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萨达
✍ dations ◷ 2025-04-25 07:17:41 #马萨达
马萨达(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shkenaz","Taamey David CLM","Taamey Frank CLM","Frank Ruehl CLM","Keter YG","Shofar","David CLM","Hadasim CLM","Simple CLM","Nachlieli","SBL BibLit","SBL Hebrew",Cardo,Alef,"Noto Serif Hebrew","Noto Sans Hebrew","David Libre",David,"Times New Roman",Gisha,Arial,FreeSerif,FreeSans}
מצדה,metzadá,英语:Masada,字面意思为城堡)是位于以色列的一处天然堡垒和旅游景点,是世界遗产之一。马萨达位于朱迪亚沙漠(Judean Deseart)东侧,临近死海海岸,是在恩戈地(En Gedi)与索多玛(Sodom)之间的一座岩石山顶,底部西接本雅尔(Ben Yair)谷底,东南毗邻马萨达谷。马萨达位于死海海平面450米以上。东侧悬崖高约450米,从山顶直下死海之滨;西侧悬崖高约100米。山顶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周围城墙长约1400米。通向马萨达的自然道路极为险峻,最主要的是东侧的“蛇行路”(Snake Path)。“马萨达”最早出现在希腊文手抄本,可能是亚拉姆语中“堡垒”的意思。最早由犹太起义时加利利犹太军司令约瑟夫·弗拉维斯(Josephus Flavius)所撰《犹太战记(英语:The Jewish War)》记载。根据其记载,马萨达第一座城堡由Jonathan所建。但史学家们对于这个Jonathan究竟是何许人并无一致意见,有人认为是犹大·马卡比的兄弟(前2世纪中期),有人认为是“大祭司约纳堂”——哈斯摩尼王亚历山大·亚纳伊(英语:Alexander Jannaeus)(公元前103-76),马萨达遗址也发现了这一朝代的钱币。不过好像约瑟夫本人对这个问题也搞不太清楚,他在《犹太战记》的另一章节中,又说马萨达是“古代的国王们”所建。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的从属王希律王(公元前37年到公元前4年在位)执政时期,马萨达成为希律王抵御敌人入侵的避难所和冬季行宫,希律王在此修建宫殿、库房、蓄水池和炮塔城墙。前40年,希律王为躲避帕提亚人扶植的国王Mattathias Antigonus(英语:Antigonus II Mattathias),曾从耶路撒冷逃到马萨达避难。之后,从公元前37年到公元前31年,希律王在马萨达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并把它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避难所。希律王面临的威胁一方面来自桀骜不逊的犹太人,一方面则来自南边虎视眈眈的托勒密埃及。有记载表明,希律王死后,从公元6年到公元66年,曾有罗马军团在此驻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公元66-70年,第一次犹太战争爆发,犹太人为反抗罗马人爆发起义。起义之初,犹太·伽利略之子梅纳哈姆(Menahem Ben Jair)率领奋锐党(Sicarli,也称弯刀党)攻取马萨达。66年,梅纳哈姆在耶路撒冷遇害,他的外甥以利亚撒·本·雅尔从耶路撒冷逃到马萨达。70年,耶路撒冷被破坏,第二圣殿被罗马人摧毁。此后,被罗马追捕的犹太人陆续来到这里,马萨达成为起义的最后据点。犹太起义军建造了一个犹太会堂和多个犹太教仪式浴场(mikvehs)。72年,罗马总督弗拉维斯·席尔瓦(Flavius Silva(英语:Lucius Flavius Silva))率领罗马第十军团包围了马萨达,并开始在西侧修筑高台。在围困2-3个月后(对于具体围城时间,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公元73年,罗马军队完成筑台,并用攻城槌攻破马萨达的城墙,但他们看到的仅是约960具尸体、烧毁的建筑和保存完好的粮仓。约瑟夫没有记载罗马围城期间,犹太人曾发动过任何进攻,这一点颇令人费解。在马萨达即将被攻破之时,Eleazar对全体犹太人发表演讲,强调绝不能屈从罗马人的奴役,而宁可作为自由的人民死去。他最终说服了大家选择自杀。据约瑟夫说,最后仅有两个大人和五个小孩躲在一处蓄水池里得以幸免,他也因此得知了罗马破城前发生的故事。现代的考古发现对自杀的故事提出了怀疑,有人认为这是约瑟夫在刻意编造犹太人的英雄事迹。因为虽然他后来投靠罗马人,但作为曾参加起义的犹太人,他内心深处仍怀有作为犹太人的自豪。马萨达的沦陷标志着罗马帝国完成了对犹太的征服。此后直到2世纪初,罗马在此都有一只辅助军队。罗马军队离开马萨达后,此处荒凉下来。5世纪的拜占庭时代,一群隐士在此修建一座修道院(Laura)。7世纪,伊斯兰教崛起,修道院不复存在。1838年,美国考古学家罗宾逊和史密斯首先确认这一地点就是历史上的马萨达——当时阿拉伯人叫它al-Sabba。1848年,来自美国、英国的考古学家开始在此进行发掘。但主要的发掘工作是在1963年-1965年间完成的,负责人是以色列的著名将军兼著名考古学家Yigal Yadin。1966年,马萨达国家公园向游人开放。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萨达认定为世界遗产名录。1981年,美国广播公司制作了一个以Masada为背景的4部电视连续剧,导演是Boris Sagal。后来这部连续剧被剪辑成一部电影,名为《Masada》,描写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的历史故事。1040:马萨达 ·
1096:特拉维夫白城—现代运动 ·
1107:熏香之路(英语:Incense Route)—内盖夫的沙漠城镇(共4处) ·
1108:圣经古城遗丘—米吉多、夏琐和贝尔谢巴 ·
1217:阿卡古城 ·
1220:海法和西加利利的巴哈伊圣地 ·
1393:迦密山人类进化遗迹:洞穴之河/洞穴群(英语:Nahal Me'arot Nature Reserve)正统派(哈达尔派 · 哈雷迪 · 哈西迪 · 现代正统派) · 慕沙运动 · 保守派(保守正统派) · 改革派 · 重建派 · 重生派 · 拉比派 · 卡拉派 · 撒马利亚派 · 人文派 · 宗派分立 · 各宗派关系 · 无神论基本信仰 · 选民观念 · 末世论 · 伦理 · 哈拉卡 · 大屠杀理论 · 卡巴拉 · 洁食 · 弥赛亚 · 神的称法 · 挪亚七律 · 慈善观 · 着装条例塔纳赫(妥拉/摩西五经 · 先知书 · 智慧书) · 塔木德(米书拿 · 革马拉 · 米德拉什) · 陀瑟他 · 拉比文学 · 密西拿托拉 · 阿巴图里姆 · 犹太法典 · 密西拿贝鲁拉 · 佐哈尔 · 哈加达 · 诗歌 · 祈祷书亚伯拉罕 · 以撒 · 雅各 · 撒拉 · 利百加 · 拉结 · 利亚 · 摩西 · 底波拉 · 路得 · 大卫王 · 所罗门 · 以利亚老希列 · 煞买 · 犹大·哈-纳西 · 萨蒂亚·高安 · 杰顺·本犹大 · 以撒·奥法西 · 拉什 · 犹大·哈列维 · 亚伯拉罕·伊本·以斯拉 · 中世纪犹太教士 · 迈蒙尼德 · 纳曼尼德 · 阿舍·本·杰希勒 · 盖森尼德 · 约瑟夫·埃尔伯 · 以撒·亚伯拉班内尔 · 以撒•卢里亚 · 巴尔·闪·托夫 · 维尔纳·高安 · 摩西·门德尔松 · 利奥波德·聪茨 · 桑松·拉斐尔·赫希 · 亚伯拉罕·盖革 · 所罗门·谢克特谁是犹太人? · 祈祷最低人数 · 犹太成人礼 · 丧礼 · 割礼 · 犹太人词源 · 婚姻 · 婚礼 · 犹太洁净观念 · 长子赎银 · 犹太人饮食 · 犹太世俗文化 · 希罗尼 · 犹太媒妁 · 犹太女婴命名仪式 · 皈依犹太教四大圣城(耶路撒冷 · 采法特 · 希伯仑 · 提比里亚) · 宗教法庭 · 会堂管理人 · 领唱 · 祭司 · 传教士 · 犹太洁食监督人 · 犹太洁净礼 · 穆汉 · 拉比 · 列比 · 神学院 · 犹太会堂 · 圣殿 · 棚屋 · 西墙阿类奴 · 犹太教祷文 · 四样植物 · 加特尔 · 哈雷尔 · 安息日结束礼 · 卡迪什 · 基特尔 · 赎罪日祈祷 · 玛托福 · 犹太教灯台(再献圣殿节灯台) · 门柱圣卷 · 祈祷礼 · 经卷 · 祈祷文 · 听!以色列 · 羊角号 · 披巾 · 经文匣 · 流苏 · 读经之手 · 基巴犹太教对宗教多元化的观点 · 亚伯拉罕宗教 · 基督教(天主教 · 基督教犹太和解 · 犹太基督教徒 · 摩尔门教 · 弥赛亚犹太教(英语:Messianic Judaism)) · 伊斯兰教 · 犹太佛教徒 · 新异教主义 · 非洲裔希伯来以色列人 · 卡巴拉中心 · 其他
相关
- 反恐战争反恐战争(英文:War on Terror)是美国及其盟友用来称呼一场进行中的、以“消灭国际恐怖主义”为目标的全球性战争,起因于九一一事件。反恐战争的现阶段目标包括:阻止那些美国所认
- 橡胶橡胶是一种有弹性的聚合物。橡胶可以从一些植物的树汁中取得,也可以是人造的,两者皆有相当多的应用及产品,例如轮胎、垫圈等,遂成为重要经济作物。橡胶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
- 金胺O金胺O是一种二芳基甲烷萤光染料,常态下为黄色针状结晶。极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金胺O可用于抗酸细菌(例如Mycobacterium), 其方法类似抗酸染色法。 也被当做希夫试剂的萤光版来
- 乔治·居维叶乔治·利奥波德·克雷蒂安·弗列德里克·达戈贝尔·居维叶男爵(法语:Baron 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769年8月23日-1832年5月13日),简称乔治·居
- 二元并存二元论(dualism)是一个多义词。本体论上的二元论,与一元论对应,二元论认为世界由两种不可缺少且相互独立的元素组成,而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唯一的。本体论的一元论者认为无论
- 木糖代谢D-木糖是一种五碳的醛糖(戊糖、单糖),可被多种微生物催化代谢为有用的产物。已知至少有四种木糖代谢的途径:1,氧化还原途径,存在于真核微生物中;2,异构酶途径,存在于某些原核生物中;3,W
- A14ATC代码A(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
-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英语:Protein kinase)负责体内蛋白质的磷酸化。它和负责蛋白质的脱磷酸化的蛋白质脱磷酸化酵素(protein phosphatases)有相对的功能。蛋白质的磷酸化决定蛋白质的构造和
- 吉耶曼罗歇·夏尔·路易·吉耶曼(法语:Roger Charles Louis Guillemin,1924年1月11日-),法国科学家,后加入美国国籍。他于197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7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吉
- 张弥曼张弥曼(1936年4月17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英语:Vertebrate paleontology)家,从事脊椎动物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及生物进化论的研究。出生于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