教是东方基督教的一支,在印度指圣多马基督徒。要注意,"圣多马基督徒"是一个消失的名词,许多喀拉拉邦的非圣多马基督徒经常被错误的贴上这个标签。喀拉拉邦的绝大多数基督徒并非圣多马基督徒或Knanaya传统,而是当地本土皈依者。

罗马天主教在欧洲殖民期间来到印度,开始于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抵达马拉巴尔海岸。在19世纪初基督教传教活动增加,令基督教开始在印度开花结果。然而,如同其他非印度教的宗教一样,基督教在印度亦会受到主流宗教的敌视。2008年夏季,极端印度教团体印度青年民兵在奥里萨邦展开对基督教徒的大规模攻击,杀害基督教徒与纵火焚烧教堂、孤儿院及信徒的家。华人媒体把该团误为极端佛教徒。

部分基督教内部也有种姓之分,婆罗门与贱民改宗后,仍然保留了原来生活习惯,印度教徒对待他们态度相去甚远,在泰米尔纳德邦婆罗门、首陀罗、贱民也都有自己种姓的天主教神父,信徒举行仪式与礼拜位置也不同,领圣餐时要婆罗门领了之后,贱民才可领。

相关

  • 孟加拉国广播电台孟加拉国广播电台(孟加拉语:বাংলাদেশ বেতার;英语:Bangladesh Betar)是孟加拉国的国营广播电台,总部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1939年,全印广播电台(AIR)在当时属于英属印度
  • 奥罗拉市奥罗拉(英语:Aurora)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第三大城市(2005年人口297,235人)、阿拉帕霍县最大的城市。一部分分别位于亚当斯县和道格拉斯县。1891年开埠,原名费莱彻(英语:Fletcher)。1907
  • 双子座11号双子座11号(Gemini XI)是双子座计划中的第九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美国的第十七次太空任务(包括飞行高度超过100千米的X-15任务)。替补成员同样接受任务训练,在主力成员因各种原因无
  • 丁丙诺啡/纳洛酮丁丙诺啡/纳洛酮(Buprenorphine/naloxone),会以舒倍生(Suboxone)之类的药品名称贩售,是由丁丙诺啡及纳洛酮组成的复方药物(英语:combination medication),此药物是用来治疗鸦片物质依
  • 亨丽爱塔·斯万·勒维特亨丽爱塔·斯万·勒维特(英语:Henrietta Swan Leavitt,1868年7月4日-1921年12月12日)是一位美国天文学家,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学院。1893年起,她在哈佛大学天文台担任计算员,负责监视感
  • 经验主义美学18世纪启蒙运动影响美学发展,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与理性主义相对立,否认任何天赋观念,只有感性经验才是认识的唯一泉源 ;英国是唯物主义的诞生地,以经验为出发点, 既能达到唯物主
  • 双叶社双叶社是一间位于日本东京都新宿区的出版社。创立于昭和23年(1948年),以出版杂志为主,亦有发行小说及成人写真集。在华文地区较为有名的漫画作品有《蜡笔小新》、《鲁邦三世》
  • 中间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学名:)为禾本科偃麦草属下的一个种,是一种多年生的谷物。这种颗粒的特征在于其边缘非常紧密,不比其茎更厚。该物种在地中海和欧洲的西伯利亚气候的沼泽中生长。在北美
  • 艾丝提·柏逊丝艾丝提·柏逊丝(英语:Estelle Parsons,1927年11月20日-)是美国演员,她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英语:Tianjin Sino-Germ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是一所以工程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公办高等院校。是中国第一所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