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 (作家)

✍ dations ◷ 2025-05-16 16:46:23 #1917年出生,1951年逝世,越南作家,陈姓

南高(越南语:Nam Cao,1917年10月29日-1951年11月30日),原名陈友知(越南语:Trần Hữu Tri),越南河南省里仁县人,作家。代表作为《志飘》(越南语:)。曾参加文化救国会运动。1951年于宁平省执行任务时被杀害。

1917年,南高出生于法属印度支那河南省里仁县的农村,家境贫寒,幼时跟着父亲在南定省上学。他是家中唯一一个上过学的孩子。由于成中考试落榜,南高和舅父一起到西贡谋生,三年后因身体原因返回里仁县,并于一年后考上成中。但因健康问题,他毕业后未能成为国家干部,只好在河内市郊一家私塾任教。日本入侵中南半岛期间学校被迫关闭,南高只能以写作勉强维持生活。

1936年,南高就已经在报纸上发表诗歌、小说与戏剧。1941年,南高发布了代表作《志飘》(越南语:)。1943年,经同为作家的苏怀介绍加入文化救国会,但由于革命运动遭到镇压,南高返回家乡。1945年,南高在家乡参与了八月革命的夺权运动,并被推选为乡政府主席,直到1946年被调往河内,担任文化救国会机关报《先锋》杂志总编辑。1946年12月,南高来到越北,开办《卫国》、《胜利的旗帜》、《越北救国》等报刊。1948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负责《救国》(越南语:)、《文艺》(越南语:)杂志的编辑。1950年参与边界战役。1951年于宁平省嘉远县执行任务时遭遇伏击,中弹身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余富兆认为南高的作品可分为八月革命前与八月革命后两个历史时期。八月革命前其作品多为描写农民与贫穷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八月革命后南高开始转向革命题材的创作:

南高牺牲后,越南再版了《一双眼睛》(1954)、《婚礼》(1963),并多次出版南高短篇小说选集。南高的大量文章入选了越南各级教科书。1996年,南高被授予越南文学最高荣誉奖——胡志明奖,并名列榜首。越南的南高研究专家风黎称“南高的著作经历了时代的严峻考验,越考验越明亮”。2001年,为纪念南高牺牲50周年,越南以南高肖像与一些代表作品为版面,专门发行了纪念邮票。2002年,日本广播协会越南处处长加藤纪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其最喜爱的越南作家第一位便是南高。

在中国和越南,均有学者将南高与鲁迅相比,南高本人有“越南鲁迅”之称,其作品《志飘》亦被称为越南版《阿Q正传》。

相关

  • 平底烧瓶平底烧瓶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烧瓶类玻璃器皿,主要用来盛液体物质,可以轻度受热。加热时可不使用石棉网。强烈加热则应使用圆底烧瓶。底部为半球形,上部有一个长颈以便容物出入
  • 阿丁顿第一代西德默斯子爵亨利·阿丁顿,PC(Henry Addington, 1st Viscount Sidmouth,1757年5月30日-1844年2月15日),英国托利党政治家,1801年至1804年出任英国首相。1757年,出生于伦敦的医
  • 易北河会师易北河会师,在1945年4月25日,美军第69步兵师的巡逻部队和苏联第5集团军在托尔高附近进行了接触。他们在易北河的桥上握手,这象征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端,也代表着希特勒纳粹政权
  • 稀有元素稀有元素是自然界中储量、分布稀少(一般地壳丰度为100ppm以下)且人类应用较少的元素总称。稀有元素常用来制造特种金属材料,如特种钢、合金等,在飞机、火箭、原子能等工业领域属
  • 南迪格拉姆乌帕齐拉南迪格拉姆乌帕齐拉(孟加拉语:নন্দীগ্রাম উপজেলা)是孟加拉国的一个乌帕齐拉,位于拉杰沙希专区的博格拉县。南迪格拉姆塔纳始建于1932年,后于1983年改建制为乌帕
  • 浅杯形假杯伞 (Bull.:Fr.) Sing. (Bull.Fr.) Kummer浅杯形假杯伞,分布于北半球,属口蘑科一种,色通常为灰褐色。另外,该种野菇也是常见土栖腐生的中小型菇类,可供食用。
  • 上海市新川中学上海市新川中学(Shanghai Xinchuan Highschool),或简称新川中学,是上海市首批区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德西路196号。于2010年9月开始办学。该校由原
  • 詹姆斯·艾尔文詹姆斯·本森·艾尔文(英语:James Benson Irwin,1930年3月17日-1991年8月8日)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在执行阿波罗15号任务时,成为第八个踏上月球的人。艾尔文出生于
  • TeruTeru(本名:小桥 照彦,1971年6月8日-)日本著名音乐家。摇滚乐团.GLAY的主唱。北海道函馆市出生,北海道函馆商业高等学校毕业,身高169公分,血型O型,外号“Tekko”。Teru在姐姐的婚礼上跟
  • 阿兰·罗伯-格里耶阿兰·罗伯-格里耶(法语:Alain Robbe-Grillet,1922年8月18日-2008年2月18日),又译阿兰·霍格里耶。法国作家和电影制片人,新小说代表人物之一。阿兰·罗伯-格里耶出生于法国西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