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停滞性通货膨胀
✍ dations ◷ 2025-08-13 01:56:45 #停滞性通货膨胀
停滞性通货膨胀(英语:stagflation),简称滞涨或停滞性通涨,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失业及通货膨胀(inflation,此处指"物价持续上涨")同时持续增长的经济现象。滞涨(stagflation)作为混成词起源于英国政治人物麦克劳德1965年在国会的演说中。这个概念值得注意的原因,部分基于在战后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上,人们认为通货膨涨与经济衰退不能并存,亦因为人们广泛认为滞涨与财政赤字一样,一旦开始就难于根治。在政治场上滞胀以通货膨涨痛苦指数(Misery index)来量度(简单以失业率及通涨率相加),用以影响美国1976年及1980年的总统选举。经济学家提供造成滞涨的两个主因:在分析1970年代的滞涨时提供了两种解说:首先是油价暴涨,继而中央银行使用过度刺激的货币政策对抗经济衰退,形成物价/薪资螺旋(英语:Price/wage spiral)(price/wage spiral)。1960年代前很多凯恩斯主义者忽视滞涨的可能性,因为历史经验所得高失业率伴随的是低通涨率,反之亦然(其关系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其想法是对商品的高需求引致价格上升,同时鼓励企业增聘劳工;同样地就业上升引致需求增加。但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当滞涨出现时,明显地通涨与就业水平的关系并不平稳,也就是说菲利普斯关系可以位移。宏观经济学者对凯恩斯主义抱怀疑态度,凯恩斯主义者再三考虑其想法去找寻滞涨的解释。菲利普斯关系偏移的解释由货币学派的米尔顿·弗里德曼、及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他们认为当工人和企业开始预期通涨上升时,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在任何失业情况通涨都上升)。特别在通涨持续多年,工人和企业在薪酬谈判中考虑通涨,令工人薪酬和企业成本加速上升,引致通涨加剧。这个想法在早期凯恩斯学说受严重批评,但逐渐为大部分凯恩斯主义者接受,并引入到新兴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模型。当代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滞涨可以用区分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与影响总供应的因素来理解。虽然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对于总需求的波动可以起稳定作用,然而对于总供应的波动成效不大。特别当有总供给震荡,例如油价上升,可引致滞涨。新凯恩斯学说区分两种不同的通涨:需求拉动型(总需求曲线位移所致)及成本推动型(总供应曲线位移所致)。在这个观点中,滞涨是由成本推动型通涨引致。成本推动型通涨在某种压力或情况以致成本上升发生;而因素可以是政府政策(例如加税)或单纯的外在因素如天然资源短缺或战争行为。滞涨的物价持续上涨现象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产量下降会导致企业提供的劳务和物品减少,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甚至会面临破产倒闭,整个经济呈现衰退的趋势。高通胀率影响财富分配并扭曲价格,高失业率使国民收入下降。对付滞涨,政府很难依靠单一的货币政策来消除滞涨,因为采用紧缩货币政策,一提高利率,企业与投资人难以借钱,经营成本加大,经济就有可能更加萧条,甚至引发倒退等严重通货紧缩,可是相反的,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印银纸但同时没有按揭),降低利率,刺激了经济增长,但过量的钞票又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导致贫富差距极端化。因此,政府应该扩大公共财政支出,同时减税,加上适度提高利率来压抑通涨,随着时间过去则可逐步消除滞涨。但此方法可能增加国债负担,预支了下一代的花费。数十年后可能造成世代差距。滞涨阶段以商品、短期债券、现金、货币基金为最佳组合;其次为需求弹性小的公共事业、医药等股票;再次为部分工业股;最后为金融、房地产和非必需消费类股票。
相关
- 帕金森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是和运动机能相关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颤抖、运动功能减退、僵硬(英语:Rigidity (neurology))及平衡障碍(英语:balance disorder)。在帕金森病(PD)患者身上
- 生命生命泛指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并且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简单来说,也就是具有生命机制的物体。生命个体一定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
- 雨格诺派胡格诺派(法语:Huguenot,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
- 凸透镜本条目介绍的是光学设备,其他领域的透镜不在此处讨论。透镜是一种将光线聚合或分散的设备,通常是由一片玻璃构成,但用于其他电磁辐射的类似设备通常也称为透镜,例如:由石蜡制成的
- 四大满贯可以指:
- 茂才秀才,又称茂才。为古代东亚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随着时代、地域所指亦有所改变,但所指都属士大夫中的基层。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贾生,年
- 路易一世虔诚者路易,即路易一世(法语:Louis Ier,778年4月16日-840年6月20日),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和皇帝(814年1月28日—840年6月20日在位),查理大帝的儿子与继位者。781年,查理大帝平定亚奎丹后,让
- 经济部水利署经济部水利署(简称水利署)为中华民国经济部所属之行政机关,主管全国河川、水利、水资源相关业务之推动及其政策、法规之拟订与执行。依照《环境资源部水资源保育署组织法》规划
- 贾科尼里卡尔多·贾科尼(意大利语:Riccardo Giacconi,1931年10月6日-2018年12月9日),意大利裔美国天文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因在X射线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贡献而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物
- 武举武举是中国、朝鲜、越南科举考试制度中的武科,目的是选拔军事人才。源自中国,由武则天于公元702年开始推行,考试内容包括箭、弓、刀、石等。以后宋、明等朝都有武举,至清朝时改