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滞性通货膨胀

✍ dations ◷ 2025-10-25 11:54:35 #停滞性通货膨胀
停滞性通货膨胀(英语:stagflation),简称滞涨或停滞性通涨,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失业及通货膨胀(inflation,此处指"物价持续上涨")同时持续增长的经济现象。滞涨(stagflation)作为混成词起源于英国政治人物麦克劳德1965年在国会的演说中。这个概念值得注意的原因,部分基于在战后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上,人们认为通货膨涨与经济衰退不能并存,亦因为人们广泛认为滞涨与财政赤字一样,一旦开始就难于根治。在政治场上滞胀以通货膨涨痛苦指数(Misery index)来量度(简单以失业率及通涨率相加),用以影响美国1976年及1980年的总统选举。经济学家提供造成滞涨的两个主因:在分析1970年代的滞涨时提供了两种解说:首先是油价暴涨,继而中央银行使用过度刺激的货币政策对抗经济衰退,形成物价/薪资螺旋(英语:Price/wage spiral)(price/wage spiral)。1960年代前很多凯恩斯主义者忽视滞涨的可能性,因为历史经验所得高失业率伴随的是低通涨率,反之亦然(其关系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其想法是对商品的高需求引致价格上升,同时鼓励企业增聘劳工;同样地就业上升引致需求增加。但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当滞涨出现时,明显地通涨与就业水平的关系并不平稳,也就是说菲利普斯关系可以位移。宏观经济学者对凯恩斯主义抱怀疑态度,凯恩斯主义者再三考虑其想法去找寻滞涨的解释。菲利普斯关系偏移的解释由货币学派的米尔顿·弗里德曼、及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他们认为当工人和企业开始预期通涨上升时,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在任何失业情况通涨都上升)。特别在通涨持续多年,工人和企业在薪酬谈判中考虑通涨,令工人薪酬和企业成本加速上升,引致通涨加剧。这个想法在早期凯恩斯学说受严重批评,但逐渐为大部分凯恩斯主义者接受,并引入到新兴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模型。当代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滞涨可以用区分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与影响总供应的因素来理解。虽然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对于总需求的波动可以起稳定作用,然而对于总供应的波动成效不大。特别当有总供给震荡,例如油价上升,可引致滞涨。新凯恩斯学说区分两种不同的通涨:需求拉动型(总需求曲线位移所致)及成本推动型(总供应曲线位移所致)。在这个观点中,滞涨是由成本推动型通涨引致。成本推动型通涨在某种压力或情况以致成本上升发生;而因素可以是政府政策(例如加税)或单纯的外在因素如天然资源短缺或战争行为。滞涨的物价持续上涨现象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产量下降会导致企业提供的劳务和物品减少,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甚至会面临破产倒闭,整个经济呈现衰退的趋势。高通胀率影响财富分配并扭曲价格,高失业率使国民收入下降。对付滞涨,政府很难依靠单一的货币政策来消除滞涨,因为采用紧缩货币政策,一提高利率,企业与投资人难以借钱,经营成本加大,经济就有可能更加萧条,甚至引发倒退等严重通货紧缩,可是相反的,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印银纸但同时没有按揭),降低利率,刺激了经济增长,但过量的钞票又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导致贫富差距极端化。因此,政府应该扩大公共财政支出,同时减税,加上适度提高利率来压抑通涨,随着时间过去则可逐步消除滞涨。但此方法可能增加国债负担,预支了下一代的花费。数十年后可能造成世代差距。滞涨阶段以商品、短期债券、现金、货币基金为最佳组合;其次为需求弹性小的公共事业、医药等股票;再次为部分工业股;最后为金融、房地产和非必需消费类股票。

相关

  • 儿汤郡儿汤郡(日语:児湯郡/こゆぐん Koyu gun */?)是日本宫崎县辖下的一个郡。现辖有以下5町1村:过去的辖区曾包括现在的西都市全境和日向市的部分地区。
  • 微芯片集成电路(英语: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作 IC;德语:integrierter Schaltkreis),或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芯片(chip)在电子学中是一种将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
  • 角蛋白角蛋白是纤维结构蛋白家族之一。 它是构成头发,角,爪,蹄和人体皮肤外层的关键结构材料。 角蛋白也是保护上皮组织细胞免受损伤或压力的蛋白质。 角蛋白极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 铀-238铀238(符号:238U)是铀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同位素,放射性强度远低于铀-235,因此铀238并不是可裂变物质。但是它可以借由捕捉慢中子并经过两次贝塔衰变变成可分裂的钚239(英语:Plutoni
  • 笑容笑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表达。一般情况下笑更多的用来表达高兴和快乐,由脸部肌肉动作为表现方式。它大都是由于人体感官(尤指眼睛、耳朵)接触外界的事物或语言,转变为信息传入大脑皮
  • 阿尔达希尔一世阿尔达希尔一世(Ardashir I,?—约240年),或名阿尔塔薛西斯(Artaxerxes)伊朗萨珊王朝的创建者,第一位“众王之王”(约226年—约240年在位)。阿尔达希尔一世生于伊朗南部法尔斯省的显赫
  • 德川纲吉德川纲吉(1646年2月23日—1709年2月19日)是德川幕府第五代将军,在职期间为1680年至1709年。他是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第四子,生于正保三年正月初八,卒于宝永六年正月初十,乳名德松。
  • 高 晫高晫,字元中,山西襄陵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官至苏州府知府。著有《滇游草》、《新安近咏》等。
  • 纽约每日新闻纽约每日新闻(英语:Daily News、New York Daily News、NYDN),是一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日报,为全美第五大报。创办于1919年,曾经属媒体大亨莫蒂默·札克曼(英语:Mortimer Zuckerman)所
  • 陈 强陈强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