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威尔逊 (医生)

✍ dations ◷ 2025-02-23 22:30:13 #1906年出生,1967年逝世,南京大屠杀见证人,南京市金陵中学校友,普林斯顿大学校友,哈佛医学院校友,在华出生的美国传教士子女,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成员,南

罗伯特·威尔逊(1906年10月5日-1967年11月16日,英语:Robert O. Wilson),中文名韦如柏,被人称为“蓝眼睛的南京人”,美国籍外科医生,见证和记录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残酷暴行。

1906年出生于南京的一个美以美会传教士家庭,青少年在金陵大学附属小学和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就读,1923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于哈佛医学院。1936年返回南京,任职于金陵大学鼓楼医院。南京大屠杀期间,作为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唯一的外科医生,救治了伍长德、梁庭芳、李秀英等南京安全区内的平民。1940年返回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的圣巴巴拉休息了一年。1946年赴东京,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出庭作证。

相关

  • 敲除基因敲除(英语:gene knock-out,缩写为KO)是一种遗传工程技术。是指利用外源的已突变的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替换掉内源的正常同源基因,从而使内源基因失活而表现突变体的性状的
  • 片剂片剂或锭剂(英语:Tablet)系指药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后经制粒或不经制粒压制成的片状或异型片状制剂可供内服和外用,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片剂由药物和辅料二部分组成,辅
  • 克丘亚语系克丘亚语系(Quechuan languages)分布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区。因为许多人对方言与语言划分的方法不同,克丘亚语系之下的语言
  • HIOsub3/sub碘酸(化学式:HIO3)比溴酸和氯酸稳定,可以呈晶体状态存在,110℃分解同时有一部分脱水形成三碘酸(HI3O8),195℃脱水成五氧化二碘(I2O5),易溶于水,为强氧化剂及强酸。
  • Richard R. Schrock理查德·罗伊斯·施罗克(Richard Royce Schrock,1945年1月4日-),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系正教授,因为在有机化学中烯烃复分解反应的贡献,成为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
  • 结生结生(梵语:pratisaṃdhi,巴利语:paṭisandhi),又称转生、.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
  • 科斯定理科斯定理(英语:Coase theorem),描叙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的资源配置与产出,在外部性存在的情形下,其经济效率所可能受到的影响。这个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1960年代
  • 迦毘罗迦毘罗(Kapila),又译迦毗罗、迦维罗、加毘罗、伽毘罗、劫比罗、迦毘梨等,是一个印度译名,可以指 :
  • 中心词短语的中心词(英语:head 或 nucleus),也称中心语,指的是决定短语的语法范畴的词,是一个短语的中心部分。 短语的其他成分与中心词在语法或语义上有着某些联系。如名词短语(英语:nou
  • 纳文钱德拉·拉姆古兰纳温钱德拉·拉姆古兰(印地语:नवीन चन्‍द्र रामगुलाम,Navinchandra Ramgoolam,1947年7月13日-),GCSK,FRCP,MP,前总理兼国防、内政和对外交通部长,为毛里求斯开国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