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基督教

✍ dations ◷ 2025-08-16 19:15:41 #印度基督教

此处的基督宗教,指的是包括天主教、新教等的基督宗教,虽然历史证据表明基督教在印度早于1世纪时就已存在,但是基督教在印度开始兴盛,还是在葡萄牙和英国殖民印度时才开始发生的事。

今时今日,在全印度各地的各个阶层均有基督徒,当中大部分的人口集中于印度南部、康坎海岸及印度东北部。作为印度的第三大宗教,拥有超过2000万信徒,占了印度总人口的2.3%,基督教在印度具有一定的地位。基督教在印度流行于南部的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东北部的那加兰邦、米佐拉姆邦和西部的果阿邦。

多马他在印度传教的历史记载有野史《多马行传》可参考。教会史料有关多马的事迹不多,大概只知道多马去了印度传教并且殉道。今天在印度圣多马地的基督徒,自称他们是多马的信徒。

第2世纪,叙利亚犹太基督徒(现称为Knanaya人)的到来,使基督教在印度得到巩固。这个喀拉拉邦的古代基督徒少数民族称为圣多马基督徒或叙利亚基督徒。圣多马基督徒,特别是Knanaya人有很强的犹太历史联系。他们是最古老的基督教形式之一:叙利亚基督教是东方基督教的一支,在印度指圣多马基督徒。要注意,"圣多马基督徒"是一个消失的名词,许多喀拉拉邦的非圣多马基督徒经常被错误的贴上这个标签。喀拉拉邦的绝大多数基督徒并非圣多马基督徒或Knanaya传统,而是当地本土皈依者。

罗马天主教在欧洲殖民期间来到印度,开始于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抵达马拉巴尔海岸。在19世纪初基督教传教活动增加,令基督教开始在印度开花结果。然而,如同其他非印度教的宗教一样,基督教在印度亦会受到主流宗教的敌视。2008年夏季,极端印度教团体印度青年民兵在奥里萨邦展开对基督教徒的大规模攻击,杀害基督教徒与纵火焚烧教堂、孤儿院及信徒的家。华人媒体把该团误为极端佛教徒。

部分基督教内部也有种姓之分,婆罗门与贱民改宗后,仍然保留了原来生活习惯,印度教徒对待他们态度相去甚远,在泰米尔纳德邦婆罗门、首陀罗、贱民也都有自己种姓的天主教神父,信徒举行仪式与礼拜位置也不同,领圣餐时要婆罗门领了之后,贱民才可领。

相关

  • 裸露核糖核酸病毒裸露核糖核酸病毒(Naked RNA Viruses)是一类正链核糖核酸病毒。此类病毒的特点是没有衣壳, 自然宿主是真菌。至2015年为止共发现有7个物种,在裸露核糖核酸病毒科下分为两个属
  • 马钱子马钱子(学名:Strychnos nuxvomica)也称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眼,大方八,马钱树,是马钱科马钱属的一种落叶乔木。产于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喜热带湿润性气候,怕霜冻。模
  • 哈匹哈匹(Hapy)也译哈皮、哈比,是埃及神话的尼罗河神,形象是身呈象征水的绿色或蓝色,身材肥胖拥有下垂乳房的男人,头分别顶着象征上埃及的睡莲和下埃及的纸莎草。
  • 钜鹿郡钜鹿郡,或为钜鹿国,中国古代郡、国名,秦置,秦代设郡县制,三十六郡之一。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灭赵国,得钜鹿郡。汉初属张耳赵国。汉高帝九年(前196年),徙代王刘如
  • 罗伯特·威尔逊 (医生)罗伯特·威尔逊(1906年10月5日-1967年11月16日,英语:Robert O. Wilson),中文名韦如柏,被人称为“蓝眼睛的南京人”,美国籍外科医生,见证和记录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残酷暴行。1906年出
  • 莫永崇莫永崇 Mo Yong-chong,1930年-出生于云林县林内乡,1946年从传习所毕业,退伍后至“台湾手工业推广中心”任职,期间被调派至桃园、苗栗,最后负责“关庙实验工厂”的推广工作并长达十
  • 亨里希·格里戈里耶维奇·雅戈达亨里希·格里戈里耶维奇·雅戈达(俄语:Ге́нрих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Яго́да;1891年11月7日-1938年3月15日),苏联政治人物,他在1934年至1936年期间担任内务人民委
  • 麦阿里麦阿里(973年12月-1057年5月)阿拉伯盲人哲学家、诗人、作家,生于阿巴斯王朝马雷特努曼,持有非宗教世界观,认为理性是真理和启示的主要来源,他被称为是一个“悲观的自由思想家”,对犹
  • 塔罗山坐标:29°7′48″S 69°47′12″W / 29.13000°S 69.78667°W / -29.13000; -69.78667塔罗山(西班牙语:Cerro El Toro),是南美洲的山峰,位于阿根廷圣胡安省和智利阿塔卡马大区之间
  • 波恩达波恩达(Ponda),是印度果阿邦North Go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768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7688人,其中男性9167人,女性8521人;0—6岁人口1878人,其中男996人,女882人;识字率82.13%,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