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小奥德蘑

✍ dations ◷ 2025-08-15 11:58:35 #伞菌目,奥德蘑属,澳洲真菌

蕈伞凸面

澳洲小奥德蘑(学名:),俗称陶瓷泥盖(porcelain slimecap),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奥德蘑属(英语:Oudemansiella)。这种真菌广泛地分布在大洋洲,并且主要在腐木上生长。呈白色,菌盖直径约为5.5厘米(2.2英寸),而菌柄则短而粗。

澳洲小奥德蘑最早是由新西兰真菌学家格里塔·史蒂文森(英语:Greta Stevenson)和G·M·泰勒于1964年描述的。他们是根据于1961年采集得来的标本来为这种真菌命名。于1986年,澳大利亚真菌学家佩格勒和安东尼·M·杨根据其孢子结构,将这种真菌和黏小奥德蘑等数种真菌归类为一个新的属,即奥德蘑属。 其学名中的“”源自拉丁文,意思是“南方”,即“澳洲”。而这种真菌的俗称,“陶瓷泥盖”,则是由新西兰真菌学家杰夫·里德利提出。

澳洲小奥德蘑的菌盖直径为3–5.5厘米(1.2–2.2英寸),呈白色,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浅土黄色。呈凸面状及偏移状,但其边缘会翘起。其翘起的菌盖导致其白色的菌肉露了出来。其菌柄高约2.5厘米(1英寸),厚0.6–1厘米(0.2–0.4英寸),顶端呈白色,底部呈浅土黄色,且菌柄与菌盖的连接位偏离菌盖中央。其菌褶呈白色,它们之间的间距适中,且子实层是连生的。其菌肉呈白色,坚固,且质感柔滑。其孢子印呈白色,而其近乎球体的担孢子的大小则为24 x 21微米,并且有着厚近1微米的孢子壁。

澳洲小奥德蘑广泛地分布在大洋洲,其中包括澳洲、新西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种真菌通常在树林中出现,且通常是在腐木上生长。这种真菌的第一个标本是在惠灵顿怀努谷中收集得来的。

澳洲小奥德蘑的可食性仍然存疑。部分文献指出这种真菌并不可供食用,而部分文献则指出包括这种真菌在内的所有奥德蘑属真菌均可供食用。

相关

  • 血容量减少血容量减少,亦称血容量过低、休克,指的是体内血量减少的状况。 它表现在体内血液体积收缩和脱盐上。常见的血容量减少的原因有:
  • 兽亚纲后兽下纲 Metatheria 真兽下纲 Eutheria兽亚纲(学名:Theria,源自希腊语θηρίον,野兽之意)是分类学上的一群哺乳类动物。这些动物从出生到幼年时期,不须经历在蛋中的生活。而
  • 火焰茸孢印黄色火焰茸 (学名 Trichoderma cornu-damae,旧分类为 Podostroma cornu-damae),又称“鹿角肉座壳菌”,在中国亦称“丛生肉棒菌”。为肉座菌目肉座菌科木霉菌属的腐生性子囊
  • 约瑟夫·路易·给吕萨克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法语: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8年12月6日-1850年5月10日),法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以研究气体而闻名。盖-吕萨克出生于法国上维埃纳省的圣利奥纳德,并在
  • 鹿谷乡鹿谷乡(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Lo̍k
  • 硫酸肼硫酸肼是联氨与硫酸生成的盐类,指N2H5HSO4和N2H6SO4两种物质,常写作N2H4·H2SO4。N2H6SO4遇水完全水解,产生N2H5HSO4,而N2H5HSO4尚未分离得到固体。N2H6SO4固体在室温下可以以正
  • 菽麻菽麻(学名︰ L.、英文名︰Sun Hemp)别名︰印度麻、太阳麻、赫麻、大金不换、自消容、兰铃豆,为豆科蝶形花亚科猪屎豆属的常见绿肥植物。原产于印度,台湾于1930年代引进作绿肥用。
  • 丹麦法区丹麦法区(英语:Danelaw)是指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记载的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时期英格兰的被一块丹麦日耳曼人控制并施行丹麦律法的区域。丹麦法区源自于维京人于西元九世纪的
  • 卑谬县卑谬县(缅甸语:ပြည်ခရိုင်;英语:Pyay District)为缅甸勃固省辖下的县,其区域面积为7,612.0平方公里,2014年人口910,902人。该县下分6个镇区。卑谬(英语:Pyay)为该县之首府。
  • 奥斯曼二世奥斯曼二世(1604年11月3日-1622年5月20日)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自1618年至逝世期间在位。奥斯曼是艾哈迈德一世及其妻Mahfiruze Hatice之子。他自小得母亲关心教育,后来成为一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