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址效应

✍ dations ◷ 2025-10-21 00:29:09 #地震学

场址效应(英语:Seismic site effects)是一种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又称盆地效应,当震源的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因地表表面的地下介质(地盘)的软硬程度而影响此地的烈度大小。原本离震中越近烈度就会越大,但地震波传至冲积层地表时,因浅层地底下的介质,导致速度降低,引起地震波放大,不仅震幅加大,持续时间也延长。

图1显示出了地震波在水平地质层的放大效应。绿色层是较坚硬的底盘,灰色是较松软的冲积层,厚度为 h {\displaystyle h} 。当振幅为 A 2 {\displaystyle A_{2}} 、入射角为 θ 2 {\displaystyle \theta _{2}} 的S波抵达两地层的界面时,会产生振幅 A 2 {\displaystyle A_{2}^{'}} 和反射角为 θ 2 {\displaystyle \theta _{2}} 的反射波(英语:Reflection seismology)以及位在地表层振幅 A 1 {\displaystyle A_{1}} 和折射角为 θ 1 {\displaystyle \theta _{1}} 的折射波(英语:Seismic refraction)。

当折射波遇到空气层时,产生振幅 A 1 {\displaystyle A_{1}^{'}} 反射角为 θ 1 {\displaystyle \theta _{1}} 的反射波。而此地震波会在此地层不断反射与折射,如果此地层较为松软,波速会较慢,折射角会较小,震波会较密集而造成振幅会比 A 2 {\displaystyle A_{2}} 来的大,此现象称为场址效应。

场址效应的理论在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中第一次被证实。此次地震震中在离墨西哥城数百千米的太平洋海岸,却对墨西哥城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图.2显示了离震中不同距离的地震站测得的加速度大小。

由图可知,地震烈度随着距离增加先减后增,并在地盘为冲积层的墨西哥城达到最大值。

2016年的南台湾大地震,震中虽然在高雄美浓,台南却损失最严重,因为台南多冲积平原,泥岩风化成黏土层较为松软,因此摇晃程度大、时间久;震中附近县市最大烈度多有5级甚至有6级,但因地质较坚硬,故位在震中的高雄旗山只有1.74秒、甲仙0.04秒。而场址效应让台南足足摇晃8.16秒,离震中略远却比美浓更严重。

在2016年熊本地震中,位于震中附近的益城町因多河川迹地和冲积形成的扇状地,摇晃的程度增大,导致许多房屋倒塌,人员死伤多集中在河岸等地。

根据图1,可以进行以下的理论分析:地震波两个介质沉积层( i = 1 {\displaystyle i=1} )与底下底盘( i = 2 {\displaystyle i=2} )间不断反射与折射,假设每个地层是均匀的,弹性系数、密度不变,可以导出两个地层间的幅频关系 T ¯ ( ω ) {\displaystyle {\bar {T}}(\omega )}

T ¯ ( ω ) = 2 A 1 2 A 2 = 1 cos k z 1 h + i χ ¯ sin k z 1 h {\displaystyle {\bar {T}}(\omega )={\frac {2A_{1}}{2A_{2}}}={\frac {1}{\cos k_{z_{1}}h+i{\bar {\chi }}\sin k_{z_{1}}h}}}

其中 k z 1 = ω θ i V S i {\displaystyle k_{z_{1}}={\frac {\omega \theta _{i}}{V_{S_{i}}}}} ; χ ¯ = μ 1 ρ 1 μ 2 ρ 2 cos θ 1 cos θ 2 {\displaystyle {\bar {\chi }}={\sqrt {\frac {\mu _{1}\rho _{1}}{\mu _{2}\rho _{2}}}}{\frac {\cos \theta _{1}}{\cos \theta _{2}}}}  :

图3显示了不同基岩的幅频关系 T ¯ {\displaystyle {\bar {T}}} ,其中沉积层地震波速为 V S 1 = 200   m / s {\displaystyle V_{S_{1}}=200~m/s} 。其中当频率为 f 0 = V S 1 4 h {\displaystyle f_{0}={\frac {V_{S_{1}}}{4h}}} 的整数倍时会发生极大值,此频率为共振频率。而放大水平则根据速度与 χ ¯ {\displaystyle {\bar {\chi }}} 的对比:

当沉积层不是水平时分析较为复杂(例如沉积盆地),因为须考虑到边缘的异质性(例如盆边缘)。此时须把它简化成简单的几何形状进行研究或利用数值模拟。

在盆地的地形下,因场址效应,盆地边缘会产生面波,地震的烈度会较大,并因几何形状的因素,增加幅度比水平时大5至10倍。此现象称为“盆地效应”。

1980年代,科学家成功地完成场址效应在峡谷与半圆形盆地的理论分析。而根据最新的研究,已经完成椭圆形盆地的数值模拟分析。

图.4显示了委内瑞拉首都卡拉卡斯的盆地效应。利用边界元法(英语:Boundary Element Method)求出在指定频率 f 0 {\displaystyle f_{0}} 下,s波的平面波( S H {\displaystyle SH} 波)的放大倍数 A 0 {\displaystyle A_{0}}

相关

  • 贝伐单抗安维汀(学名: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又称为癌思停,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人类化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结肠癌等多种实体肿瘤,临床上已证实其安全性。安维汀已在一
  • 卡芒贝尔奶酪卡芒贝尔乳酪(Camembert),又译“金银币、卡门培尔、卡门贝尔、卡门伯”,是一种软的法国白霉圆饼形乳酪,以法国下诺曼第奥恩省Vimoutiers附近的村庄卡芒贝尔命名。卡芒贝尔于1791
  • 圣母百花圣殿圣母百花圣殿,又称花之圣母大教堂(意大利语: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或佛罗伦斯主教座堂。是位于意大利佛罗伦斯的一座教堂,属哥特式风格的主教座堂。始建于1296年,
  • 赵卫国赵卫国可以指:
  • 三百六十行三百六十行是指各行各业的行当,也就是社会的工种。“三百六十行”这名词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文学家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一书,作者用“三百六十行”来表示明代的各行各业比宋代
  • 陈晨威陈晨威(1997年12月12日-),外号“玖玖”、“光速神威”,阿美族人,为台湾棒球选手,目前效力于中华职棒的乐天桃猿,守备位置为内野手、外野手。有一堂哥陈家驹。陈晨威自少棒时期就担任
  • 刚果共和国历史刚果共和国的历史可以分为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独立过渡时期、马列主义时期以及过渡至市场经济。构成现今刚果共和国的最早居民是俾格米人。自从第一批欧洲探险者的到来,给了处
  • 赫尔曼·哈肯赫尔曼·哈肯(德语:Hermann Haken,{1927年7月12日-)是一位德国物理学家,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名誉教授。哈肯是协同学的奠基人。 1927年出生于莱比锡,他是数学家沃尔夫冈·哈肯的
  • 嘉玛道理会士盎博罗削嘉玛道理会士盎博罗削(Ambrogio Camaldolese,原名 Ambrogio Traversari,1386年-1439年10月20日),嘉玛道理会神学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天主教圣人,瞻礼11月20日。盎博罗削
  • 麻婆岛麻婆岛(韩语:마파도,英语:),是一部2005年上映的韩国电影。本剧于全罗南道的灵光郡拍摄。女犯人带着1亿3000万韩圆逃往一个叫麻婆岛的小岛,这个岛的居民只有5位女性,她们20多年来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