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醚反应
✍ dations ◷ 2025-05-15 18:57:51 #成醚反应
威廉姆逊合成(Williamson合成)是制备混合醚的一种方法。是由卤代烃与醇钠或酚钠作用而得。是一种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最早由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发表于英国化学会志J.Chem.Soc.1852年第4卷第229页。威廉姆逊合成法中只能选用伯卤代烷与醇钠为原料。因为醇钠既是亲核试剂,又是强碱,仲、叔卤代烷(特别是叔卤代烷)在强碱条件下主要发生消除反应而生成烯烃。其反应使用的碱取决于醇羟基的酸性,若醇是烷基醇类(羟基酸性弱)则一般都是较强的碱,比如NaH, KH, LDA, LHMDS, NaHMDS等;而针对酚羟基这种强酸性羟基,则可以使用Na2CO3, K2CO3这样较弱的路易斯碱; 而有些反应甚至可以直接使用Na, K这类金属进行氢的置换制备醇负离子。其反应溶剂一般使用DMF,DMSO这类非质子极性溶剂,若使用乙醇一类的质子极性溶剂则非常容易让卤代烃发生消除反应。其反应活性为:烷基活性:甲基> 烯丙基、苄基 > 一级碳 > 二级碳。 三级碳由于非常容易消除而很难进行取代反应。 离去基团活性: OTs、 I > OMs > Br > Cl当反应进程中有Cu以及其盐(比如CuI)参与时,就可以合成芳香醚类(Ullmann 反应)反应机理: 醇羟基在碱性条件下形成醇负离子,进攻卤代烃的碳正中心,卤代烃脱去卤素形成醚键。反应条件为碱性,高浓度碱,高温对反应有利;水分对反应不利。
相关
- 柳氮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缩写为SSZ,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柳氮磺胺吡啶最早于1950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仍然是治疗类风湿
- 佐贺大学佐贺大学(日语:佐賀大学/さがだいがく),位于佐贺县的日本国立大学。由旧制佐贺高等学校、佐贺师范学校、佐贺青年师范学校在1949年合并而成。
- 噬菌体展示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将编码“诱饵”的 DNA 片段插入噬菌体基因组,并使之与噬菌体外壳蛋白编码基因或其他结构基因相融合,然后用该重组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菌,复制形成大量
- 埃德威格埃德威格(Eadwig,有时作Edwy ;941年-959年10月1日)是一位英格兰国王,955年11月23日 – 959年10月1日在位,绰号美男子(All-Fair或the Fair)。他是埃德蒙一世和沙夫茨伯里的艾尔弗吉夫
- 颜面神经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主要掌管脸部表情及眼皮开闭。颜面神经受损可能导致眼皮不能闭合、脸部肌肉瘫痪、口歪、味觉异常等症状。临床上颜面麻痹(歪斜)可简单分为:周边型及中枢
- 伯克利伯克利(Berkeley),或译贝克莱、贝克利或柏克莱,可以指:
- 1975年 罗马第八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75年9月18日至9月21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该届赛事仅设田径项目,其他项目均被取消,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468名运动员参加。* 主办国家/地区(意
- 杉杉木属(学名:Cunninghamia)是柏科下的一个属,为常绿乔木植物。该属现存有杉木(C. lanceolata)一种,与其的变种台湾杉木(C. l. var. konishii),分布于越南和中国秦岭以南及台湾。
- 日本人口问题日本人口问题,指因日本政府的人口政策和人口结构所引发的一系列等相关的问题。根据总务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亿2675万5千人(2017年8月确定值)。因日本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本面临
- 萨拉·罗斯福萨拉·安·德拉诺·罗斯福(Sara Ann Delano Roosevelt,1854年9月21日 - 1941年9月7日),美国德拉诺家族成员,老詹姆斯·罗斯福的妻子,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母亲。出口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