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

✍ dations ◷ 2025-08-29 11:02:59 #古汉语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汉族祖先及其后代在古代的语言。一般人心目中的古代汉语的面貌在语音上为唐诗宋词等韵文,文字上体现为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人的书法作品,词汇和语法则为先秦到明末清初的文言文。直到现在,还没有对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定下公认明显的划分界线。一般都以“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为分水岭。古代的汉语有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以先秦时代为核心的上古汉语,其语音体系一般称上古音,以诗经和形声字的古韵推测,文字为甲骨文、金文和篆书;以唐代和宋代为核心的中古汉语,其语音体系一般称中古音,为等韵和韵图所记录,文字为楷书;以明末清初为核心的近代汉语。亦有人分成先秦、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古代汉语在不同阶段最明显的差别是语音,而上古汉语还有文字也与后世不同。狭义的古代汉语的面貌大体上和中古汉语一致,因为这是古代汉语发展最繁荣、影响力最大、产生最多代表性作品的时期。汉字以纪录语素和音节方式纪录文字,称为“音节语素”文字。意思是一个文字符号纪录音节和具独立意义的语素。汉朝许慎师承刘歆,将汉字的构造和使用规律分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者是造字规律,而后两者是用字规律。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宜,以见指㧑,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六书”的不足之处在于早期汉字以一个文字符号纪录一个语素,依据“因义造意,据意构形”的理论造字,即是依语素意义,定立意图,最后构字形,这是象形字。夏朝、商朝、周朝主要使用的文字是甲骨文、金文。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发展自己的书写方式 。到了秦朝,文字书写方式才得到统一,以小篆作为通用的字体,并将战国时不少秦国工匠为书写方便无意间创造之隶书标准化,作为对小篆之简化书写。实际上,由于汉字发展的师承关系,地域不同,实际书写也有所不同。所以一部分古籍和字画中使用了不同写法的汉字。古代汉语的语法主要体现在词汇使用和句子结构上。汉语没有词性变化,直接利用别的词性的词汇来活用(这只是用现代的概念来说,不是说,中国古代汉语有这些概念)。比如名词动用,动词名词化,动词形容词化等。大量使用省略句式,倾向于省略主语,所以大量句子看不到主语的存在,只能靠上下文的意思来推定。现代汉语大体上保留了这种习惯,尤其是口语。否定句式中将宾语提前。例如:“时不我与”是典型的古汉语结构的一个成语,把“我”这个宾语提在“与”的前面。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种方言中都完全消失。在周朝之前,中国境内没有统一的音韵 。随着周朝国力日增,各地的音韵慢慢以首都的口音为标准,称为雅言。尔雅就是周朝第一本把字词分类的著作。“尔”的意思是近/接近 。“雅”的意思是雅言,即是正音 。早期汉语的拼音系统为“读若法”或“直注法”,即用相同或相似读音的字来标注别的字的读音。后来发明了“反切”:一般是用两个的汉字音韵合并,用前者的声母跟后者的韵母连在一起念。随着时代变化,古代音韵跟现代音韵差别不同。因为中国古代国力鼎盛,所以影响邻近地区的民族采纳或者参考汉语及汉字作为当地的语音及文字。文字方面,例如:朝鲜半岛从朝鲜三国时期是直接采用汉字,有学说指在古朝鲜时亦有使用燕、齐一带通行的文字。辽朝根据汉字来自创契丹大字(契丹小字为依照回鹘文创建的字母拼写文字)。金朝(女真)大字根据契丹大字结合汉字为基础再次改造出新变种方块字。西夏文亦是根据汉字笔画改造而成。语音方面,例如:现代日语的汉字音读保留了六朝江南音和唐朝长安音的一些特征,现代朝鲜语和现代越南语的汉语词都保留了唐朝长安音的一些特征。详见日本汉字音、朝鲜汉字音和越汉音。

相关

  • 酱油.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t-HKSCS-ExtB","FZKaiT-
  • 疥疮疥疮(Scabies),是由疥螨(英语:Sarcoptes scabiei)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为严重搔痒和泛红丘疹。偶见患者皮肤上会有疥螨移行的痕迹(英语:burrow
  • 整合素结构 / ECOD结构 / ECOD整合素(英语:Integrin,又译为整联蛋白)是一种介导细胞和其外环境(如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的连接的跨膜受体。在信号转导中,整合素将ECM的化学成分与力学状态等
  • 皮聪达皮聪达(格鲁吉亚语:ბიჭვინთა;阿布哈兹语:Пиҵунда;俄语:Пицунда),是格鲁吉亚的城镇,位于该国西部的黑海沿岸,由阿布哈兹负责管辖,每年平均降雨量1,460毫米,受亚热
  • Csub3/subSsub2/sub二硫化三碳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S2。它是一种红色液体,可溶于二硫化碳、苯等非极性溶剂。它可由锌还原二硫化碳制得:在真空中加热它分解为二硫化碳和碳。
  • 合金钢肥粒铁(α-Fe) 针状肥粒铁(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波来铁(88%肥粒铁,12%碳化三铁) 变韧铁 粒滴斑铁(波来铁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铁
  • 5f14 6d10 7s22, 8, 18, 32, 32, 18, 2第一:1154.9 kJ·mol−1 第二:2170.0 kJ·mol−1 第三:3164.7 kJ·mol−1 (六方密排主条目:[[鎶的同位素]]'鎶'(Copernicium)是一种人工合成
  • 混血儿混血儿用于描述有不同人种、民族或国族背景的人。例如父母的肤色不同或父母为异族通婚,但是也有人用于称呼不同物种的动物之间的后代。在西方对不同种族与国家联姻产生的后代
  • 泛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有爪动物门 Onychophora 缓步动物门 Tardigrata †叶足动物 “Lobopodia”泛节肢动物(拉丁语:Panarthropoda)是一个包括节肢动物门、缓步动物门、有爪动
  • 酰基.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