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疾病

✍ dations ◷ 2025-01-22 20:59:36 #纵隔疾病
纵膈(mediastinum)是描述胸腔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包围的构造,并无一个明显的界限。本区域包含许多解剖构造,包含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系统、食道、气管、膈神经(英语:phrenic nerve)、心脏神经(英语:cardiac nerve)、胸导管、胸腺,以及胸腔淋巴结。纵膈一词译自中世纪拉丁语“mediastinum”,该词源自于“mediastinus”,意为“中途”。纵膈位于胸腔,左右被胸肋膜(英语:pulmonary pleurae)及肺脏所包围,前方有胸壁,后方则有脊椎股。该区的前后分别为胸骨及脊柱包夹,包含除了肺脏以外的所有器官。该区的疏松结缔组织与颈部的组织相连。纵膈主要可分为上纵膈(superior mediastinum)及下纵膈(inferior mediastinum):值得注意的是,解剖学、外科,和临床放射科对于纵膈的定义稍有不同。前纵膈被下列构造包围:胸平面会经过数个解剖构造,包含:界线:心包 包含许多重要器官,并可分为纤维膜跟浆膜一个胸部的切面, 可以看出中纵膈和下纵膈纵膈腔与多种肿瘤(英语:mediastinal tumor)相关:纵膈炎(英语:Mediastinitis)是发生于纵膈的炎症,通常为细菌性,源自于纵膈腔器官受损。由于感染速度可能极快,因此在医疗需做紧急处置。纵膈腔气肿(英语:Pneumomediastinum)是描述纵膈腔内有空气的现象,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导致气胸、腹腔积气(英语:pneumoperitoneum),以及心包积气(英语:pneumopericardium)。上述状况常伴随Boerhaave's syndrome(英语:Boerhaave's syndrome)或食道破裂的状况。目前有许多技术能协助诊断纵膈腔的疾病,最常见的为胸部X光。最常见者为创伤性主动脉破裂(英语:traumatic aortic rupture)、胸主动脉瘤(英语:thoracic aortic aneurysm),以及胸椎骨折等。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学》之内容,而其中有些资讯可能已经过时。

相关

  • 主要死因之一下表所示为2002年全年对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死亡及致死原因的统计,由上而下,按各致死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总死亡人数中所占比例排列。如该表所计,该年份世界死亡人口总数约为57,0
  • 关节痛关节痛(英语:Arthralgia,源自希腊文 arthro- 即关节 + -algos 即痛)字面上的意义就是“关节”“疼痛”。具体而言,创伤、感染、疾病(特别是关节炎)、药物过敏等原因都可能出现关节
  • 新型隐球菌新型隐球菌(学名:Cryptococcus neoforman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酵母菌,属于担子菌门银耳纲,常在鸽子的粪便中被发现。新型隐球菌会对人类造成伺机性感染,即对健康的人没有感染力,但会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间质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简称IIP),又称非感染性肺炎(noninfectious pneumonia),属于一种间质性肺病。该疾病通常侵袭肺间质,有些也会侵袭气道(例如Cryptog
  • C反应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C反应蛋白(英语:C-Reactive Protein,CRP) 是由肝脏生成的血浆蛋白,主要被当作发炎的指标。LOINC术语标准对于血清/血浆CRP检测项目的定义和编码请
  • 失调共济失调(英语:Ataxia)是指缺乏规律,或者为笨拙,为一种神经疾病上的特征。失调可以广泛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任何其中一环出状况所表现的病征,例如掌管运动和平衡的小脑
  • I急性风湿热(I00-I09)高血压病(I10-I15)缺血性心脏病(I20-I25)肺原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I26-I28)其他类型的心脏病(I30-I52)脑血管病(I60-I69)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疾病(I70-I79)静脉、
  • KK00-K14 口腔、涎腺和颌疾病K20-K31 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K35-K38 阑尾疾病K40-K46 疝K50-K52 非感染性肠炎和结肠炎K55-K63 肠的其他疾病K65-K67 腹膜疾病K70-K77 肝疾病
  • 先天性障碍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鼻中隔Anterior ethmoidalnasopalatine nerves Medial posterosuperior nasal branches of pterygopalatine ganglionAnterior half to submandibular nodes Posterior half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