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味觉)

✍ dations ◷ 2025-08-13 00:36:06 #味觉

苦(英语:Bitterness)是味觉的一种,食物中黄连、苦瓜是苦味的。苦是味觉中最敏锐的一种,经常被形容为一种令人无法入口、不舒服的感觉。人类先天抗拒苦味,但可以经由后天的学习过程,来学会接受某些苦味。

苦也被引伸为一种情绪反应,“辛苦”、“苦况”等指难以忍受的景况、纳闷的感觉,即是痛苦。

苦是味觉的一种。

苦味不是由单纯的某一类化学物质所引起,但会造成苦味的几乎是有机物质,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含氮的长链有机化合物,二是生物碱。其中生物碱常被医学上用作药物,例如奎宁(Quinine)、番木鳖碱(Strychnine)、尼古丁、咖啡因、藜芦素、毛果芸香碱、阿托品、古柯碱、吗啡等。

有些物质,例如糖精(Saccharin),尝起来先有一点甜味,后来却转变为苦味,因此受到部分人的排斥。

当味道太苦时,通常会使人或动物排斥这种食物。许多致命的植物所含的毒素属于生物碱,会引起强烈的苦味。因此,苦味无疑扮演了一个重要的保护生命的角色。以奎宁来说,引起苦味的最低浓度是0.000008M,因此人类对苦味味觉特别敏感,苦味的阈值如此低,在保护作用上是很重要。

苦是药物的五味之一。

苦是药物的六味之一。药物来源于五元,即土、水、火、风、空。土是药物生长的本源,水是药物生长的汁液,火是药物生长的热源,风是药物生长的动力,空是药物生长的空间,五大元素缺其一则药物无法生长。由于五大元素的成分多寡不同,而产生了药物的六味,即甘、酸、咸、苦、辛、涩。其中,水与风偏盛则生出苦味药,例如山豆根、秦艽、唐古特乌头、兔耳草、小檗皮、獐牙菜等。

一般而言,具有苦味的药物,其功能有开胃、驱虫、止渴、清热、解毒、开窍、收敛等作用,主要医治食欲不振、虫病、口干烦渴、中毒、痳疯病、晕眩、瘟病、呕吐、赤巴病、乳房炎症、声音嘶哑等。

服用过量则会诱发体倦无力、隆病、培根病等。

药物服后,与胃火相遇,会被三种胃火依次消化。首先被能碎培根磨碎,其次被能化赤巴消化,最后被伴火隆分离为精华与糟粕。其中,苦味、辛味、涩味的药物在后期消化后,转化为苦味,而能医治培根病与赤巴病。

相关

  • 遮罗迦本集遮罗迦本集(梵语:चरक संहिता,转写:caraka-saṃhitā)是一部以梵语撰写的阿育吠陀(印度传统医学)文献。它与《妙闻集(英语:Sushruta Samhita)》共同为古印度在此领域中流传下
  • 实收资本额实收资本(英语:Paid in capital、Contributed capital),即所谓的发行资本(又称已发行资本),指的是股东实际将现金或实物投入公司的资本额。实收资本 = A + B A = 股份资本(股本 = 普
  • 降伏文书《日本投降书》(英语:Japanese Instrument of Surrender; 日语:降伏文書/こうふくぶんしょ Kōfukubunsho)是大日本帝国于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所签署之投降
  • 拉撒路拉撒路(Lazarus),天主教汉译为拉匝禄,耶稣的门徒与好友,经由耶稣,奇迹式的复活。在新约《约翰福音》11章中记载,他病死后埋葬在一个洞穴中,四天之后耶稣吩咐他从坟墓中出来,因而奇迹
  • 扎克雷起义札克雷暴动(法语:Grande Jacquerie)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在法国北部的人民起义。这场以巴黎北部瓦兹河河谷为中心、1358年初夏发生的暴动在数周之后,起义军就因领袖吉约姆·卡尔(英
  • 蒋勤勤蒋勤勤(1975年9月3日-),中国女演员,籍贯重庆。1994年以全国第一的名次考入北京电影学院。1998年毕业后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1980年至1985年在重庆小龙坎文化村小学(现为沙坪坝区
  • 梁园区梁园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商丘市的一个市辖区。面积673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80万。邮政编码476000,区政府驻民主西路。目前下辖:前进街道、长征街道、八八街道、东风街道、
  • 计时码表计时马表,或称马表(英语:chronograph),是一种有计时功能的手表,是将秒表的功能结合于手表之中。计时码表于1720年由英国人乔治·格林汉(英语:George Graham)发明。无论是机械手表,石英
  • 异构化反应异构化反应也称异构化,指某种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改变自身的组成结构,从而成为新物质的反应。产物通常是反应物的异构体。许多异构体的键能相差不大,因此在常温下可相互转化。
  • 保铮保铮(1927年12月-),江苏南通人,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保铮早年就读于南通中学。1949年考入大连工学院电讯工程系,1952年随院系调整前往张家口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次年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