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JAK-STAT信号通路
✍ dations ◷ 2025-11-18 21:24:58 #JAK-STAT信号通路
JAK-STAT信号传送途径(英语: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使得细胞外的化学信号跨越细胞膜并将信息传送到细胞核内DNA上的基因启动子上,最终引起细胞中DNA转录与活性水平发生改变。JAK-STAT系统是除了第二信使系统外最重要的信号途径。JAK-STAT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1)受体、(2)JAK激酶与(3)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白细胞中表达了许多JAK-STAT通路,并因此参与免疫系统的调控。来自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生长因子或其它化学信使的信号可以激活此受体;这激活了JAK的激酶功能,导致对其自身的磷酸化(磷酸基团作为蛋白质上的开关);接下来STAT蛋白结合到被磷酸化的受体上,在此STAT被JAK磷酸化;被磷酸化的STAT蛋白结合到另一个被磷酸化的STAT蛋白上(二聚化)并易位到细胞核中;在细胞核中,它结合到DNA上并启动转录那些响应STAT的基因。哺乳动物中有七种STAT基因,每种都结合到各不相同的DNA序列上。STAT结合到称为启动子的DNA序列上,启动子会控制其它DNA序列表达。这会影响诸如细胞生长、分化及死亡等的基本细胞功能。JAK-STAT途径是进化保守的,从黏菌和蠕虫到哺乳动物(但真菌或植物则不是)。若JAK-STAT的功能被打乱或失调(通常是遗传或获得性的基因缺陷)会导致免疫缺陷综合征及癌症。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JAK类结合在一些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上;配体结合到受体引发激活了JAK类;随着激酶活性增加,JAK可以磷酸化受体上的一些酪氨酸残基并产生出可以与含结合磷酸酪氨酸SH2结构域的蛋白相互作用的位点;含有SH2结构域(具有结合这些磷酸酪氨酸残基的能力)的STAT类被招募到受体,并被JAK类酪氨酸磷酸化;接着这些磷酸酪氨酸当作其它STAT类SH2结构域的结合位点,介导它们二聚化;各类STAT可形成异或同二聚体;被激活的STAT二聚体聚集到细胞核中并激活其靶点基因转录;受体酪氨酸激酶类可能直接使STAT类的酪氨酸磷酸化,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STAT类也可受到例如c-src等非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此途径在多个水平上受到负调控。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类会移除细胞因子受体和活化的STAT类上的磷酸基团。新近鉴定出的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OCS)通过结合并抑制JAK类亦或与STAT类竞争细胞因子受体上的磷酸酪氨酸位点,从而抑制STAT的磷酸化。STAT类亦受到活化STAT蛋白抑制剂(PIAS)的负性调控,其在核内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例如,PIAS1与PIAS3分别抑制由STAT1与STAT3引起的转录激活,机制是通过结合并阻止它们进入其识别的DNA序列。
相关
- 失调共济失调(英语:Ataxia)是指缺乏规律,或者为笨拙,为一种神经疾病上的特征。失调可以广泛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任何其中一环出状况所表现的病征,例如掌管运动和平衡的小脑
- 固氮作用固氮作用(英语:Nitrogen fixation),简称固氮,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如硝酸盐、氨、二氧化氮)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固氮以及人工固氮两种。自然固氮(Natural nitro
- 酦酵发酵作用(英语:fermentation)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
- 杂草野草,一般指在庭园、草坪或农地等土地上并非刻意栽种的植物。这些植物并不只限于草本植物。更多时候,野草专指有侵害性的植物,特别是那些不需栽种而能够自行大量繁殖的植物。植
- 血色沉着病血色沉着病(Hemochromatosis),又名血色素沉着症、血铁沉积症或血色病是指:
-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简称NSIP)属于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症状包含咳嗽、呼吸困难,以及疲倦。目前认为属于一种自体免疫有关,可能为未分化
- Mn4s2 3d52, 8, 13, 2蒸气压第一:717.3 kJ·mol−1 第二:1509.0 kJ·mol−1 第三:3248 kJ·mol−1 (主条目:锰的同位素锰是原子序为25的化学元素,其元素符号为Mn。锰不会以元素
- 小冰期小冰期(英语:Little Ice Age)又称小冰川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全球气温出现下降的现象,时间约在自1550年至1770年这220年间,结束于19世纪初期。从长期来看,在中世纪
- 危险因子风险因子(Risk Factor),在流行病学中是与疾病或感染风险增加相关的变量。风险因子或决是因数是相关的,由相关不蕴涵因果可知,它们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例如,“年轻不能说是引起麻疹
-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在数理逻辑中,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库尔特·哥德尔于1931年证明并发表的两条定理。简单地说,第一条定理指出:这是形式逻辑中的定理,容易被错误表述。有许多命题听起来很像是哥德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