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一中间期
✍ dations ◷ 2025-04-25 04:55:05 #第一中间期
第八第十第一中间时期是古埃及历史古王国时期和中王国时期之间的大约100年的历史时期。古王国后期,中央集权的减弱使埃及王朝逐渐丧失了对地方政体的管辖,各地方领袖纷纷脱离中央政府,古埃及进入分裂状态。尽管这一时期仍然有诸如第七、第八等王朝存在,但那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王朝,实际上则仅仅可以控制首都孟菲斯附近的一小部分地区,而其他地区则被地方官员实际控制。这一时期的后期,来自中部埃及底比斯的地方官员开始挑战“中央政权”,建立第十一王朝,并成功打败原中央政府,统一埃及,此后古埃及进入国家统一的中王国时期。埃及古王国时期衰落的直接原因是地方政权(诺姆,相当于州)和地方长官(后来成为诸侯)权力的增加,而中央政府则失去了对其有效的制约。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能由于埃及第六王朝佩皮二世近90年的统治存在很多弊端,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古埃及当时气候变得干旱,使得粮食减产,而中央政府则由此陷入了危机。随着地方政权权力的增加,其中一些政权宣布独立,其地方长官正式称王,同中央政权的国王(当时尚未称之为“法老”)分庭抗争。在第一中间时期开始的阶段,古王国时期延续下来的王朝第七/八王朝(或者第七王朝和第八王朝)依然以孟菲斯为首都,但位于法尤姆南部第二十诺姆赫拉克利奥坡里的统治者建立的地方政权开始强大,其实力后来大过“中央政权”,以至于被曼涅托承认为埃及第九王朝和埃及第十王朝。这两个王朝实际上是由同一族人建立的,由于首都在赫拉克里奥坡里,通常也被称为赫拉克里奥坡里王朝。目前埃及学对赫拉克里奥坡里王朝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由于《都灵王表》在此处残缺不全,留下18个国王的空白,只有一个“阿浩特”(Akhoty)反复出现。据推测,阿浩特是赫拉克里奥坡里一个族群,第九王朝和第十王朝均由此一族建立和统治。根据其他资料,这一时期王朝的国王依次为美利波里·阿浩特一世(英语:Meryibre Akhoty I)、奈博靠里·阿浩特二世(英语:Nebkaure Akhoty II)、瓦哈里·阿浩特三世(英语:Wakhare Akhoty III)和美里卡拉等。而在埃及中部的底比斯,另一个后来成为第十一王朝的政权也宣布独立,与来自赫拉克里波里斯的王朝鼎立。其他较弱小的地方政权不是效忠第九王朝,就是效忠第十一王朝。两个王朝之间的战争爆发,胜利最终归于以曼图霍特普二世为领袖的第十一王朝。第一中间时期由此结束,古埃及历史进入了一个统一而繁荣的新时期——中王国时期。
相关
- 会厌炎会厌炎(Epiglottitis)是会厌部位(舌根部上方的软骨,可避免食物进入气管)的发炎。症状一般会出现的很快,症状包括吞咽困难,也会造成流口水、声音改变、发烧以及呼吸加快等症状,因为会
- 诊所诊所,又名诊疗所、医务所,是规模比医院小的医疗机构,通常只设有门诊服务和药房,有如健康院。诊所有政府开设的,也有私人营办的,还有一些诊所由慈善机构开办。诊所也有分提供一般医
- 视觉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觉器官(眼)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中枢有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后获得的主观感觉。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因
- 顶底在女同性恋亚文化中,“顶”(T、Butch)、“底”(P、Femme)是用来赋予或承认男性化、女性化身份及其相关特征、行为、风格、自我认知等的术语。这些术语是在20世纪的女同性恋群体中
- 威尼托威尼托(意大利语:Veneto)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政区,其边界与伦巴第、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奥地利、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和艾米利亚-罗马涅接壤,在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之间。贯
- 火山穹丘火山穹丘(英语:lava dome,或称为熔岩穹丘),常见于火山口内或火山的侧翼,是一种圆顶状的突起,看起来类似某些植物的球根。火山穹丘是由高黏度的熔岩形成的,由于其黏度太高,不能从火
- 奥里萨奥里萨邦(奥里亚语:ଓଡ଼ିଶା oṛiśā,印地语:उड़ीसा,英语:Odisha,英文旧名:Orissa),位于印度东部的一个邦,首府为布巴内什瓦尔。奥里萨邦为印度东部的邦,东临孟加拉湾。立法
- 茅以升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原名茅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结构工程师,桥梁工程专家。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科
- 红十字会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法语:Le Mouvement Croix-Rouge et Croissant-Rouge;英语:International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Movement;德语:Internationle Rotkreuz- und Rothal
- 58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