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

✍ dations ◷ 2025-07-19 06:56:12 #古汉语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汉族祖先及其后代在古代的语言。一般人心目中的古代汉语的面貌在语音上为唐诗宋词等韵文,文字上体现为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人的书法作品,词汇和语法则为先秦到明末清初的文言文。直到现在,还没有对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定下公认明显的划分界线。一般都以“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为分水岭。古代的汉语有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以先秦时代为核心的上古汉语,其语音体系一般称上古音,以诗经和形声字的古韵推测,文字为甲骨文、金文和篆书;以唐代和宋代为核心的中古汉语,其语音体系一般称中古音,为等韵和韵图所记录,文字为楷书;以明末清初为核心的近代汉语。亦有人分成先秦、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古代汉语在不同阶段最明显的差别是语音,而上古汉语还有文字也与后世不同。狭义的古代汉语的面貌大体上和中古汉语一致,因为这是古代汉语发展最繁荣、影响力最大、产生最多代表性作品的时期。汉字以纪录语素和音节方式纪录文字,称为“音节语素”文字。意思是一个文字符号纪录音节和具独立意义的语素。汉朝许慎师承刘歆,将汉字的构造和使用规律分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者是造字规律,而后两者是用字规律。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宜,以见指㧑,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六书”的不足之处在于早期汉字以一个文字符号纪录一个语素,依据“因义造意,据意构形”的理论造字,即是依语素意义,定立意图,最后构字形,这是象形字。夏朝、商朝、周朝主要使用的文字是甲骨文、金文。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发展自己的书写方式 。到了秦朝,文字书写方式才得到统一,以小篆作为通用的字体,并将战国时不少秦国工匠为书写方便无意间创造之隶书标准化,作为对小篆之简化书写。实际上,由于汉字发展的师承关系,地域不同,实际书写也有所不同。所以一部分古籍和字画中使用了不同写法的汉字。古代汉语的语法主要体现在词汇使用和句子结构上。汉语没有词性变化,直接利用别的词性的词汇来活用(这只是用现代的概念来说,不是说,中国古代汉语有这些概念)。比如名词动用,动词名词化,动词形容词化等。大量使用省略句式,倾向于省略主语,所以大量句子看不到主语的存在,只能靠上下文的意思来推定。现代汉语大体上保留了这种习惯,尤其是口语。否定句式中将宾语提前。例如:“时不我与”是典型的古汉语结构的一个成语,把“我”这个宾语提在“与”的前面。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种方言中都完全消失。在周朝之前,中国境内没有统一的音韵 。随着周朝国力日增,各地的音韵慢慢以首都的口音为标准,称为雅言。尔雅就是周朝第一本把字词分类的著作。“尔”的意思是近/接近 。“雅”的意思是雅言,即是正音 。早期汉语的拼音系统为“读若法”或“直注法”,即用相同或相似读音的字来标注别的字的读音。后来发明了“反切”:一般是用两个的汉字音韵合并,用前者的声母跟后者的韵母连在一起念。随着时代变化,古代音韵跟现代音韵差别不同。因为中国古代国力鼎盛,所以影响邻近地区的民族采纳或者参考汉语及汉字作为当地的语音及文字。文字方面,例如:朝鲜半岛从朝鲜三国时期是直接采用汉字,有学说指在古朝鲜时亦有使用燕、齐一带通行的文字。辽朝根据汉字来自创契丹大字(契丹小字为依照回鹘文创建的字母拼写文字)。金朝(女真)大字根据契丹大字结合汉字为基础再次改造出新变种方块字。西夏文亦是根据汉字笔画改造而成。语音方面,例如:现代日语的汉字音读保留了六朝江南音和唐朝长安音的一些特征,现代朝鲜语和现代越南语的汉语词都保留了唐朝长安音的一些特征。详见日本汉字音、朝鲜汉字音和越汉音。

相关

  •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英语:respiratory system)指生物体内将呼吸气吸入体内并进行气体交换的系统。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中,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和呼吸肌。氧气与二氧化碳在呼吸系统
  • 氟化钠氟化钠(英语:sodium fluoride)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室温下为无色晶体或白色固体,化学式为NaF。氟离子的用途不少,而此化合物便是氟离子的主要来源。比起氟化钾,它不但相对便宜,也较少发
  • 冻伤冻伤是由于长期处于极为寒冷的状态下,而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轻时可造成皮肤组织的红肿、局部血液流通不畅,并会产生发痒、刺痛、麻木等感觉,需要治疗;重时则会伴随失
  • 古典拉丁语古典拉丁语(古典拉丁语:LINGVA LATINA;拉丁语:Latina Classica)为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与标准语,盛行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在古典拉丁语,C和G总是发 和 的音,和现代的罗曼语族
  • 国际照明委员会国际照明委员会(英文: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法文: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éclairage,采用法文缩写:CIE)是一个有关光学、照明、颜色和色度空间科学领
  • 第四纪第四纪(英语:Quaternary Period,符號Q)是地质时代中的最新的一个纪,包括全新世和更新世两个世。第四纪前是新近纪。它从约2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第四纪这个名称最早是意大
  • 航天器推进太空飞行器推进是任何加速太空飞行器和人造卫星的方法,目前已知具有许多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弱点与优点。目前许多推进方式是采用火箭。某些发射方法不采用火箭或以火箭为辅助
  • 美南浸信会美南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简称SBC)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基督教新教教会。现有1500万会员,在信仰和宗教派系人数仅次于美国天主教。1814年成立。1845年,美国的浸信会分
  • 菲比格约翰尼斯·安德列斯·格列伯·菲比格(Johannes Andreas Grib Fibiger,1867年4月23日-1928年1月30日)是一位丹麦科学家,曾获1926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27年颁发)。菲比格声
  • 民视新闻民视新闻台(英语:FTV News Channel)是民间全民电视公司旗下的新闻频道。于1997年5月5日开播,开播时间比民视无线台还早。民视新闻台最早定频在有线电视第4频道,2003年开始采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