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哈拉人

✍ dations ◷ 2025-05-16 13:54:09 #阿姆哈拉人
阿姆哈拉人(英语:Amhara people)是东北非的民族,又称阿马拉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和北部,使用阿姆哈拉语(又称阿马里尼亚语),属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现为埃塞俄比亚国语,通用英语。有古老的音节文字。阿姆哈拉语的前身称为“吉兹语”。这一早期语言仍在宗教仪式中使用。信奉基督教。阿姆哈拉人分贵族与平民,前者占有土地,后者受地租盘剥。 1974年废黜埃塞俄比亚皇帝后,发生较大变化。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按父系居住,按双亲计算亲属,实行长子继承制。男女均行割礼。主要从事农业,男方兼事畜牧,棉纺、木雕等手工业发达。 总人口约2千2百万人,占埃塞俄比亚总人口26.9%目前阿姆哈拉人口约两千两百万人。 各国人数统计:阿姆哈拉人主要使用的语言是阿姆哈拉语,使用斐德字母(ፊደል)来书写,其前身是吉兹阿布吉达字母(Ge'ez abugida)。在埃塞俄比亚闪语中,ፊደል(Fidel)意为字母或文字,而 አቡጊዳ (Abugida)则来源于字母表的前四个字母,现代语言学中母音附标文字的英语名称Abugida正式来源于此。 阿姆哈拉语没有确定的罗马字母转写方案,在文法上动词于过去式及将来式有变化,也有否定式、及命令式的形式。句型有简单句及疑问句等,词性有复数及性别的符号、人称代名词、连接词、介系词、指示代名词、及定冠词等。阿姆哈拉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和北部,埃塞俄比亚东北部。当中阿姆哈拉州是埃塞俄比亚的9个州之一,是阿姆哈拉人的故乡,首府巴赫达尔。传统阿姆哈拉人所居处的环境海八约七千到一万四千呎(约两千一百到四千三百米)的高原地区,北纬约九到十四度。肥沃的火山土以及丰沛的雨量还有还有凉爽的气温,这样宜人的气候让阿姆哈拉人有稳定的农牧生活。在二十世纪以前,阿姆哈拉(当时以 amariñña表示)一词较多被指称为阿姆哈拉语使用者或者是阿姆哈拉地区(今阿姆哈拉州),而并不是指阿姆哈拉人。一直到了今天,阿姆哈拉人一词多为外人或是人类民族学家对这一群人的他称标示,内部的阿姆哈拉人仍多以埃塞俄比亚人自称。根据埃塞俄比亚民族学者当劳·莱文(Donald Levine)指出,“对使用阿姆哈拉语的谢瓦人(古埃塞俄比亚人)来说,相较于非使用阿姆哈拉的谢瓦人和使用阿姆哈拉语的外地人,前者和他们是比较亲近的。” 但是阿姆哈拉语使用者这个群体可能并不能被普遍认同为一个民族,而是偏向于一个超民族现代学者塔克勒‧塔德斯描述阿姆哈拉人:阿姆哈拉人可以说是一个融合埃塞俄比亚诸多民族的超民族,这样的一个巨大混合体就像一个巨大的锅子,当中其他民族一个个融合后成为一个超民族群。而阿姆哈拉语就是这个超民族形成的重要关键。但是我们却很难去找到阿姆哈拉语究竟是哪一族的母语,纵使阿姆哈拉族并不存在,但是掌政之人常常为了营造种族优越主义,所以常常向大众推广阿姆哈拉族的存在。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不难称阿姆哈拉人的存在其是是一种神话。距今约两千年前,部分闪米语人,尤其以哈比沙人居多,建立了阿克苏姆帝国位于今天的厄立特里亚、北埃塞俄比亚甚至抵达也门及苏丹现今所称的阿姆哈拉在早期是有诸多个自治省所组成的,包括贡德尔、果佳姆、沃罗以及谢瓦。阿姆哈拉人的传统居住地是现今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中间高地。过去两千年以来,他们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由于高大的山地还有深峻的峡谷,阿姆哈拉人与世隔绝生活在这片传统地域当中,也因此安阿克苏姆帝国与外界几乎互不相影响。阿姆哈拉人所居处的环境海八约七千到一万四千呎(约两千一百到四千三百米),北纬约九到十四度。肥沃的火山土以及丰沛的雨量还有还有凉爽的气温,这样宜人的气候让阿姆哈拉人有稳定的农牧生活。然而,由于阿姆哈拉人重军国主义,政权常偏向扩张领土,所以在埃塞俄比亚的各处都可以看到阿姆哈拉人。在阿皋人的扎格维王朝结束统治后,公元1270年由所罗门王朝掌控了埃塞俄比亚帝国的政权。十五世纪前叶, 埃塞俄比亚帝国力求能够与欧洲的王国能够建立外交关系,希望能与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四世有所通信。1428年,皇帝耶沙克派遣两名使者晋见西班牙的阿方索五世,阿方索五世也派出了两名使者,但其派出了两名使者不幸没有完成任务。 第一次连续性的接触关系是在1508年戴维特二世时期,与葡萄牙王国这项举动促此了帝国的发展,当时阿道尔王国的伊玛穆阿玛德挥兵入侵所罗门王朝,葡萄牙派遣了四百兵力以其各式武器协助当时的所罗门皇帝格拉朵沃斯。 这也是第一场葡萄牙王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的代理战争。中世纪晚期,阿姆哈拉人以及提格利尼亚语的使用者开始出现分化。阿姆哈拉军阀开始挑战提格利尼亚军阀得主导地位。虽然在帝国时期有许多军阀出身于阿姆哈拉地区,但在提格利尼亚地区也出现一群不容小觑的军阀。在十七世纪前半叶的帝国初期,阿姆哈拉人倚贡德尔的势力占了上风。然而,在接着的群侯分政,皇帝成为有名无实的傀儡,帝国呈现半无政府状态,而权力转由奥罗姆人掌控,在这股势力下阿姆哈拉军阀的势力渐渐衰败。尤赫纳斯六世时期,阿姆哈拉人进行复兴,直到1889年,他们成功建立了回到谢瓦地区的基础。阿姆哈拉人身份的继承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有许多不同的继承方法,比如双向混合继承的海尔·塞拉西一世。 海尔·塞拉西一世的外祖父是奥罗姆人外祖母是古拉格人,祖父是奥罗姆人、祖母是阿姆哈拉人。以父系继承原则来看的话:海尔·塞拉西一世属于奥罗姆人;以姆系继承原则来看的话:海尔·塞拉西一世属于古拉格人。但海尔·塞拉西一世却认为他是阿姆哈拉人,因为来自祖母的阿姆哈拉血统是尊贵的,他也因此能够继承皇权。阿姆哈拉语目前为埃塞俄比亚的官方语言。直到近代埃塞俄比亚的建立,阿姆哈拉人与提格雷人的政治地位才并驾齐驱,但直到1974年以来,大多的埃塞俄比亚帝国皇帝都是阿姆哈拉人。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按父系居住,按双亲计算亲属,实行长子继承制。男女均行割礼。阿姆哈拉人大多居住于高地,主要从事农业,男方兼事畜牧,棉纺、木雕等手工业发达。约有90%从事自给自足的农业生计 在1974年共产军政府时期前,地主扮演主要的控制生计角色,而佃农负责耕种。在1974年后,生计掌控权从地主转为政府所有。 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大麦、玉米、杂谷、小麦、高粱。另外苔麸,豆类,辣椒,鸡豆也是重要的农作。在高原地区一年仅有一获,但在低地地区一年有机会可以有二获。另外阿姆哈拉人还饲养了牛、绵羊、山羊等。 根据埃塞俄比亚中央统计局的估计阿姆哈拉州2005年共有9,694,800头牛(占埃塞俄比亚牛总数的25%)、6,390,800头绵羊(36.7%)、4,101,770头山羊(31.6%)、257,320匹马(17%)、8,900头驴子(6%)、1,400,030头骡子(55.9%)、14,270头骆驼(3.12%)、8,442,240头猪(27.3%)、919,450窝蜂(21.1%)。与大多数非洲民族的饮食类似,阿姆哈拉人的饮食中有许多的炖肉、肉糜、还有面饼等。而阿姆哈拉人的饮食又与埃塞俄比亚的饮食有许多相似之处。当中的常见的饮食有:Wat、与英杰拉、Kitfo(英语:Kitfo)等。阿姆哈拉语(ወጥ),类炖肉,系由多种蔬菜、鸡肉、牛肉、羊肉混合炖煮而成。阿姆哈拉语(እንጀራ),类比萨饼,由苔麸粉制成,的饼类。将wat至于饼上食用。埃塞俄比亚传统菜肴,由绞碎的生牛肉腌mitmita(辣椒粉香料混合物)和Niter kibbeh(液体黄油混入草药和香料)。字根来自犹太人的字根KTF,意思是:切碎,切末。阿姆哈拉人的主要信仰为埃塞俄比亚正教会 、伊斯兰教、犹太教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基督教当中的埃塞俄比亚正教会为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地区的主要信仰,不论在语言、文化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1994年的人口调查,阿姆哈拉地区的人口当中81.5%信仰埃塞俄比亚正教,18.1%为穆斯林,0.1%为 基督新教 ("P'ent'ay"). 。而复活节 and 主显日是本民族最重大的节庆。除此之外,阿姆哈拉人在一年当中还有许多的节庆,在这些节庆中他们有特殊的斋戒,只以蔬菜还有鱼类为食。阿姆哈拉人的社会中存有阶级制度,当中熟悉制陶、冶铁、织布的人被称为布答(BUDA),阿姆哈拉人相信这些工匠们拥有邪眼(evil eye)。阿姆哈拉人禁止与布答通婚或者是发生性行为,并且不可以对布答表现出真实的情感,以免受到布答的凝视而受诅咒。若有阿姆哈拉人受到布答的诅咒,将会迅速病倒甚至死亡。而布答将在死者下葬后用邪眼解除诅咒,并成为布答的奴隶。此种想法相信是由他人的对于手足财产的继承产生妒忌而生。

相关

  • 极光极光,是一种等离子体现象,主要发生在具有磁场的行星上的高纬度区域,而在地球上的极光带即是经度上距离地磁极10°至20°,纬度宽约3°至6°的区域。当磁暴发生时,在较低的纬度也会
  • 捷克语捷克语(čeština)属于斯拉夫语族西斯拉夫语支的成员,属同一语支的语言还有斯洛伐克语、波兰语、波美拉尼亚语、索布语、西里西亚语等语言。捷克语的语言人口有1200万人,他们大
  • 古尔斯特兰德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Allvar Gullstrand,1862年6月5日-1930年7月28日),出生于兰斯克鲁纳,逝世于斯德哥尔摩。是一位瑞典眼科医师。1894年到1927年间,古尔斯特兰德在乌普萨拉大学担
  • 中国数学史中国数学史是指中国的数学发展史。中国传统数学称为算学,起源于仰韶文化,距今有五千余年历史,在周公时代,数乃是六艺之一。在春秋时代十进位制的筹算已经普及。著名日本数学史家
  • 太阳神太阳神的传说见于世界上许多的古老民族。太阳神代表着太阳或太阳星君,成为太阳人格化的神。
  • 八公犬忠犬八公(日语:忠犬ハチ公,1923年11月10日-1935年3月8日),为日本历史上一条具有传奇色彩的忠犬。其品种为秋田县大馆市的秋田犬。1924年,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农学部教授上野英三
  • 逆合成分析逆合成分析,也称作逆合成法、反合成分析,是解决有机合成路线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其实质是目标分子的分拆,通过分析目标分子结构,逐步将其拆
  • 网状云网状云(学名:Lacunosus,缩写: la ),是云的一类变种,指成片分布的、云体间留有部分规则的圆形空洞组成的云。网状云通常只出现在卷积云和高积云这两类云属中,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也会
  • 光球光球是恒星向外辐射出光线的区域。它从天体的表面向内延伸,直到气体变得不透明的区域,大约相当于光深度(光的减弱距离以自然对数形式表示)2/3的位置。换言之,光球是天体外层对普
  • 马桶 §古代和近代马桶,又称便桶、粪桶、恭桶、虎子、木马子等,是指承接粪便、尿溺的厕所用具。马桶的使用方式为坐式,与蹲坑式厕所(也称为蹲式马桶)相对。尿罐、尿壶、尿盆等则仅限于承接尿液。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