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20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发生于1947年5月20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本影接触地表而使该区域完全得不到阳光,就会形成日全食,同时在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遮挡部分阳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经过了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利比里亚、法属西非、英属黄金海岸、法属多哥兰、英属尼日利亚、法属喀麦隆、法属赤道非洲、比属刚果、英属乌干达、英属坦噶尼喀、英属肯尼亚,日偏食则覆盖了南美洲大部分、非洲大部分及周边部分地区。
太平洋东南部、智利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东南约320公里的洋面在日出时最先看到日全食,随后月球本影向东北划过南美洲,进入大西洋,在阿森松岛西北约1100公里的洋面达到最大食分。此后本影逐渐转为向东,擦过西非的几内亚湾沿岸后向东偏南移动,在日落时分划过维多利亚湖并结束于英属肯尼亚(今肯尼亚)和英属坦噶尼喀(今属坦桑尼亚)交界处。全过程中,本影完全覆盖了一个主权国家首都——智利圣迭戈,及三个地区首府——英属黄金海岸阿克拉(今加纳首都)、法属多哥兰洛美(今多哥首都)、英属尼日利亚拉各斯。此外,当时隶属法属西非的今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贝宁首都波多诺伏和实际行政中心科托努也被本影完全覆盖,而隶属法属赤道非洲的今中非首都班吉则位于全食带北缘,其南郊能看到日全食。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山位于全食带北缘,山顶和南坡能看到日全食,而北坡能看到食分接近1的日偏食,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伊瓜苏瀑布也被本影完全覆盖。
本影经过的陆地包括:
除了狭窄的全食带内能看见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南美洲除西北部外的大部,非洲除法属突尼斯(今突尼斯)北端、马达加斯加岛中东部及其以东岛屿外的大部分,欧洲的西班牙南部,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西部,南极洲的南极半岛北端。
加拿大皇家天文学会(英语: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派观测队前往巴西阿拉沙做了观测。但在日全食出现的当天上午,天空都被云层覆盖,尽管初亏(偏食阶段开始)时云层的缝隙中露出了一丝太阳光,但此后天气并未好转。日食在当天中午结束,而下午天空才开始放晴。观测队最终记录了日食期间风和天空亮度的变化。澳大利亚的射电天文学家原计划前往巴西进行射电观测,以推动澳大利亚的射电天文学的发展。但由于当时从澳大利亚将观测仪器运往巴西只能经由英国伦敦中转,来不及在日全食之前运抵巴西,最终放弃了观测计划。而苏联的观测队在巴西成功完成了射电观测。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注:1946年1月3日和1946年6月29日的日偏食属于上一组交点年系列。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27,共包含82次日食,依次为991年10月10日至1334年5月4日的20次日偏食、1352年5月14日至2091年8月15日的42次日全食、2109年8月26日至2416年2月29日的20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460.44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1532年8月30日,共持续了5分40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52至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