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址效应(英语:Seismic site effects)是一种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又称盆地效应,当震源的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因地表表面的地下介质(地盘)的软硬程度而影响此地的烈度大小。原本离震中越近烈度就会越大,但地震波传至冲积层地表时,因浅层地底下的介质,导致速度降低,引起地震波放大,不仅震幅加大,持续时间也延长。
图1显示出了地震波在水平地质层的放大效应。绿色层是较坚硬的底盘,灰色是较松软的冲积层,厚度为。当振幅为、入射角为的S波抵达两地层的界面时,会产生振幅和反射角为的反射波(英语:Reflection seismology)以及位在地表层振幅和折射角为的折射波(英语:Seismic refraction)。
当折射波遇到空气层时,产生振幅反射角为的反射波。而此地震波会在此地层不断反射与折射,如果此地层较为松软,波速会较慢,折射角会较小,震波会较密集而造成振幅会比来的大,此现象称为场址效应。
场址效应的理论在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中第一次被证实。此次地震震中在离墨西哥城数百千米的太平洋海岸,却对墨西哥城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图.2显示了离震中不同距离的地震站测得的加速度大小。
由图可知,地震烈度随着距离增加先减后增,并在地盘为冲积层的墨西哥城达到最大值。
2016年的南台湾大地震,震中虽然在高雄美浓,台南却损失最严重,因为台南多冲积平原,泥岩风化成黏土层较为松软,因此摇晃程度大、时间久;震中附近县市最大烈度多有5级甚至有6级,但因地质较坚硬,故位在震中的高雄旗山只有1.74秒、甲仙0.04秒。而场址效应让台南足足摇晃8.16秒,离震中略远却比美浓更严重。
在2016年熊本地震中,位于震中附近的益城町因多河川迹地和冲积形成的扇状地,摇晃的程度增大,导致许多房屋倒塌,人员死伤多集中在河岸等地。
根据图1,可以进行以下的理论分析:地震波两个介质沉积层()与底下底盘()间不断反射与折射,假设每个地层是均匀的,弹性系数、密度不变,可以导出两个地层间的幅频关系。
其中 ; :
图3显示了不同基岩的幅频关系,其中沉积层地震波速为。其中当频率为的整数倍时会发生极大值,此频率为共振频率。而放大水平则根据速度与的对比:
当沉积层不是水平时分析较为复杂(例如沉积盆地),因为须考虑到边缘的异质性(例如盆边缘)。此时须把它简化成简单的几何形状进行研究或利用数值模拟。
在盆地的地形下,因场址效应,盆地边缘会产生面波,地震的烈度会较大,并因几何形状的因素,增加幅度比水平时大5至10倍。此现象称为“盆地效应”。
1980年代,科学家成功地完成场址效应在峡谷与半圆形盆地的理论分析。而根据最新的研究,已经完成椭圆形盆地的数值模拟分析。
图.4显示了委内瑞拉首都卡拉卡斯的盆地效应。利用边界元法(英语:Boundary Element Method)求出在指定频率下,s波的平面波(波)的放大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