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狄
✍ dations ◷ 2025-11-09 13:55:57 #狄
北狄是中国春秋时期,周朝诸侯国对居于漠以南的北方人群称呼,传说北狄是源出黄帝的孙子始均,实际上是晚商时从华夏分裂出来的部族。与东夷、西戎及南蛮,合称四夷。春秋时,北狄分为白狄、赤狄与长狄等不同分支。战国以后,“北狄”之名逐渐被改为代指匈奴及鲜卑等多个民族,但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与先秦时期的北狄各部并没有任何关系。从现有的考古知识来看,夏代以前的北方长城地带已经遍布早期农业居民,但受气候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各地的农业在生业中占的比重不一,有的地区农业的发展很不稳定,甚至有间歇的现象。周王朝曾经对鬼方采取过军事行动,著名的小盂鼎铬文记载了周初一次伐“鬼方”的战果:“获聝四千八百□十二聝,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俘马□□匹,俘车卅两,俘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卅十八羊。 ”可以看出鬼方的马、牛、羊并不比华夏各国多,而且羊特别少,显然不是专化的游牧部族。现在肯定的是,蒙古高原上的北亚蒙古人种的游牧人,在战国时代才全面进入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中原各国也向北方长城地带扩张势力,使该地带原有居民或融入中原各国,或融入“胡人”方面。。学者林沄指出先秦时代的狄人,与华夏是同一族群分化出来,与战国时期出现带有北亚蒙古人种特征的匈奴为不同种族。赵越云、樊志民也指出先秦时的狄人是从华夏人群分裂出来的部族。现代研究指出,过去分析古代颅骨标本的人种特征,一般把它们与现代人种各类型在若干项颅骨特征上的相应变异范围进行比较。结论往往是把某一批古代颅骨样本判定为属于某一现代人种类型,如东亚蒙古人种、南亚蒙古人种;或判定兼有两种以上现代人种类型的特点。例如说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各组颅骨材料中含有较多的接近现代南亚人种的因素,同时又和现代东亚人种有某些相似性。而事实上恰好相反,现代各人种的形成通常是各古代群体混血的结果,而古代居民的种族类型才是他们自身体质特征的真实反映。现代北亚蒙古人种(俄国人类学界习称为蒙古人种的“西伯利亚类型”),是以低颅、短颅、高面、阔面相结合为典型特征的人群,现代蒙古族即其代表。但公元1世纪生活在外贝加尔和蒙古的匈奴人,虽在低颅这一特征上是和现代北亚蒙古人种一致,但却是中长颅和低颅的结合。可见现代北亚蒙古人种的形成是晚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从现代人种学的观点来看,从新石器时代到春战之际生活在北方长城地带的均属高颅的居民,和均以低颅为特征的汉代匈奴和鲜卑显属不同的种系。北亚蒙古人种特征较为明显的遗骸在战国时期才出现于北方长城地带,和文献中“胡”的出现年代大体一致。
相关
- 共价共价键(英语:covalent bond),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砷化镓为例外),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
- 国家产业复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英语: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ry Act of 1933, NIRA,又译为全国产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于1933年制订的劳工法案和消费者保护法案,授权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 苗勒管发育不全苗勒管发育不全(Müllerian agenesis, 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 or MRKH),取名于奥格斯特·佛列斯·杰斯佛·卡尔·苗勒(英语:August Franz Joseph Karl Mayer)
- 先天性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可计算函数在可计算性理论中,可计算函数(computable function)或图灵可计算函数是研究的基本对象。它们使我们直觉上的算法概念更加精确。使用可计算函数来讨论可计算性而不提及任何具体
- 赖特休厄尔·格林·赖特(英语:Sewall Green Wright,1889年12月21日-1988年3月3日),美国遗传学家,在遗传理论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罗纳德·费希尔和约翰·伯顿·桑德森·霍尔丹并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其前身为德国医生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后发展成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51年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同济大学医学院从上海迁至武汉,与武
- 分子云分子云(英语:Molecular cloud 或 Stellar nursery)是星际云的一种,主要是由气体和固态微尘所组成。其规模没有一定的范围,直径最大可超过100光年,总质量可达太阳的 106 倍。氢分子
- 地铁东京地下铁株式会社(日语:東京地下鉄/とうきょうちかてつ Tōkyō chikatetsu */?),通称东京地下铁(日语:東京メトロ/とうきょうメトロ Tōkyō metoro,英语:Tokyo Metro),官方中文译
- 艾克曼克里斯蒂安·艾克曼(Christiaan Eijkman,1858年8月11日-1930年11月5日),荷兰医生、病理学家。艾克曼研究并显示出脚气病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这导致他发现维生素。他与弗雷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